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8

5ichocolate
首页 > 学术期刊 > 风险社会理论方面的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兜籹籹

已采纳

从理论上讲,审计取证模式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这三种取证模式对审计工作都有不同的要求。1、账项基础审计取证模式。最早的审计取证模式是以会计资料为切入点进行查错纠弊式的审计,其基本要求为,审计人员首先取得各个账项的明细表,与总账核对后再核对会计报表,顺向或逆向核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通过检查、观察、函证、询问等具体方法取得证明性材料。审计工作考核指标是查出的违纪违规金额,审计程序是采取凭经验直接看账的做法,审计过程一般不编制工作底稿,只对查出的问题取证,审计档案也是按报告所列问题先后排列证据,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是审计决定和意见书。通常查出几个违纪违规问题后即可结束审计,但很少有完整的审计,虽然审计结果也对被审计对象做出评价,但没有规范的工作底稿为依托,很难说明会计信息反映实际情况的真实性,做出有证据支持的全面评价。这一时期,开始引入“测试”的方法,同时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出现,使得详细检查的方法逐步向抽样检查的方法过渡,但并未彻底改变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2、制度基础审计取证模式。在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下,制度基础审计是人们公认的审计取证模式。它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所进行的审计,其程序设置切入点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和评价,来确定账表余额检查的深度与广度,最终达到检查证、账、表余额真实性的目的。其基本审计证据模式是:调查内部控制的证据、控制测试的证据、业务实质性测试证据、分析性测试的证据、详细的余额测试的证据。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基础上实施分析性测试,通过对不同业务过程的内控制度下产生的财务资料、非财务资料,以及相互之间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该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执行情况做出全面分析与评价,进而有重点地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注重剖析产生财务报表结果的每个过程,从而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制度基础审计的出现,突破了账目基础审计的框架,采用了全新的思路与措施,是现代审计发展和成熟的标志。3、风险基础审计取证模式。风险基础审计是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产物,是对制度基础审计的进一步完善。审计过程的每一环节几乎都存在风险,都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概括为计划风险、证据风险和报告风险。而风险基础审计就是以这三种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着力点所进行的审计。取证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计划风险主要包括选择客户的风险、配备审计人员的风险和签定业务约定书的风险。在期中期末阶段,取证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成为该阶段的一大特点。取证过程的第二个环节:证据风险包括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前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和周密的实施方案,严格遵照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审计工作,对审计过程给予适当的监督,对审计工作结果进行质量检查。后者主要是指对非统计抽样风险和统计抽样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取证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为报告风险,完成审计阶段的重要工作有检查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评价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完成审计阶段的工作不仅包括撰写审计报告,选择报告类型及措辞,同时还包括检查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这两项工作的评审对形成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对其关注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一大重要举措,通过对审计阶段的风险的认识与有意识的控制,可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但是由于风险基础审计的整个审计过程涉及审计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评价,在一项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的大小可以根据所调查了解的情况做出定性评价,而要做出恰当的定量评价就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使得风险基础审计目前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公认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各国审计界在风险基础审计的运用上基本都采用的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取证模式,但与其有所区别,风险基础审计在审计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都要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因此说风险基础审计是制度基础审计在方法上的发展和提高。审计取证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的演变轨迹。而这一演变是在审计所面临的内外变革时出现的,尤以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为主。当外界对审计的要求是查错防弊时,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账项基础审计。这时,审计方法并没将客观的风险显现出来,人们并没明确风险因素对审计的影响。当外界随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证明财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的要求出现后,审计人员必然选择制度基础审计方法,风险成为人们的明确意识,抽样方法的使用将客观的风险完全暴露,职业界更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从审计目标上说,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相同;从审计程序上说,风险基础审计没有脱离制度基础审计,其基本过程完全一致;从审计方法上说,风险基础审计比制度基础审计更强调审计全过程的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现阶段,在审计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风险基础审计已愈来愈受到审计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被认为能够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审计环境,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风险的高低难以做出恰当的定量分析,从而限制了统计抽样的应用。即使审计风险水平能够合理进行定量分析,其审计结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抽样审计,均是根据对部分经济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结果得出结论。所以只能保证部分真实性,审计人员本身造成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基于以上原因,审计界还应进一步探索我国审计取证模式的新体系,做出更为现实的选择。

186 评论

快乐齐分享yeah

关于居民投资理财风险的问题是挺好写的,找资料也很方便,相对来说,内容可以写的比较通俗易懂,但是,这种普遍性的题材,要写的很深刻很好,也比较困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铺开描述:一,可以从居民投资理财的途径方式,以及整个投资市场的现状,产品的选择方面入手。总体的分析一下整体的一些状况,提出风险点。二,从居民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普通人由于理财知识的缺乏,理财观念的落后,投资风险的偏好等方面,提出风险点。

三,从具体的各种理财产品深入分析,各种理财产品的风险是不同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比方说,银行存款是风险最小,但是收益也是最低的,有可能还抵御不了CPI所带来的贬值。而类似股票,信托产品等,风险确实非常大的,并不适合没有多少金融知识的普通人投资。四,可以从理财的途径,平台的选择去分析,提出风险点。一些银行的大的企业的平台,当然是比较靠谱的,但是社会上也充斥着一些小金融企业小平台,如果普通人鉴别能力不高,而又贪图这些平台所宣传的高利息,高回报,那就可能踏入陷阱,产生非常大的风险。

金融理财是很多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资料选择和搜集选择面非常广,当然,写起来难度不会太大,但要写的好,写的深刻确实是很考功夫的。

272 评论

相关问答

  • 风险社会理论方面的论文题目

    从理论上讲,审计取证模式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这三种取证模式对审计工作都有不同的要求。1、账项基础审计取证模式。最早的审计取证模式是以

    5ichocolat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社区方面的论文题目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题目1、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2、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3、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 4、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困境及其出路 5、

    怀念旧莳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风险管理方面毕业论文提纲

    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财务风险管理论文提纲,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第一章 绪论9-18 1.1 研

    tonyxiaozb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文章

    社科类论文也就是关于社会科学的论文,即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论文。 社科类论文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

    天空海阔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科技与社会方面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2、“入世”对中国科技出版业的影响3、中国科技期刊如何面向国际化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

    cestlavie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