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妮妮乖乖58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失独家庭的主题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家居

已采纳

失独家庭养老困境成因探析论文

失独老人在我国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数以百万的失独老人走进了人生的暮年。失独者的晚年如何安放?是当下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让失独老人安享晚年,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现代社会人本位理念的体现。

失独家庭的产生,首要原因就是我国长期性的、大范围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但是对于单个家庭而言,只生育一个子女则大大加剧了家庭在养老方面的风险。目前失独家庭的困境,主要成因源自于独生子女的丧失,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大规模存在,则完全是政府计生政策所导致的。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党员群众响应党的号召,遵守国家法纪规章,只生育了一个子女。对于敢于多生超生的群体,有关部门也想尽办法予以制止甚至是处罚。“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曾经广泛的出现在中国报刊媒体的头版头条和街头巷尾的标语横幅之上,这是各级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而失独老人作为计生政策所导致的直接弱势群体,是目前最急需外界帮助的人群,能否让失独老人安度晚年,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失独家庭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失独家庭的保护方面,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严重的空白、缺位和碎片化现象。从国家层面的法律来看,缺乏专门的针对性法律,对失独老人权益的保护只零散的存在于其它法律之中。如2001年颁布的《计划生育法》规定,失独家庭由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这个“必要的帮助”具体如何帮助,何种程度的帮助,怎么样落实和实施,由谁来落实和实施,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安排。2012年再次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则完全忽视了基数越来越大,而且还在快速增长的失独老人群体。在养老问题愈发突出的当今社会,这样的立法不免让人失望。从部门和地方法律法规来看,各级部门各自为政,各地补助标准不统一而且数量极低。2007年卫计委发布的《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规定,由政府每人每月提供100元的扶助金。2014年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提高本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标准的通知》,把失独家庭的`补助提升至500元。江苏省卫计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规定从2016年起,对全省年满60周岁的失独老人的扶助金提升至每月700元。总体来说,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救助标准也在逐年提高。但是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相较于快速上涨的物价,微薄的扶助金仍然是杯水车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出台的扶助政策,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经济补助上,对于失独老人权利的保护,还缺乏全方位的法律层面的设计。立法的缺失不仅让政府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不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关爱失独老人的正能量风气。

传统观念和世俗眼光的影响,也是失独家庭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之一。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抚养——赡养”模式是天经地义的,“五世同堂”、“儿孙绕膝”,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较于世界其它国家而言,中国的老年人有着更浓重的家庭观念,希望在人生的暮年得到子女的照料和陪伴,因此中国的老年人往往比较排斥去养老机构养老。对于失独老人而言,作为传统的中国人,他们也往往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但是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作为依靠,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又难以为继,这就导致了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即便是进入普通养老机构养老的失独老人,也很难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和其他老人相比,他们显得更加敏感和不合群。据走访和调查显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失独老人,更喜欢和有着相同境遇的老年人相处,表示最伤感的事情就是看到别人的儿女探望父母。由于受不了这种触景生情,离开养老机构再次回家养老的失独老人也是大有人在。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之外,世俗的眼光对失独老人的伤害也是不容回避的。世俗社会中,对他人最狠毒的咒骂莫过于“断子绝孙”,而失独老人们也往往受到“业报”观念的影响深陷痛苦不能自拔,对“香火”的断绝陷入深深的自责。更有甚者认为,是自己的“作恶”,因果报应才导致了子女的夭亡,使得自身陷入了长期的心理折磨之中。而世俗社会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又缺乏关爱和同情,很多人抱着看热闹心态冷嘲热讽,或者嫌其晦气避之唯恐不及。这样一来,更加加重了失独老人的心理负担,很多失独老人对自己的遭遇难以启齿,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失独经历,非常排斥涉及子女的话题,甚至到了自我封闭的境地。失独老人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91 评论

一心跟着习大大

例如:

关于落实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人口委):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做好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目标人群的确认,进一步规范申报审批程序,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和省财政厅制定的《2015年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实施方案》,现就政策执行中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目标人群的界定

(一)失独家庭

1.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失去独生子女后未再生育的。

2.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失去独生子女后未再生育,女方年满49周岁以上,由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社区)提供无子女证明,经卫生计生部门核实确认的。

(二)失独离异家庭

失独家庭离异后,未再生育的发放一次性10000元补助金。

(三)失独丧偶家庭

失独家庭夫妇一方死亡,另一方未再生育的。

二、申报审批程序

领取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金,需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填写《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对象申报表》(见附件1)。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审批,市(州)卫生计生部门审核并汇总后,于每年4月15日前向省卫生计生委报送《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目标人群及经费预算表》。

三、有关要求

(一)为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把关,严格按程序审核上报补助对象,确保《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汇总表》与《失独家庭基本信息统计表》填报信息、数据相一致。

(二)各地在政策执行中,要以人为本,做好政策解释和对象确认工作,避免造成矛盾和负面影响。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反馈省卫生计生委。

联 系 人: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王茜

联系电话: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办公室

2015年3月30日

主题词:

主送:各市州卫生计生委(人口委)

以上内容参考:微信云端-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

161 评论

东北小茬子521

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仅作参考,大致程序:

一、明确题目:

以下思路可供选择:(以下题目均来自中国知网)

二、确定框架:

三、撰写初稿

根据大框,去图书馆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或者是调查、访谈等等。然后完成初稿。

四、多次修改

五、最终定稿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原生家庭为主题的论文

    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意为幸福是实现自身价值徐特立亦说过“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罗佐夫说

    武装的蔷薇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家庭幸福为主题的论文

    1.以幸福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可以说,每个隆冬的夜晚都是如此,在我夜半起床喝水时,杯子的水总是温度适宜。我都是咕咚咕咚一饮而尽,从没有碰到过冰冷的杯子,

    腊八醋w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独生子女的家庭养老问题并不在于物质条件,而是在于精神上的陪伴,所以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陪伴父母的晚年生活的问题上,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

    suejasmine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以家庭健康为主题的论文

    《科学转变单亲大学生不健康心理》 [摘要] 单亲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心理疾病。不完善的人格,极端的行为,给他们自身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呆呆呆ca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我的家庭家教与家风主题教育论文

    重视 家庭 教育 ,是我国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良好家风的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家教家风论文,欢迎阅读! >>>点击

    小龙女kell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