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ga1001mary
一、明确幸福的含义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与世界观、价值观密不可分。用形式逻辑的欧拉图来表示:世界观是最大的圆圈,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两个圆圈,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幸福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幸福观和价值观是交叉的。
人们对幸福看法具有多样性。幸福实实在在--乐观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少于苦难--悲观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就是浮云--虚无主义的幸福观;幸福在于享乐--享乐主义的幸福观、剥削阶级的幸福观;幸福在于奉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幸福观。
科学的幸福定义应当全面反映幸福概念内涵的普遍性。幸福是主体需要得到满足、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无论什么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都是在强调幸福具有肯定性、正向性;不会把否定的、负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即不幸或痛苦)直接说成是幸福。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是相对而言、对立统一的。
1、人生是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的辩证统一
幸福是与不幸或痛苦相对应的范畴,它们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幸福与不幸或痛苦是相互区别的。面对两种对立的生活状态,一个人把其中一种状态认定为幸福,就意味着把另一种状态视为不幸或痛苦。其次,幸福与不幸或痛苦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既需要客观条件,更需要主观努力。
2、幸福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的辩证统一
幸福既是一种人生状态,需要客观条件。幸福也是一种主体感受,需要调整心态。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的正确的幸福观。
3、幸福是自觉选择和实践创造的辩证统一
幸福需要客观条件,因而幸福需要选择和创造。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选择道路、追求幸福的奋斗史
二、追求幸福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1、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的关系
要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幸福。一个人如果只追求个人幸福,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2、自己幸福和亲人幸福的关系
最亲热的人是朋友和同志,最亲近的人是父母,最亲爱的人是配偶,最亲惜的人是子女。要把自己的幸福和亲人的幸福结合起来,要把诚心献给朋友和同志,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热心献给配偶,把关心献给子女,把信心留给自己。
3、单项幸福和多维幸福的关系
幸福是和人的本性密切相关的。人性的三大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决定了幸福的三大维度:
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导致人生的不幸;获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学会“三乐”:自得其乐(侧重创造幸福),助人为乐(侧重传递幸福),知足常乐(侧重平衡幸福)。
zhangchanli
探索基于西方哲学的现代“幸福观”的深思
【摘要】 对“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是古今中外、万古常新的主题。幸福观就是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看法, 它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本文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观的三个不同派别出发,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进行深思,对现代社会的“幸福观”的类别、人生价值及获取幸福的途径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 西方哲学 幸福观 人生价值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哲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从伦理学角度理解,幸福是一种使人对生活总体上感到满意的价值性质,也即一种善性或好性。“幸福”本身作为哲学理由的一个部分,也是永恒无解的,但从对比不同时空、不同时代背景的“幸福观”有其现实作用。
一、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
(1)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强调幸福主要来源于人感性的自然欲望得以满足而获得的快乐。苏格拉底主张人生的最高目的应是追求知识、追求善,“知识就是美德”、“知识就是至善”;反之,无知就是无德,就是不完善。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是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能自制的人,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
(2)理性主义幸福观。柏拉图对幸福的界定, 可以归结为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他认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是应该生活在理性世界里, 通过节制自己的情欲和享受, 用智慧去追求最高的善。”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以理性克制感性欲望,就成为理性主义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基本格调。
(3)基督教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都有原罪, 要达到幸福的境界, 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欲的享受, 而是在宗教德行中, 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所获得的真正幸福。基督教幸福观从宗教视角探讨幸福, 认为只有虔诚的信服于上帝才能得到心灵的净化, 得到幸福。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我国现代社会的“幸福观”
在现代化进程的高速运转中,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现代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在精神上却是无聊的、空虚的。陈虹岩(2005)认为,按对幸福的内容或要求划分,可分为物质型幸福观、价值型幸福观和心理感受型幸福观。
(1)物质型幸福观。财富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一些年轻人把对财富的`追求看作是一生的目标,认为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幸福。西方心理学家则称,人的欲望应得到充分满足,压抑会导致心理病态,能适时地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重视金钱对幸福的作用, 但不唯金钱至上。
(2)价值型幸福观。个人价值即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及受人尊重的满足程度, 社会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多少、奉献大小的状况。而个人需求的满足及是否受社会尊重是由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决定,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价值型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 取决于自己的价取向和精神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 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只有用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指导和支配物质生活, 才能真正感到生活的作用和幸福。
(3)心理感受型幸福观。心理感受型幸福观是指重视心理的感受,获得快乐、身心松弛、无忧无虑并被人羡慕等,幸福感往往与个体快乐、愉悦、舒适以及自尊心满足等良好的心理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良好心理体验的产生也往往是与个体需要的满足、 期望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幸福感的发现离不开一颗善于感悟幸福的心灵, 其源于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三、积极构建现代社会“新型幸福观”
(1)幸福是靠自己创造。幸福及幸福感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 人类不断追求自由、不断追求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幸福不仅是静态的享受,更是一种动态的创造过程。幸福实在是种个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图景各不相同。我们应当追寻一种基于自然物欲又超越自然物欲的持久的心灵快乐和精神幸福。希腊哲学家就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人就是要活得简单才是活得自由, 幸福要由自己创造。
(2)幸福靠自身体验。幸福是人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个人体验,现代人在繁忙中失去了很多人生幸福,如内心的宁静,逸思的悠远,恬静的闲适,忘我的审美,境界的超越……事实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如对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的体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培养自己心灵对真善美的敏感,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3)幸福的探索永无止境。人生本无确定的作用, 需要我们赋予其作用,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幸福来源于自我成长之中, 人的一生自出生起就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迎接一个个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要获得幸福就需要不断地努力,因此,只要一个人的生命没有终结,其对生活中的幸福的探索是不会有终点的。
四、结语
现代社会中,幸福更需要的是教育, 首先关注人的幸福和尊重人的幸福。对比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的三大派别,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点:一、在对幸福观的探讨上是不断发展变化和逐步丰富和深化的。二、在对幸福探讨的发展方向上是较为一致的, 如幸福是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幸福与快乐紧密相关, 与德善密不可分等。但由于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并不一致。无论如何,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认识过程,也将有利于当世之人对幸福有全面的理解和理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江畅. 理论伦理学[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仲晴晴. 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 [ J]. 安康师专学报,2005.
[3]唐凯麟: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心理学参考文献 必然是和教育有关的书籍,以及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啊,除此之外,看你写的论文涉及什么,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提纲怎么写如下: 1.内容要求: 论文提纲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内容的综合设计与阐述,也是对于课题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走向的一个框架性的阐述与设计,所以研究者列出论
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恋爱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即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爱情心理学论文的
幸福,得到让人觉得很难,而有时又是那么的简单。幸福,触手可即,一不小心,就会遥不可望。幸福,可能拥有一辈子,但也许只是那么一瞬间。——题记幸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
友善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我发现一切美之中皆有善,有温暖的人情美,也有和谐社会人们彼此之间的友善。 朋友们,你知道友善是什么吗?它是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 同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