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怡安宝贝
首页 > 学术期刊 > 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点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远的终结者

已采纳

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狭义的福利是指收入、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是指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把社会福利由社会的经济福利扩大到社会的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的总和,这既扩大了社会福利概念的外延,也加深了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我们将这个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理论称之为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相比,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所讲的福利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政治学、社会学的概念。在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看来,社会福利主要是甚至仅仅是经济福利,因而这样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因此,长期以来,社会福利问题仅仅是或主要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中福利经济学则代表着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不同,它所理解的社会福利不仅包括经济福利,而且还包括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因此从广义上理解的福利概念就不是经济学一个学科所能概括的,而且还包括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实际上,这一理论对社会福利的研究从学科上进行了扩展,由经济学学科扩展到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 第二,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虽然也重视个人的福利问题,但更为重视社会的福利,认为个人福利的好坏是以社会福利的好环为前提的。广义社会福利理论也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中全体个人福利的总和,但它不赞成把社会福利看成是个人福利的简单相加(即加总)的观点。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把社会看成一个系统,个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个人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会福利看成一个整体,个人福利也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系统论强调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相反。因此,在广义社会福利理论看来,社会福利优先于个人福利,个人福利是由社会福利决定的,只有当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了的时候,个人福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或者说,只有当社会福利得到改进时,个人福利的改进才是合理的。 第三,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不仅仅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而且还要以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为其理论基础,是运用各门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社会福利问题的结果。既然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很自然,其理论基础也主要是甚至仅仅是经济学。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不同,它所讲的福利既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社会学的概念,因此其理论基础就不仅仅是经济学,还有政治学和社会学。这一理论需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及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因而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理论。对广义社会福利理论的学科基础的这种理解,与当代公共政策理论对其学科基础的理解是一致的。

165 评论

浦江海鸥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它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绪论第一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二、社会福利制度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第二节 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一、社会福利思想的本质与争论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传统第三节 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一、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质的飞跃二、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第四节 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一、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二、提供认知社会福利的思想方法三、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第一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英国古典经济学与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二、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福利思想三、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四、西斯蒙第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福利思想五、对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评价第四节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边沁的功利主义二、穆勒的功利主义福利思想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一、19世纪的德国社会与德国历史学派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第三节 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与发展二、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与政策的影响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三、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起源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及其发展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一、新福利经济学的早期发展二、当代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一、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二、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三、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第三节 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一、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二、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第五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第一节 《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四、蒂特马斯的贡献第三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一、马歇尔生平简介二、公民权利的理论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第四节 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三、福利国家的危机第六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福利观第一节 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一、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二、苏联和东欧七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三、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四、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异同第二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价值追求和福利观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第三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分析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一、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第二节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第三节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二、公正的比赛规则三、舍弃福利国家第四节 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一、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理论发展新赶势第一节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一、“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二、新右派与全球化三、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社群主义的兴起二、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三、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哲学第三节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二、新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观三、吉登斯对新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阐述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思想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的发展概要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一、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转型概要二、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三、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的要点后记……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现称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改为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在多方支持下开办了该专业。到9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几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增长,这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断了30多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不甚熟悉,另外,学者们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也不够。十多年来,各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仁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讲教材建设还相对滞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并决定把教材建设和学科规范化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同行的知识积累和现实要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决定着手组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从1997年开始,经过5所高等学校1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两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迈出了由协会统筹、各高等学校共同编写教材的第一步。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它不但被许多学校当作教材,而且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实践说明,集中各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共同编写教材这条路是可行的。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在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谁主谁从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中,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国家福利保障的体制下,社会福利是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福利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在政治经济学原则的指导下被实践的东西。这样,社会福利就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提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由单位制福利向社会化福利制度的转变,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们的改革是从制度变迁的方面着手的,是由实践的发展推动的,因此,对社会福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是就形成了从制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改革而缺少理论支持的局面。结果,我们为了尽快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转换,把建立社会安全网当作首要的任务,从国外引进了操作性的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的概念,并给予它一个中国化的解释“社会保障”,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实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结合起来。但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来,社会福利的外延和内涵就被缩小了。因为首先,社会保障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然而,福利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幸福的问题,它也特别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其次,社会保障注重的是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把社会福利归结为一些具体的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的安排,而社会福利则不仅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它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会保障提供着理念的支持。最后,社会保障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而社会福利不局限于这种现实的预防与保护,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从这三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应该是从属于社会福利的次级概念。 后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介绍当代社会福利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争论,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各种现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本课程涉及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所有重要理论和思想流派,所介绍的内容有许多是属于理论前沿的问题,是一门思想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编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同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又有了新的意义,需要不断进行再认识。为了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还特别将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编入本书,以避免单纯介绍西方思想而使学生缺乏全面了解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思想而产生的认识片面性。由于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不多。因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可喜的是,在所有参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一本较全面介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终于付梓。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弥补此类教材不足的缺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提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70 评论

飞天大圣朱七

它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 福利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近代以来社会学家的社会福利理想、当代社会福利思潮、社会福利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社会福利对象、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实现方式和社会福利组织等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分析蕴含在这些问题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社会平等与社会公平、资源分配等深层问题;专题讨论了全球化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以及中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重点发展项目;强调指出了富有内在活力与可持续增长的社会福利模式,在于国家干预的社会再分配、慈善事业与社会投资的有机结合。

208 评论

相关问答

  • 江西社会科学期刊点评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

    爱情左面右面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社会福利的论文题目

    在一篇高质量的社会工作论文中,论文的选题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选题有一半文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论文的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专业

    于海丽8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点评

    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狭义的福利是指收入、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是指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把社会福利由社会的经济福利扩大到社会的经济福

    怡安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湖北社会科学期刊点评

    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Hubei Social Sciences主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

    kellycai414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理论学刊期刊点评

    议论文主要是立意,你可以从立意方便展开说说,对这篇文章的整体立意进行评论,这样就可以把文章评论的比较好

    我是基里连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