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

lalack1987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与王菲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勇往直前邓好

已采纳

1.引用的文字部分最后使用句号。引用的内容通常会在双引号“”之间,双引号完成后使用句号结尾,这是正确的引用方式,如果在双引号“”中间的部分使用句号,那么句号后面的文字就会被认定为抄袭了。例如“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是在准同步数字传输体系上建立起来的。在完成传输系统大容量的改革之后,光纤传输系统飞速发展”。第一个句号后面的文字就会被认定为抄袭。2.引用只是少量的使用其他文献中的观点和论据,切莫大段落的引用,否则就是抄袭。很简答的道理吧,如果你将别人论文中的内容大段大段的放进自己的论文里,这能不是抄袭吗?3.引用格式要正确,引用的部分一定做好标识,并在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部分进行标注,标注序号与正文中的序号一致。另外,正式论文要在文后严格标出所引用话的出处,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以及出版年等等等。网上文章要标注来源网,杂志文章要标注期刊数等。例如:[25] 王菲飞.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恶意代码检测与防护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3-28.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上学吧论文查重,里面有更多的关于职称论文的知识。

287 评论

KP-bangbangbang

:《执迷不悔》 我所知道的王菲自己作曲的歌,一共有24首,首先要说她写的歌词《执迷不悔》。我觉得这首歌的意义在于她专注于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关键句子:“我用我的心,去看去感觉,你并不是我,又怎能了解”,“要我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周围, 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的伤悲。”强调的全是自己,惟有自己全面承担一切,才能真切,完整;又因为只有自己,故免不了寂寞,但这又不是外人能够分担的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不是不去悔,而是不能悔,与执迷与否无关。别人不能分享她的心情,却总遭遇一样的处境,人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一个世界,却可以被同一首歌,在各自分隔的空间打动着了。 《执迷不悔》是一个启示,不动声色地表明了王菲日后的创作的真诚,如果仅有真诚是不够的,那么她笔端交融的冷静与沉醉,不是一种灵气么? 1:《动心》 这是全家大小都会喜欢的歌,悠扬悦耳的传统小调式作品,王菲首次作曲,用在古装电视剧中,相衬得很。又因为这个原因,歌曲被归入一个暗淡模糊的旧背景中,当时被讥为“老土”。其实,唱腔隐隐现出一丝诡秘的冷艳,已经很有时代感了,而且,它就是能够先将听者耳朵征服———由此才有资格在日后颠覆这一切顺滑的旋律,另寻出路啊。 2:《誓言》 这是《动心》的续篇,与窦唯合作,因而多了些许摇滚味道,歌词也是王菲写就,简洁,没有多余的修饰,全是平实的陈述,却也如诗。 一开始唱着:“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后来又被推翻:“别以为,我真的无所谓。”只有女人拥有这样的特权,出尔反尔?大凡誓言,靠不住的多了去了。王菲的歌,不快乐的,怀疑的,也多了去了。这是早就定了型的,与她日后的经历何干?与她本质有关。即使在恋爱中,即使在早期,这不是预兆,却是她的敏感造就。 3:《讨好自己》 这首歌被视为王菲的音乐立场。曲子有点英国吉他乐队的味道。王菲压着嗓子唱来,像出神时的喃喃自语。歌词写了两方面,一面是自己,一面是别人。别人如何?“一团和气,其实都自卑,其实都自欺”,后两句竟是歌中高潮,感慨至此,唱得无奈,痛心;自己又如何?“不知不觉,抽离”,“不知不觉,飘离”,一头一尾互相呼应,由抽离到飘离,一个渐进渐远的过程,唱来慵懒的,轻轻淡淡的。 王菲的歌短小简明的多,有赖音乐人,将它们编排得跌宕有致。 4:《出路》 1999年顺利度过,可是《出路》仍然适用于二十一世纪:人们依然关心社会,可社会依然沦陷————呵,当然有好的一面。当时最是激赏这句,条件反射地,保护地,从出神状态半是警觉半是安慰地立即回复过来,作一句无谓的,例行的补充,冷幽默。王菲写的歌词一句是一句,点到为止,真酷。 把王菲的声音去掉,单剩音乐,则不折不扣的窦唯风格,可以直接放进《艳阳天》等专辑中去了。 5:《Di—Dar》 又一首小品,干净利落的一小节一小节,近距离凝视自己爱极了的人儿,被时间一小段一小段分割开来。滴答,滴答,一秒又一秒的心悸。 这时候王菲已经脱离对小红莓的模仿,就算“滴答”得比较相象,也只是出于惯性,熟能生巧地卷起舌头。其实这样更好听,更圆溜,管它模仿不模仿。 6:《假期》 歌曲分三个部分:一开始是带着预言意味的吉他,如排列有序的蓝色光线,冷冷窥伺着人。人声在低处延伸,整个抑郁在机舱里似的,沉闷不安;第二部分加进了鼓声,人声飘了起来,又似飞机开始起飞,以两句“啦啦啦”为界,飞机升空,进入第三部分,多了美妙和声,而情绪则稳定下来,可以冷静思考问题了。三个部分各不相同,是递进的关系,一条龙贯穿下来,没有重复拖沓。人声似乎经过处理,以细微的时间差叠在一起,更有质感和空间感,与背景更加相溶。歌词填得极好,这是王菲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7—14:《浮躁》 经过漫长的创作的预备期和青春期,1996年的《浮躁》出来,那是王菲第一个花期,除了两首Cocteau Twins作品,其余八首皆由王菲作曲,这些歌风格非常和谐统一,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无常》,闪烁着点点波光,音乐明亮,调子轻灵自在,但整个却像裹在蛋壳里的冥想————全是窦唯的感觉。 《浮躁》,可以与DI—DAR比并着听,只比DI—DAR更简单,大凡简单的作品,都得依靠编配,一紧一弛,轮番转换,才不失变化,不至单调。 《堕落》,又与《假期》对应,从旋律,声音的处理上看,二者颇多相似之处。“来呀,来呀”的“呀”字最能体现“堕落”的味道,像是往山谷深处排涌的云雾。而副歌部分则高,飘,几近假声————却是Cocteau Twins的味道。 《末日》,一字一顿,本来要显得生硬的,幸好每一句或是最后一个字被拉长了,一个起伏的猫尾巴似的;或在第一个字先弯弯曲曲招摇一下翎毛,弥合了尴尬的缝隙。王菲自己兼作词,将抽象名词如“理想”,“信心”,“美丽”,“欲望”等拟人化,使人想起欧陆早期的教化戏剧,剧中人戴上面具,扮演各种品行,以故事劝喻世人。 《哪儿》,《想象》是无词歌,只听王菲的吟哦。音节为数不多,简单易发,突出“咿”,“啊”,“哦”等几个元音,都很清亮圆润,于是又辅以模糊的齿音,使之具有磨砂效果。曲子急促,加速了声音的迷离,音高处气流似从狭窄的孔洞逼出,尖,长,高,向Cocteau Twins游离天外的飘渺靠拢。如果填上歌词,还真难达到这种纯净的效果。 《不安》,《野三坡》全是音乐,在这儿王菲放弃了歌手身份,犹如乐队中一分子,虽然她不演奏乐器。这更显得这张专辑是集体作业。王菲参与其中,欢天喜地乐了一把,又能将才情最大限度展现出来,简直畅快淋漓,怪不得她个人最喜欢这张《浮躁》。对听众来说,这些歌也是最耐听的,听了几年,到现在也不觉得腻味。 15—18:《感情生活》 《感情生活》,曲子只有那么几句,但是音乐一旦启动,欲罢不能,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开下去,开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开过临渊一座高架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不想特别表现什么,自顾自好听着。有一本书叫《朦胧的七种意思》,王菲那个时候的歌,也只能任人自行揣摩去了。 《脸》,出现了“类美声”,又一突破吧。一开始奇美如天籁,不久音乐突然相对暴躁,美声变为真声,像是有人迎头喷来一团火,匆匆幻化地下一角,风景狰狞。MV展示分裂的两个王菲,各持一把声音,在歌曲最后,两种声音相互抗衡,愈演愈烈,轰然而止————双方同归于尽?说不出的奇诡。是以当地电台主持人丁子称这首歌为当年最出色的流行歌曲。演唱会上,王菲把前段类美声的唱词抛弃,换成自制的无义的声音————那可不是因为省事! 《小聪明》,音乐更重,层次更深,曲子做得更成熟。成熟,是否意味着和别的大部分作品差不多呢?最好听还是和声部分。 《童》,睡着的婴儿是恬静的,在梦里也专心致志唤起人们怜爱;这首《童》却是醒着的婴儿,动,动,动,不停地动,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充满生趣。所以鼓声不曾停歇,源源不断激发稚嫩的活力,奇怪又不失温柔,真是那种爱到心疼的感觉,听王菲的声音,觉得她鼻子是酸的,眼角是湿的,一面把牙齿咬的咯咯响————那样无计可施的一头扎进对孩子的爱中。歌里收录小孩的声音,成了歌者与听者完全的交流与共鸣。 19:《精彩》 《精彩》与张亚东合作,马上在舞曲节奏之外,嗡嗡嗡混进了电子噪音,歌曲也顿时浓稠起来。也是那种越听越明晰,越听越有味的作品。其实王菲作曲还真有她自己婉转的一套,歌中“你和我,坚持过几回”这一段旋律应该来自王菲,我们认得“回”字滑溜的兜兜转转,使人想起《无常》;许多小地方,小小的转音,散落在歌曲各处,都有着传统戏曲的味道,只不过一瞬,又消失在别的音符或配器里了。 20—24:《寓言》 《寓言》前五首由王菲自己作曲,赞扬的说它们有大家之气,不是一般歌手的玩票之作;批评的说它们属于仓促上马,又或者玩的是伪风格。这五首歌在听众中引起的好恶差距是明显的,但我的几个女同事无一例外的喜欢,甚至在K厢里点唱《香奈儿》《阿修罗》等歌,又为在音乐中漫长的等待发愁,唱词好像被那些弦乐和节奏稀释了,没有耐性的人,还真听不进去。喜欢的人迷醉于其间一些小音效,小和声。这些歌不便归入哪些风格,类别,也是造成一些人非议的原因。 《寒武纪》,唱片头一首歌,煽情的弦乐,阴郁浓重的节奏,一下将我浅薄的心俘虏,我等着王菲的声音,来了,又是类美声,比什么都令人舒服,那是一种平和的声音,唱着唱着,在某处又小心起来,原来唱到“第一棵菩提”,唱到“你的小王子跑到哪里?”和“怕镜花水月都已来不及”,又透出疼惜之情。整首歌,唱功自是不错,声音的消失处理得像是风中吹散的,留下一条流星似的痕迹;难得同时那样的温婉细腻随处可见,呵护着的感觉,唤起听者的一丝感慨。 《新房客》,节奏轻快,速度,频率,刚刚适合我们的身体轻轻晃动,故而十分舒坦。喜欢里面一点水滴的声音,喜欢唱到“我见过一只飞鸟”时煞有其事的声音表情,像小女孩讲故事。随后声音倦怠下来,新鲜过后的恍惚,无尽空白。

227 评论

happyzhang123

她共亲自创作过29首歌曲。 1《执迷不悔》 作词。 2《动心》 作曲。 3〈誓言〉 窦唯作曲,王菲写词4〈讨好自己〉 作词作曲一手包揽5〈出路〉 作词作曲6〈Di-dar〉 作曲7〈假期〉 作曲8〈无常〉 词曲9〈浮躁〉 作曲 10〈末日〉 作曲 11〈堕落〉词曲12,13,〈哪儿〉〈想象〉 作曲 14,15〈不安〉〈野三坡〉 作曲 16〈感情生活〉 作曲 17〈脸〉 作曲 18〈小聪明〉 作曲 19〈童〉 20〈精彩〉 作曲21〈寒武纪〉 作曲 22〈新房客〉 23〈香奈儿〉 24〈阿修罗〉25〈彼岸花〉 26《将爱》 27《不留》 28《阳宝》 29《四月雪》

9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王明韵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末出现的一批诗人。是:韩东、于坚、徐敬亚、默默、多多、万夏、杨黎、李亚伟、马松、杨克、何小竹、赵野、邓翔、潇潇、王明韵等。这支庞大

    kiko小毒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王淑霞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王 王 4 4 4 土 王 wáng淑  淑 11 11 12 水 氵 shū霞  霞 17 17 17 水 雨 xiá名字打分:名字王淑霞评分:文化印象93

    空气精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王小敏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

    草心草心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与王老莽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王老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文联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作品散见《诗刊》《中国作家》《星星

    多妈elva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徐辉的诗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

    fomeca刘勇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