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5

lindadoncry
首页 > 学术期刊 > 管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二手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ssohmygod

已采纳

第一篇 研究方法概论第1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第2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二篇 研究设计方法第3章 研究选题设计第4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5章 抽样设计第三篇 资料收集方法第6章 文献检索方法第7章 调查访谈方法第8章 实验研究方法第9章 实地研究方法第10章 测量方法第四篇 资料分析方法第11章 文献分析方法第12章 比较研究方法第13章 逻辑研究方法第14章 统计分析方法第15章 案例研究方法第五篇 课题研究方法第16章 课题申报方法第17章 课题研究过程第18章 研究论文撰写方法第六篇 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第19章 开题报告写作第20章 学位论文框架第21章 学位论文的选题第22章 学位论文的写作附录附录一:管理学学科分类附录二:管理研究常用统计软件附录三:管理研究常用数据库附录四:管理研究常用网站附录五:CSSCI管理学与经济学学术期刊目录附录六:管理研究常用标准与规范参考文献后记

123 评论

静心观海一

我一向不喜欢向人推荐什么书籍,一来自知能力有限,二来也怕误人子弟,但倘若非要挑出一本管理书籍来推荐的话,我认为就是《管理者必读12篇》了。

黄铁鹰先生说,有三类管理书籍不可以读:1、介绍别人企业管理经验的书不要读;2、时髦的管理书你别看;3、看不明白的管理书,不看。

黄先生的话,我觉得是要听的。但是就疑惑了:该读什么样的管理书呢?直到在朋友的引荐下看到《管理者必读12篇》这本书。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首先,这本书的英文名是“EXECUTIVE 12 MUST READS”,中文名也非常硬核甚至略带俗气“管理者必读12篇”。一般,只要看到书名中挂有“必读”二字的我内心或多或少是有一些排斥的。不过看完后,倒真的觉得每个像我一样初涉管理的人真的应该看一看,学一学了。

这本书适合的主要阅读对象有:中层经理人、有一定管理经验且受到很多问题困扰的主管、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困惑的中年人(35--55岁)。书中的内容,管理杠杆率 、如何激励员工、如何管理团队及如何与人沟通等等心得,非常有用。

而对于一般职级较低者,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务需要处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则体现在:可以理解你的上司(中层)为何要如此处理工作了。

中国人,尤其是国企,常常是被提拔后就“摸着石头过河”了,没有被辅导的一个过程,是否成长,要看个人的造化了——能自己悟得明白,就可以更上一层楼;如果自己悟不出来,那么,被上司再枪毙掉的也有。

有些企业还稍好一些,组织一下培训,上上课,以《新任主管》为对象进行培训。新任主管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自己从技术专家型,演变为管理型(复合型)的人才。

而中层经理人的最大的问题,则是时间管理、绩效管理等。如何更好地设置对下属的考察指标、监督指标,应该如何与下属进行沟通以确保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等。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些,《管理者必读12篇》中的经验的确给我们很多借鉴。哪怕你是律师、公务员,你也可以通过此书获得一些裨益。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一个经理人、管理者应该知道且应该去做的方方面面,包括开会、决策、规划、组织构架、报告体系、员工激励、绩效评估、招人留人、报酬体系、培训等。使人对管理的目标和管理的内容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可能有人会说:包含这些内容的管理书有很多。但我觉得本书至少有以下特点是我不得不推荐的:

1、实用,可操作性强:不但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能碰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克服。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书中对“会议”这个普遍认为是效率最低的管理工作的论述。看了以后使我这个原本对会议异常抵触的人也不禁跃跃欲试。

2、语言朴实、易懂:没有深奥的理论、费解的公式,所有叙述冷静而准确,逻辑清晰,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3、精确:没有废话,只告诉你目前困惑的。这个可能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但对我完全是这样。仿佛大师就在身边,清楚的知道我的每一个困惑。

所以,推荐每一个初涉管理岗位的而又不知如何做好工作的朋友一读,并且真的是“必读”,毫不夸张!

180 评论

真的啊1988

管理类的书籍个人认为最好的是12Reads系列~~

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到走上管理岗位的这些年来,企业管理类的书籍笔者接触过的不在少数,各式各样的管理培训也参加过很多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12Reads系列。

对12Reads这一系列的管理类书籍比较了解的人可能深有同感,确实,信汇中正领导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机构推出的这一系列主打自主培训的管理类书籍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的经典。12Reads系列堪称中国管理培训行业的奇迹,教材中的内容之精彩不逊于任何管理大师的思想和观点。

对于任何人而言,无论是有工作经验的还是初入门的,12Reads系列都可以是绝佳的管理培训载体。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能读完12Reads全系列,效果绝对等同于甚至是超过上完整个MBA或EMBA课程。当然,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真能读完了12Reads全系列,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了自己领域内的一本或多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全才,有志当CEO的除外哈。当然还有价格的因素,毕竟都是工薪阶层嘛。

《CEO必读12篇》这本书个人感觉是主打高端人群的(这一点从其定价上也能体现出来),因此内容肯定也是高屋建瓴的那种,比较适合企业CEO或高级管理者阅读。这本书我只在12Reads官网看过介绍也看了一些别人写的书评,并没有机会看过书的内容,但是据江湖传言,想当年这本书是7999一本!!关键还有很多人买!真是够劲爆哦。

相较《CEO必读12篇》,《管理者必读12篇》就比较亲民了。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必读12篇》能够跻身经典管理学书籍之列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价格没有《CEO必读12篇》那样不可一世,但内容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这本书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包括笔者,适合一般的企业管理者看,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剩下的像《战略管理必读12篇》、《营销管理必读12篇》、《人力资源管理必读12篇》及《销售管理必读12篇》等都是某一个企业管理细分专业领域内的书籍,就像上面说的很多人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岗位领域选择其中的一本或多本来看。这几本细分领域的书内容上也是包罗万象,几乎能将相关专业的知识一网打尽,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是别具匠心的,看得出作者的功力。而对于读者而言,也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并且这些书的实战性都是非常的强,几乎看完就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大展手脚、好好秀一把。

忘了说,12Reads系列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叫《领导力必读12篇》,也是较早推出的一本。看网上的一些评价都普遍称其为个人领导力提升的大牛著作,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直到现在笔者也没有看过,就不做评价了。

此外,像《沟通与说服必读12篇》、《团队管理必读12篇》及《情商必读12篇》等都是比较关注个人技能提升方面的一类书。这些技能或许看起来比较“软”,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情商必读12篇》。没有人际技能,再强的专业能力都没有用,都无法达成绩效,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认同这点吧。

总之,12Reads系列的这波管理类书籍个人认为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想体验下读MBA的感觉,完整的读完这一系列的所有书会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只是想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能力,比如HR,那么就选其中对应的一本来看就好。虽然价格比一般的书要高些,并且只能从12Reads官网购得,但看完不会给人一种被坑或上当的感觉。

192 评论

陳詞濫雕

推荐之前先说明一下,不要认为读书能解决关键问题的看法。稍长,不以推书为目的,要书的直接滑到最后。

在回答之前,我要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以壮声势:

作为一个管理工作从业以及读书爱好者,当我讨论管理学的时候,进入我思维的不是书单,而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移动城堡。现代管理学,大体以泰勒姥爷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1)为开端,百年已过,到今天已形成庞大体系,有多大,人类身上能拿来数数的器官肯定不够用。

如果只是消遣阅读,值得一看的管理类书籍,连起来,大概能从东京的秋叶原排到京东的华北仓。而真正想了解或者掌握管理学,不是在床上、办公室搞一搞就能解决的(群众:快停车,这不是开往幼儿园的车啊)。

德鲁克爷爷言犹在耳:管理,是一门实践 —— 实在要给德老一个具象,请想象卖炸鸡那位爷爷,当然他其实更神似韦尔奇 —— 这个观念,和当年站在城楼上的图书管理员时空汇聚、不谋而合,他实践的是“枪杆子里讨工资”。

再举个栗子,用惯右手的程序猿都知道的,人类创造生命大和谐的技能,不是你看几TB东热就能娴熟的,首先,你得有个媳妇儿。

嗯,准确的说,管理是典型的知行合一,Know it and Just do it。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答案不被折叠,必须得回答理论学习的问题:Know it ? (程序猿可以理解成:懂 IT )。

理论习得的方法很多,最常见是教学和读书。教学在这没法谈,容易谈的是读书,它确实是重要的learning手段,之一。

在管理学的体系化结构之下,做任何割裂阅读、破碎解读的方式,我都是反对的。最典型的就是:推荐某本或几本书籍。它们常常是带着“长青”、“经典”、“必读”、“XX推荐”、或者“XX大学不可不读” 字眼的。少侠你骨骼清奇、聪慧过人,肯定知道出版社这伙二道贩子,为了卖书,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反对理由很简单,因为成本高、而收益极低:

实在选了“读书”这条看起来省事、实则无法预期的道儿,破题之法在哪里呢:

1. 你一定要读上几本学院派的经典书籍。体系化的管理学习,必须建立理论结构。阅读质量已被验证、集大成而又非常入门的作品,将管理的发展史、体系、脉络捋一遍,建立知识基础和框架。我再次强调,【不考虑成本、推荐5本书以上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你看我,就只会推荐 4 本:

2. 丢弃碎片式的学习,划分出专门的时间。买纸质书,写读书心得。某知名数据库企业的中国区HRD,有个我极为认同的观点,大体是“工作之后,还能潜心去读专业书、写笔记,这是一种竞争力”。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认为能抛弃无用的信息流,专心去提升核心实力,真的非常cool,俗称高冷。

为什么说要买纸质书,倒没有矫情的书香情结。以上著作都算大部头,用阅读畅销书的方法肯定跟没读一样,碎片式、随意式的做法太丧失了,所以我反对在任何数码终端上阅读专业书籍(包括Kindle),一不能专注,二不便做笔记。

另外就是技术原因,图形基本看不了就不说了,用6、7英寸的电子屏阅读16开本设计的图书,你...你...你眼睛是亲生的么?

3. 控制节奏,不以“读完”为目的。

我反对任何给自己设定读书数量的行为,最破坏 reading 乐趣的,莫过于此。许下一年读50本以上书籍的同学,出门左转,书摊上留几手等着给你打分呢。至少管理学的书籍,我不许你这么看。

4. 当你按照以上方法,专注而有质量的建好了管理学的基础架构,并且深刻认同【任何以为读读书就能洞悉一门学问的,都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我确信你不会迷失在管理学的星辰大海中了。这时候,请策马扬鞭,寻找更细节、更丰满的书籍去充实管理学的骨架,去形成自己的管理价值观,去诉诸实践。

而管理的实践,场景之多,我觉得尚无把握去说上一说。我能想到的介入手段:

感谢阅读。除了前面提到的4本著作(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再推荐一本的话,我会说: Let there be 「杰克·韦尔奇自传」。他确实践行了管理的实践,是管理者的标杆。

以上。

采编自:也圆新之兔

答案提供者:东方智慧,国学实效治企执牛耳者,让国学智慧传遍天下。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管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电子书

    第一篇 研究方法概论第1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第2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二篇 研究设计方法第3章 研究选题设计第4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5章 抽样设计第三篇 资料收集

    l波波刘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管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二手书

    第一篇 研究方法概论第1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第2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二篇 研究设计方法第3章 研究选题设计第4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5章 抽样设计第三篇 资料收集

    lindadoncr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你的公共管理类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

    我爱鸡爪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写作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论文写作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论文写作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的问题还不知道解决方法或者

    汐汐蘑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管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本

    行政管理主修什么课程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行政管理学、市政学、社会学、行政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行政法

    龙龙fighti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