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2

天空海阔999
首页 > 学术期刊 > 研究中国山水文化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月紫梦

已采纳

打破时空界限与抒胸怀创意境 古代山水画论文关键词:山水画;山水诗;形式;本质 论文摘 要: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文字描写和笔墨造型的方式抒情写意,打破时空界限,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亮点。打破时空界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形式特征,而抒胸怀创意境则是其本质特征,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表面上表现的是自然山水,实际上表现的是“人”。它表现的是人的道德品性、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是诗人画家内在心灵的自然化、物态化呈现。它借着诗歌的语言和造型的笔墨色彩,表达着丰富的人生况味与深邃的艺术意境, 中国人向来讲究“心斋”式的主观内省方法,直指人的精神世界,更讲究“天人合一”,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因而在表现客观物体时不太强调真实性与逼真感。中国传统赋诗绘画要求形神合一、形神兼备,更讲究以“神”取胜。中国人的思维具有感性色彩,如有人说:“对直觉所得的现象,不去作对象本身的研究,而是将事物纳入固定的理性框架之中,这种提升几乎与对象的质毫无关系”;“西哲说中国的思想方法是‘艺术’的,日人说中国乃‘文学的国度’。换言之,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科学逻辑性质的,而‘文学’也者,是感性化的。基于数理而提升的逻辑,为先民所陌生。‘逻辑’令人不能‘迁想妙得’,由是,思想之‘自由’便不可得;‘天马行空’乃最理想的情状,而逻辑则是束缚人的羁绊”。这样的事实,造就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以宏大的气魄,加之以独有的语言和笔墨,艺术家们便能够突破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局限,能够天马行空般地抒发情怀,创造出超妙的艺术境界。 一、打破时空界限: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形式特征 诗是时间艺术,体现时间上的流动感;画是空间艺术,体现空间上的直观感。但中国古代诗画艺术尤其是山水诗和山水画,有着“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的时空观,大大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把时间的顺序流逝与空间的立体观感紧密结合起来。超越时空,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一大特征。 《文心雕龙》讲到“神思”时,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来概括。思想意绪不仅能超越“现时”的狭小领域,上下无碍,古今无阻,可接通千年情思,此所谓“思接千载”;又能超越“现地”的有限视野,用心灵的眼遍观八方,遍赏四面,将所见与所想用诗笔画笔在一刻间、在一画上全部融会贯通地描绘下来,此所谓“视通万里”,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真实写照与理论提升,杜甫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也正与之一脉相承。 李白山水诗在超越时空方面尤为突出。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到庐山的瀑布,并未如实详述瀑布多大、多高、多美,而是以心灵之眼站在缥缈虚远的地方远观此景,“看”出这仿佛就是香炉生出的袅袅紫烟,雾气缭绕,朦朦胧胧。这香炉,这紫烟,是何时何地之香炉紫烟呢7毋需多思,也毋需追究,因为这不知何时何地的物象景致,而又恰好是该时该地的景象物色。“飞流直下”有“三千尺”吗?“银河”究竟是什么样的,从“九天”之高垂落下来,又是何等的景象呢?没有“万里”之“乾坤眼”与“百年”之“时序心”,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可以明显感觉出诗人“接于载”之“思”与“通万里”之“视”,深深地体悟到诗人的胸怀与情意。这就是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神妙意境,也正是中国古代山水诗歌艺术精髓之所在。 再来看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造型,大多不是自然的翻版。宗白华说:“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平常人站在平地上一个固定地点,仰首看天;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把全部境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地照相。”中国古代山水画总是通过画家从观察、从直觉到联想、到想象而塑造意象,其中综合的成分很多,正如陆机《文赋》所说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宗白华认为,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他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

279 评论

嗯哼,嗯哼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为第一大画科,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山水画产生时间较人物画晚,比花鸟画早,孕育萌芽于早期人物画的背景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科,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五代两宋时期达到艺术的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与建树,名家辈出,遂形成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不衰。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生活阅历的集中体现。下面笔者从欣赏山水画的几个要点来分别阐述。 一、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哲学内涵)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万物”“能胜物而不伤”。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兴盛的时期,玄学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选择归隐,像陶渊明、嵇康、阮籍等,他们隐居山林,吟诗作赋,山水诗于是大盛,山水画也应运而生。这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多体现在早期的人物画上,明劝戒,著沉浮,建立社会礼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为主的,而山水画多体现出世,禅宗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也比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来得分明,影响更多的是后来的花鸟画。当然这样绝对的划分是不严谨的,没有这样的必然,只能说是大致如此。儒、道、释思想后来逐渐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山水画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总的看来主要的还是道家思想。 二、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宗山水还是南宗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功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文人山水画多表现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朴自然的水墨风光;宫廷画家的界画多表现楼宇宫殿是人间的繁华,也是超脱于人间的世外桃源。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居所。这也是画家与观者的心灵沟通。 三、山水画的章法 章法就是画面的布局,即构图法,顾恺之称作置陈布势,谢赫称作经营位置。中国画讲究立意定景,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并巧妙地运用画面的空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画有着“细细看,面面观,看地透,窥其穿”的要求,即能从山前看到山后,从山下看到山上,从房内看到房外,这种要求是为了满足“饱览卧游”的需要,使咫尺千里的美景尽在眼前。山水画的构图法,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了“三远法”,即郭熙所谓的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而谓之,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轴》;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如荆浩的《匡庐图轴》;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如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轴》。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山水画的透视法也不同于西洋绘画的定点透视法,而是无焦点的无点透视,但山水画的视点推移的法则正好能满足中国人欣赏山水画的需求。

188 评论

錵小寶圓滾滾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151 评论

哆啦瞄瞄

百度文库随便一搜,再每篇摘一点随便凑凑就OK

115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墨山水画技法研究论文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推荐内容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

    丹儿你个丹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山水画文化底蕴研究论文

    专科还是本科?

    yisslucky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山水画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

    wangqixiaq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山水画毕业论文

    最近出版有一套中国山水画通鉴很不错,共二十几本,个人推荐,看完基本上就能很清楚的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了。《中国山水画通鉴》,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5月版

    晰晰沥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研究生论文水平

    大神水平! 给大家介绍一下985大学博士毕业的基本条件,这儿说的是一般情况! 所以,你已经是硕士里面的战斗机了! 二流学校硕士毕业,三篇SCI文章,一篇一作,总

    纯情小泰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