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lingling8826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论文主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奕彩彩绘

已采纳

可以参考,希望对你有启示:《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心理家们说,他们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听上去有点玄,不是吗 还是举个例子吧.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让心理学从象牙塔来到你的身边.看看这些题目吧:"生活经历如何影响你的脑 ""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 ""记忆研究怎样帮助你准备考试 ""你的人格会影响你的健康吗 ""群体如何影响决策 ""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教派团体 "———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人人皆知美国曾经存在着种族隔离.在改变这一状况的历史进程中,心理学家也发挥了作用.肯尼思·克拉克,在美国最高法院作证时报告了他对一群黑人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种族隔离对黑人儿童造成了严重心理伤害.最终,最高法院判定将黑人和白人儿童分隔在不同学校就读是非法的. 这个例子来自《心理学与生活》,一本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科书.什么是"好的教科书" 该书的作者说,他们的目标是"写一本学生喜欢读的教科书,他们可以通过它学到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和与众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当今心理学的最新的,最准确的,最能被理解的论述".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可是不低.我不知道中国教师写教科书时是否心里想着学生,是否敢如此"高标准,严要求",是否肯在结构,体例上下那么大的功夫创新. 套句中国的老话"功夫不负苦心人",我想他们的目标是达到了.《心理学与生活》已经出了16版,成了普通心理学的经典教科书,而且也成为普通人了解心理学的极好读物. 我非常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它们好似一团香饵,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地.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请带上一个巨大的空行囊,跟着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学习这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吧,相信你会满载而归。

344 评论

天上的叮叮猫儿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借助网络 感悟生活 提高素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感悟力和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在小说《孔乙己》、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由于受表演限制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借助网络,播放片段视频,效果很好。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业演员逼真的表演,演员恰当精彩的语言表达,使枯燥的剧本内容感性化,形象化,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而紧张、严肃,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从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提高了对名篇佳作的感悟、理解和鉴赏能力。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北师大教材八年级《珍珠鸟》课堂教学中,笔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用心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其中插播了一段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惨遭杀戮的片段:湛蓝的天宇下,苍凉的高原上,白生生的一片,几百张藏羚羊皮平铺着、平铺着。让观众似乎能看见那些偷猎者枪下藏羚羊跌落扭曲的身影、惊恐愤怒的眼睛,仿佛能听到藏羚羊无助的凄惨的哀鸣……这些给学生的视觉和情感带来了直观的冲击和震撼,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脚步究竟还有多远?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的问题很有价值,也很有见地。通过拓展延伸训练环节,不知不觉中结合文本内容渗透了人文关怀精神和生命意识教育。 《列宁格勒的树》是一篇战争题材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体会世界并不太平,理解战争的残酷,列宁格勒的人民的坚强和自尊,课前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反馈。通过课件展示一张张战争灾难画面和一组组惊人的数据:战争让母亲悲痛欲绝,妇女、孩子流离失所,战场上尸体遍野,“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整整围困了900天。三个轮回的严冬,900个日夜的战云密布……有这样不放弃尊严的人,有这样精神高贵的人,列宁格勒的树可以被战火烧焦,但决不会被人民砍伐。” 面对列宁格勒这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们,同学们的敬意油然而生。拓展延伸教学环节中有两个组的同学还将目光聚焦到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乱不已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直观的照片、数据、文字资料的介绍,同学们从内心发出了感慨:战争太残酷了!人类社会要进步,必须携手努力,铸剑为犁,共谋和平与发展。 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社会热点,拓展学习空间,提升语文素养 我校校园网建成使用以来,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文本或专题的阅读,适时给学生布置听、说、读、写方面不同要求的开放性的话题作业,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体验成长。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奥运盛会、“国庆”60周年、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等重大事件,无不牵动着、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2008、2009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这些无疑都是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表达真、善、美,提高语文能力的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我们常常利用课余自习时间,让学生自愿结合,根据学情有选择地开展一些演讲、诗朗诵、美文欣赏、手抄报展评等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幻灯片精美,选材独特,效果良好。如:“怎样搜集资料”、“我爱我家”、“献给母亲的歌”、“人在旅途——分享快乐”、“我的地盘我作主”、“乘着音乐的翅膀”、“探索月球奥秘”、“汶川,加油!”、“奥运快递”、“我也追‘星’”、“祖国,我为你骄傲!”等自制幻灯片展示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电脑小报、“自制幻灯片展评”等语文实践活动课,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进行题材筛选、图文排版等,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拓展了学习空间,提升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可见,利用好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很好地辅助了语文课教学活动,拓宽了语文教学视角,优化了课堂结构。它的容量大、效率高的优势,便于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积极性,尤其是制作精美、赏心悦目的课件,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以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29 评论

无人边框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著述的书,虽然看起来太过戏剧性,但这的确是多重人格患者生活的一种状态。该书不是依靠惊悚刺激悬疑来吸引读者,也没有其他畅销小说那样的曲折动人的情节,所以对于怀揣窥探心理的读者来说在看过之后也许会说:噢,这就是多重人格,只是几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住在一个躯壳里。但对多重人格患者来说这是一针心灵的抚慰剂,对心理治疗者来说也存在重要价值。

229 评论

嫣雨飘零

题主···论文都是有规定格式的,不是普通文章要追求文字和艺术普通文章的话,由于题主的内容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那参考一下积极心理学就有很多了,或者更哲学一点,可以参考存在心理学的东西积极心理学里面就有:“不完美的礼物”等等存在心理学有:“存在即合理”老派一点的还有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这些

24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哲学与生活的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摘要]: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

    一碗人间烟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论文主题

    可以参考,希望对你有启示:《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心理家们说,他们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听上去有点玄,不

    lingling882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化学与生活论文主题

    作为文史专业学生,选择《化学与社会》,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固然比理工科学生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难并不成为逃避的理由。选择学习《化学与社会》不仅有学习价值,而且对

    糖小婉爱吃肉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删去多余的部分曾经有人问在大街上散步的罗丹:什么是艺术?杰出的雕塑家毫不迟凝地回签:减去多余的部分。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试想:有花团锦簇的渲染,一抹衰兰数

    粉色小恶魔yiy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论文题目

    数学是整个小学 教育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下面我给大家带

    优异空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