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7

十米之上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文1500思考一件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可乐28

已采纳

汉初三杰的人生思考 楚汉之争,历时四年之久,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从各方面相较而言,项羽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但是,他却败给了一直处于下风地位的刘邦。很多人认为这是天命之故,是老天有意要毁灭项羽。连项羽自己也是抱有这种观念,所以他临死时曾大呼“时不利兮骓不逝”,把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时不利兮”,而不去反思自身的缺点。 项羽败亡,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懂任用贤才,缺少左膀右臂,二是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刘邦,恰恰与项羽相反,虽然自身的才能并不出众,却能发现人才,并且对他们委以重任,使各尽其才。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刘氏集团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后来才能与项羽一争高下。 在众多的人才中,有三个人最受刘邦器重,那便是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之言没有半字虚假,若不是“三杰”为他鞠躬尽瘁,刘氏江山也便无从谈起。 “三杰”虽然都因赫赫功绩而封侯拜相,但同时也遭到了刘邦的猜忌,怀疑他们包藏谋朝篡位的野心。通常情况下,君疑臣,则臣必死,因为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三杰”中只有韩信被杀,萧何与张良却安然无事。难道韩信真的有造反之心吗?我认为并非如此,而是他错误的处世之道葬送了自己。他居功自傲,不懂收敛,从而给刘邦造成了很大的错觉,认定他要谋反,所以将其杀之以警示天下之人。 韩信若有反心,大可不必等到刘邦称帝后才行谋反之事。韩信攻占齐地之后,当时刘邦正被困荥阳,就有人曾劝韩信应趁机自立为帝,但是韩信念及刘邦对他的厚恩,并未采纳此建议,只是请求刘邦能封他为齐王。由此可见,韩信并无称帝的野心,但“封王”一事却在刘邦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一日,刘邦问韩信:“以卿观之,朕可以统领多少军马?”韩信说:“十万。”刘邦又问:“那卿能统领多少?”韩信仰天大笑,朗声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在皇上面前韩信竟然如此口出狂言,这无疑就已犯下了欺君之罪,所以单凭这一件事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更何况刘邦本来就对他十分猜忌。 后来,萧何与吕后联手杀死了韩信,并给他冠以谋反的恶名。自表面看来,此事似乎与刘邦无关,其实不然,斩杀韩信肯定是刘邦的命令,只是借他人之手行刑而已,自己落得一身“清白”。 在未发迹之前,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那份忍辱负重的气魄令人非常钦佩。如果他能一直保持住那种“忍”的境界,也便不会有后来的身败名裂!同是一人,得志前后的表现竟有如此悬殊的落差。可见“功劳”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将其毁灭于张狂之中。 “三杰”中要数张良最为明智。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然而他毅然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此时的张良已形同隐居,不再过问朝中之事,很好地解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功成身退,这无疑是最好的自保方式。在张良看来,功名利禄皆如过眼云烟,唯有远离纷扰享受人生的大好时光才是幸甚之事。 萧何,此人对刘邦最为忠心,活得也最劳累。当年,刘邦不能重用韩信,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职,韩信一气之下离开汉营。为了替刘邦留住人才,萧何不顾年老体衰,在月光里纵马一路追赶下去,终于追到韩信并将他劝回汉营,这便是流传千古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当刘邦要杀韩信的时候,萧何又义无反顾地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设毒计将韩信害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尽管如此,刘邦照样对他怀有猜忌之心,曾多次试探他。但萧何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例如,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的动静。回报说:“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和平定陈豨反叛时一样。”于是有人来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您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一面为国家操劳,一面又必须时刻防备君主的猜忌,竟不惜用“自污名节”的手段来保命,萧何无疑生活在一个夹缝中,其悲苦境地可想而知。

166 评论

zhuhuals2008

“思想者”是一个著名雕像,完美的身姿刻画出栩栩如生的思想者。人的一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用于思考,连做梦也叫做一种思考。无论是对未来的思考,对过去的思考;对爱情的思考,对友情的思考,浓缩后就是一个“想”字。

思考能让一个人平静下来。他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整理方式,是对情绪的一个控制过程。思考能让伟大的哲学家莎士比亚悟出人生的道理,穿梭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人存在的意义。它让一颗烦躁跳动的心,很随着思想平稳起伏;它能平复一个人的情绪,使悲伤的人发现爱的存在,给予一个活下去的动力。

思考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在思考中觉悟,在思考中找到新的事物。爱迪生在一次次实验后,创造出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发明。思考中一次次否定原来的观点,建立新的观点,找到原来的破绽,修复它,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东西。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思考。

俗话说:“脑袋久了不用会生锈。”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勤于动脑,多思考脑子才会越来越灵光。如果放着一个脑袋不用,这算是变相的浪费资源。爱因斯坦大脑才开发了人潜力的百分之零点几,这说明人的脑袋是一个能源库,可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打开那扇思考的门。思考是人脑开发的最好途径。愚笨的人往往是放着脑子不用的人,聪明的人也会去思考发觉其中奥秘所在。

让我们在思考的海洋里自由游动,开发我们的潜力,感悟人生哲学。思考是人生中最有价值也同样是最为享受的事。

35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一天一件小事为主题的论文

    1、这件事发生在夏天的一个下午。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挂在空中,一丝风都没有。花草都无精打采地低着头,昏昏欲睡。 连柏油路都晒软了,印上了一条深深的车轮印,我走在

    食戟之喵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一军事理论论文1500字

    冷兵器与热兵器的特点与区别

    小红粉菲菲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鲁迅的一件小事毕业论文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

    车厘子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一军事理论国防论文1500字

    国防建设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也是实现我国“富民强国”的重要保障,又是维护国家安全,确立中国国际地位的根本

    7爷爱美食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九一三事件研究论文

    关于对未成人违法犯罪新动态的研究 与治理对策的思考 内容提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和犯罪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居高不下,严重

    最爱的mango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