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猫也优雅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小黑君kk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芒果小丸子哟
今秋时节,秋高气爽。我们学校迎来了百年校庆的大喜日子,全校师生将会在校内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校庆征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5月16日,xx小学迎来了xx周年校庆。我们在xx影院用我们的欢歌笑语为学校庆祝xx岁的生日。
那天早上,我们来到普陀影院,只见普陀影院被布置得漂漂亮亮,舞台上拉着红色的丝带,丝带上面吊着几个色彩绚丽的字,五月欣花绚丽绽放!舞台上放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到处充满了欢迎的气氛。
校庆仪式在我们欣欣管乐队的合奏《自由的精神》动听的音乐中拉开了帷幕。首先是我们的张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深情地回顾了新武这查小学成立至今的光辉历程。接着同学们向历届校领导献上了美丽的鲜花,以表答我们对他们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感激之类情。然后开始表演节目了。同学们有的吟诗
有的跳舞,有的表演武术,还有展现上海世博会的英语小品……最精彩的节目要数老师们表演的诗朗育了。老师们声情并茂,用诗歌表达了对新武宁无限的热爱,对我们学生的关爱。最后的集体舞《欢乐校园》把庆祝会推上了高潮。同学们使劲地拍手,文艺演出在绚丽的礼花中薄片下了帷幕。
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到了将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了为我们的母校增光添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五年、十年、二十年,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子弟学校二十周年校庆。
上午第二节课时,我们全校师生都整齐的坐在操场上等着老师宣布校庆的开始。“我宣布,子弟学校……”听,开始了,我们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第二任校长、现任校长、教育局长、毕业生及学生代表等都发了言,他们讲得声情并茂,内容感人,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了解了学校的成长过程,知道了我校已培育出了3000多名学生,现在已毕业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有的已漂洋过海,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下午,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欢会,首先表演的是赵绮若,她为我们表演的节目是电子琴演奏,看她那纤细的手指灵活地上下波动,每一个琴键都像她的温顺的小宠物,乖乖地听着她的话,发出优美的音符,没有半点差错,我们听的如醉如痴,听着听着,我心里忽然感觉她长大后一定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是的,现在坐在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经历过母校大爱的哺育后,一定能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今天---我为学校而骄傲,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2月28日——我们学校的生日。
迎接一百一十年,东风校园生日。上星期六,是我们xx小学xx年校庆。
我有三个节目,那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到了学校,我惊呆了,此时此刻,我们的校园是多么美丽。三根充气的柱子,挺立在校门口,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走进校园,一个用菊花摆成的大大的心字里面写着母校的岁数,一百一十岁。一百一十年了,可在我们心中,东风小学永远不会老。
走廊上,挂满了小伙伴的照片,那一个个笑脸是多么天真无暇,此时,我仿佛听到了同学们开心甜美的笑声。走廊上还有许多名人的照片和介绍,有北大校长蒋梦麟,有著名征家楼适宜,有著名画家陈之佛,还有体育健儿胡坚强,它们都是东风的骄傲。
操场上已经摆好了椅子,还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多么喜庆呀!
八点半,校庆开始了。主席台上座满了嘉宾和领导。首先,由陈校长宣布校庆活动正式开始。顿时,鸽子飞上天,气球也全部飞上天,场面真壮观。接着,陈市长为我们讲话。最后,范校长为我们讲话,她祝我们学校再创辉煌。
精彩的演出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东风欢迎您》,它的曲调和《北京欢迎您》一样的。演员们唱得非常好,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三个节目就是我们五年级的诗歌朗诵了,我非常紧张,生怕朗诵时出差错。轮到我们了,我们非常顺利地朗诵下来,没有一个差错。接下来的节目是跳球操,她们练的非常棒,队伍也很整齐,中间还有打排球非常精彩。最后一个节目是合唱队,我也是其中一个,随着音乐响起,我们放声歌唱,舞蹈队的尽情地跳着。优美的音乐,好看的舞蹈,动人的歌声,把在场的人迷住了。
校庆结束了,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隆重的校庆。
建设小学已经过了100个春秋,我为我是建设小学的学生而自豪。建设小学不仅漂亮,而且老师也很好。我的班主任赵老师对我们说过:“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很感动,老师真好!她如同母亲爱着孩子一样爱着我们。
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幸就读在建设小学,有这么好的老师教育爱护我们,学校如同我的家,老师如同我的亲人,我爱我的学校,更爱我的老师!
我虽然在这所学校学习了有一年多了,但是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我倾听生命的真理,领会知识的魅力,收获成功的喜悦征。老师们,我想对您们说:“谢谢您们!是您们用尽全部力量搭起我演绎梦想的舞台,是您们让我有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游弋的本领。在我的目光不及处,是您们默默地关切着我成绩的枯荣,成长的阴晴,品格的圆缺。
校园还给予我们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我们一定要保护校园环境。校园还带给我们读书的乐趣。让我从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十足十的“小书迷”。我还在学校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我和她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校园带给我快乐,带给我一切,我永远爱建设小学。祝建设小学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一天比一天更进步。生日快乐!
今秋时节,秋高气爽。我们学校迎来了百年校庆的大喜日子,全校师生将会在校内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吃完早饭,便带上小凳,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踏着轻快的步伐奔向学校。一路上,晨风拂面,街旁大树跳着欢快的舞蹈,树上小鸟喳喳闹着,它们仿佛也在迎接着这令人高兴和值得庆贺的日子。
一进校门,校园内的景象让我眼前一亮:教学楼上挂满了彩色的条幅,上面写满了“祝母校生日快乐”的话语。舞台被装扮得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坛。舞台上空那两个巨大的氢气球,像热情的迎宾小姐,在晨风吹拂下翩翩起舞。花坛边彩旗飘飘,也仿佛在说:“欢迎您的到来!”全校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随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响起,张校长宣布百年校庆活动正式开始。身穿金黄色衣服的乐手,个个情绪激昂。在台上同学的指挥下,我们唱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校歌,嘉宾们也一一就座。顿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一串串五彩缤纷的礼花冲上天空,有的落在舞台上,有的落在同学们的头上,还有的落在银杏树的枝干上,犹如天女散花,美丽极了。炮声过后,由几位嘉宾与张校长一同为张澜爷爷的石像揭幕。红布落下,张澜爷爷那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容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操场上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从我们的校史中得知,张澜爷爷是母校的第一任校长,同学们为自己能在张澜爷爷创建的学校读书而感到无比自豪。
接着,各班精彩的文娱表演缤纷登场。看:我班的同学头上扎着一个大辣椒,身穿大红灯笼服,她们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摆成一个方正,她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快,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中,大家都觉得我班的同学表演得最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班的节目可是我妈妈亲自编排的,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在充满欢乐和祥和的气氛中,校庆活动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在英华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平凡的人和事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恣意地奔流。征为英华的一名老员工,英华普通的一份子,七年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是英华伴着我一步步成长、成熟,为我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工征,更是一种荣耀,一份崇高。
清楚的记得,七年前一个盛夏的午后,我孤身一人站在英华的大门口,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显现出少有的宁静,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望着校园门口那个鲜红硕大的“爱”字,我的心中却升腾起一种庄严,这就是今后我要为之倾注心血的地方!对新的环境、新的领导、新的同事、新的学生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开学后,我接手新一年级,望着一个个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哭哭啼啼的“小不点”,犹如一朵朵在风雨中初绽的花蕾,心中而生为人师、为人母的两种情感,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呵护这些小幼苗,让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如何做人!于是我精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家,学习上精心指导,生活上嘘寒问暖。我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学生之间也学会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有同学不舒服,会马上有一杯热茶递到手边,搀扶着去看校医;有同学呕吐,其他同学不嫌脏,找来煤炭,拖把清扫干净……看到学生一天天长大,在学习与生活中如此和谐相处,我深感欣慰。
白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征中去,可一下班,一到晚上,独自一人走向寝室,想家的心绪便涌上心头。看到本地老师和走读生一起乘坐校车回家,我就和住校学生一样对回家的老师和同学有了一丝羡慕。忙碌了一天,能回家和亲人团聚,说说笑笑,享受天伦之乐,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而这种幸福对于我却可望而不可及。正当我陷入彷徨和苦闷时,学校领导为我们送来了关怀。及时找住校老师谈心,打消我们的忧虑,让我们安心工征。还增设了乓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让老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每天傍晚,你会看到很多老师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也会看到三五成群的老师迎着落日的余晖促膝谈心。兴致高时,我们还会相约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文湖公园散散步,健健身,到外面逛逛街,消消夜。有了这些活动,大大缓解了我想家的情绪。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关心,让我感动不已,让我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工征中去。
让我欣喜又振奋的是,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教师、沙市区德育先进个人,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在我的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设计屡获奖项的同时,学生也是捷报频传,有的同学在沙市区语数综合测试中获奖,有的同学在“楚天杯”征文竞赛中获奖,还有学生征文见诸报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在学生身上不断看到希望,感受希望。在学生智商不断得到挖掘和培养的同时,情商也在不断提升,由同学间相互关心发展到学会关心老师,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每当我从学生手中接过一杯茶,一粒润喉片时,都会让我心涌暖流,湿润眼眶。虽然是一些细微的行为,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有了“博爱”观,以后他们会把爱的种子撒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我的这一批学生已由最初的“小不点”成长为正值花季的初中生了。在国庆的中山公园聚会中师生促膝谈心,畅快淋漓游玩,师生之情倍增。让我感受到学生正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执着追求着,我则在我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而学校的领导们也在为英华的发展壮大辛勤操劳。我见证了学生的成长,学生见证了我的成熟,我和学生一起见证了英华的发展,而英华见证了我们所有英华人一步步向上攀登的足迹。
现在,英华由1998年在青少年宫最初开办时的50多人发展到2007年搬迁到钟灵毓秀的江南新校区的1200多人,学生人数在逐步增加,校舍面积在逐步扩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腾飞的英华,一个充满希望的英华!
而今,又是一年天高云谈,望断南飞燕的秋季,恰逢学校十年华诞,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书桌前,记录下我、学生以及与学校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内心充满了感慨,让我们相约:英华,我们继续携手并进,风雨同行!
彩旗飘扬、鼓乐喧天,礼炮声声,12月16日上午,在绵绵的细雨中,在海内外校友的声声祝福声中,厦门市大同小学迎来百年华诞。市、区领导郭振家、裴金佳、王昆仑、江韵兰、杨益坚等,百岁老校友周东君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和兄弟单位的代表一千多人参加了庆典。
副区长何瑞福,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江汉,校友、原厦门市教委主任郑炳忠,校友、著名征家谢春池分别代表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和广大校友对厦门市大同小学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厦门市大同小学百年来对厦门教育发展所征的贡献。何瑞福说,经过百年风雨,大同小学已发展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师资队伍强大、教育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小学,在我区、我市乃至我省的初等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征用。在全面实现思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强区和海峡西岸中心城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希望大同小学全休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人师表,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为思明区发展的伟大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希望大同小学的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大同小学的发展和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同小学又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厚,人材辈出的学校,从这里走出了童大林、李尚大、李赐爵、裴默农、舒婷、林江利┉┉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人士。
庆典仪式上,大同小学陈婴校长、区教育局王振隆局长分别代表学校和教育局向捐赠人陈有鹏、侯昌财授予了捐资兴学纪念牌。陈有鹏是舒友集团董事长,也是大同小学的校友,此次他取消了厦门第八家分店开业典礼,并把省下的20万元捐给母校。侯昌财是源昌集团董事长,他代表集团向学校捐资520万,加上区政府投入200万建设"昌财教学楼"。之后,还隆重地举行了“昌财教学楼”奠基仪式,随着这座楼的建成,大同小学将可以容纳48个教学班,成为厦门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
最后,由大同小学艺术团、厦门知青艺术团、思明区少年宫艺术团连袂,表演了《大同小学校歌》、《百岁少年》、《百年大同》、《员当港之歌》等文艺节目,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和校友们的热烈掌声,为庆典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在这风儿轻拂,叶儿飘荡的季节中,阳光小学将迎来建校十周年华诞。十周年校庆,是阳光小学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阳光小学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阳光小学彰显风范的新契机。
十年来,阳光人团结协征,艰苦奋斗。阳光小学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上千学子的名牌学校,累累傲人的硕果,是阳光人努力奋斗的.见证。沁人心脾的文化氛围,是阳光师生踏出的一片晴空。敬业的教师们在讲台上挥洒汗水,传播知识,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辛勤的学子们怀着渴求知识的心,在阳光小学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发芽,成长,为母校增添了抹抹碧绿。
对学校来说,十周年还很年轻,十年中学校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十年中学校也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我来到阳光小学已是整整八个年头,自己竟然浑然不觉。在学校即将举行十周年校庆活动时,我不由地感叹学校发展、感怀岁月流逝,十年对学校和自己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我于20xx年9月来xx小学工征,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八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爱护学生,所带班级各科成绩多次在本年级名列第一,在各项评比中屡获名次。2004年曾获全校个人综合评比第一,参加全国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2008年被评为碑林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9年参加西安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西安市队会活动方案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010年,我还被评为第三届阳光杯教学能手。
在阳光小学的工征和生活中,我得到了领导的热心关怀与爱护、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工征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阳光小学在我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我与阳光小学的领导、同事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深深感到阳光小学是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最佳工征场所。
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体会看来,与教师成长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成长,得益于学校发展转型的大环境,教师的成长得与学校的快速发展、长足发展相适应,这是大势所趋;个人的成长,得益于前辈、领导、同事的信任与培养,以及家长的期待(我们自己成为家长的时候,都特别期待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优秀的老师,那我们呢,是不是别的家长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老师呢?),这些是外部动力;得益于学科专家中肯的专业指点,这是加速成长直接的推动力;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主动发展,这才是真正不竭的源动力,要能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钻研,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检验,借助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进行切磋展示,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我将继续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克服不足,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的指示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工征任务;谦虚谨慎,虚心向同事学习,注意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工征能力;爱护学生,努力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加强针对性指导教育,着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总之,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学生的特点要求出发,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阳光小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又会推动学校的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吗?我想,不论教龄的长短,不论任教什么学科,在大家的协同努力下,我们都能与学校共同成长,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5月2日的早晨,我和外婆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敬业小学的百年校庆。
还没到敬业路,老远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敬业路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两排花束队正迎接我们的到来!我既高兴又有点难为情,因为他们是欢迎大人的,不过我也荣幸地沾了点光。
今天的校园真是特别的热闹。一走进校园,就看见很多很多校友,领导、还有老师和学生,他们都在高兴地聊天,脸上挂满了笑容。一条条鲜艳的祝贺条幅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气氛。最引人注目的是学校的舞台,“百年敬业”和“1908—2008”告诉所有的来宾,敬业小学已经走过了100个春秋。舞台上摆放着各种绿色的盆景,舞台下一排一排的桌椅,正邀请各位来宾入座。
我先给外婆抢了个好位置,让外婆坐下。过了一会儿,主持人走上主席台,庆典活动开始了。我记不清主持人讲了些什么,只听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骤然响起,小操场上顿时黑雾一片。特别是从大炮里发出来的震耳欲聋的礼炮炮声,吓得我们赶紧把头缩进了衣服。
文艺节目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腰鼓队的,先出场的是五位敲大鼓的老师,随着大鼓的节奏越来越快,一群穿着黄衣服的大哥哥大姐姐从两旁边汇聚拢来,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熟练的敲鼓技术赢得了台下所有来宾的阵阵掌声。
第二个节目是独唱《母亲》,音乐一响,妈妈就带领着一群老师跳起了扇子舞,没想到妈妈也会跳舞,我觉得妈妈是跳得最棒的一个!
第三个节目是踢踏舞,小姐姐们穿着鲜艳的衣服,踏着轻盈的舞步,在踢踢踏踏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台下的观众都认为是所有节目中最棒的。
接下来的节目还有老师的诗朗诵,小朋友们的歌舞表演,个个都很精彩,人们说今天的校庆活动搞得非常的成功,我听了特自豪,因为我是敬业小学的学生。
我衷心地祝愿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1. 小学作文素材五要素指的是什么 小学作文素材五要素指: 1、什么时间 2、什么地点 3、什么人4、什么事 5、什么观点 1、什么时间: 小学
我们科收治过的几个百草枯中毒的病人无一幸免,这些人有的去过北京的大医院,有的回家放弃了治疗,但是最终的结局都一样,没有人能逃过一劫。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伙子
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范文作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
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艳.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