~Miss.Q~
作家写春节的文章如下:
1、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冰心《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3、梁实秋在《过年》
梁实秋在《过年》中写道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
4、斯妤在《除夕》
文章写道: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5、周友斌《过年的味道》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流星又来临
1、《元日》宋朝·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春雪》唐朝·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除夜宿石头驿》唐朝·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释义: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4、《新年作》唐朝·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释义: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5、《除夜作》唐朝·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释义: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甲壳小咪
除老舍的作品外,我推荐汪曾祺的作品,他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很多作品都体现了苏北民俗。书单如下: 时间 著作 出版社 1949年4月 《邂逅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63年 《羊舍的夜晚》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8月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北京出版社 1985年3月 《晚饭花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9月 《寂寞和温暖》 台湾新地出版社 1987年10月 《汪曾祺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88年3月 《晚翠文谈》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年9月 《茱萸集》 台湾联合出版社 1989年 《受戒》(法文版)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89年3月 《蒲桥集》 作家出版社 1990年 《晚饭后的故事》(英文版)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2年4月 《旅食集》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2年10月 《汪曾祺小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12月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6月 《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 沈阳出版社 1993年6月 《菰蒲深处》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3年9月 《榆树村杂记》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3年9月 《草花集》 成都出版社 1993年9月 《汪曾祺文集》(4卷5册)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年11月 《塔上随笔》 群众出版社 1993年11月 《老学闲抄》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9月 《异秉——汪曾祺人生小说选》 甘肃文艺出版社 1996年1月 《五味集》 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96年3月 《矮纸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年4月 《逝水》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年 《汪曾祺散文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年11月 《独坐小品》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去年属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 长江文艺出版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
服 饰 衣 服 从清朝至民国年间,福州男性穿着多为长袍、长衫。长袍上自肩部、下至足跗。开襟于右,前幅与后幅缀以纽扣。前内有小幅布,中缝一小袋,叫暗袋,可藏少量物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