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ying850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机械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 要: 随着近些年以来汽车行业的崛起,汽车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有效性、节能性成为电子控制系统和技术研发领域的主要项目之一。众所周知,整车综合性能的改进和提高要凭借子系统的协调工作来完成,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手段作为提升车辆性能的手段之一,在车辆工程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车辆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底盘各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使底盘各系统在协调稳定的条件下运行,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整车的综合控制性能和标准。本文立足于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车辆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集成控制背景;集成控制技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8.053
0 引言
汽车底盘的整体性性能是通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汽车所进行的控制意识,如转向、加速、减速、缓行等的调控的来实现的。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实现的核心目标是向集成控制方向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集成控制的对象、手段、互联网技术等内容的控制,对于提高汽车在运营过程中的指定性和舒服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正在朝着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背景概述
1.1 汽车集成控制思想的提出
控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最早应用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燃油经济性、排放合理性方面出台了相应了法律规定,由此拉开了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帷幕:驱动控制系统(TC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TRC)、主动悬架系统(ASS)等控制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汽车的性能,与此同时,汽车底盘技术也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现代学术界通常把研究的重点内容集中于车辆底盘控制系统中的悬架,转向,驱动、制动系统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进行系统开发的时候,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实现这些系统对应的控制目标,但是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系统被糅合进车辆运动控制中对其他子系统的带来的影响结果。
1.2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研究的发展
有关汽车的集成控制理论,上世纪末期的理论成果颇多。美国的Y.Ghoneim和w.Lin从汽车稳定性基本特征出发,提出了比例微分控制和状态反馈控制理论措施,从根本上实现了制动防抱死和驱动控制的集成控制目标。转向工况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日本的T.Y.shimura和Y.Em.to所提出来的理论,该模糊控制达到了对转向系统和主动悬架的集成控制的`目标,对于汽车的操纵性和平顺性进行了调控,从整体上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英国学者R.Sharp提出了基于双向作用的多目标集成控制理论,这种理论被应用在汽车底盘系统的主动控制中。德国研究者Chtler设计出了一整套ABS/ASR和ASS等内在集成系统,从而实现了汽车垂向、侧向、纵向的有效集成控制。Cherouat.H通过设计多变量的协调控制技术对汽车底盘系统实现了集成控制,在这个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构建成一整套动力学制动、驱动以及转动模型。
国内的学者李君和喻凡提出了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悬架系统与制动系统的集成控制理论,提高了汽车的动力学功能。2004年,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实验室引入了轿车ABS/ASR/ACC集成电控技术,通过捷达GTX样车的试验实现了控制单元硬件电路和软件逻辑的整合,所研制出来的集成电控系统功能优越,在实用性和扩展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轿车的安全控制装置集成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2 车辆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研究
2.1 底盘集成控制结构研究
2.1.1 集成控制
集成控制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单元呈现一切信息动态,其中涵盖传感器等信息,这一动态信息的实现是经过多个目标的计算过程实现执行器的规范化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实现集成控制,通过一个集成控制器技术的研发成功,取代了各个子系统控制器,促进了控制集成技术的发展。
2.1.2 协调控制
协调控制是集成控制与各子系统控制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控制模块进行充分利用,在各个子模块的序列中添加协调控制器,达到协调各个子系统工作的目标。协调控制器会准确探究出车辆运行当中的状态,对驾驶员工作状态中的意识进行识别,以及对控制感知命令进行分散识别,传达到中间层的各个控制器,之后由中间层面的控制器对各个子执行器实行管理控制。
2.2 底盘主动控制系统探索
底盘主动控制系统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横向的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纵向的制动和驱动控制、垂向的悬架控制等要素。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技术的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力度。由于汽车的运动轨迹并不相同,因此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执行器的控制而言,各个子系统都对其有制约作用,比如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驾驶员的意识、电子稳定系统ESP、防抱死系统ABS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且同一个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其他数个控制体系达成,比如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实现是借助于主动前轮转向AFS、主动后轮转向ARS以及ESP等要素来完成的,除此之外,也同时反馈控制时间、相位的实现时间、系统、传感器的冗余度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公路行业开始不断壮大,汽车作为经常应用的交通工具,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从改革开放以来对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的研究课题一直没有停滞,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聚焦于如何引入先机技术,使汽车底盘的各项功能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汽车底盘体系的整体性能。本文针对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这一课题展开讨论,为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做出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1]贾晓峰. 电动汽车底盘多目标集成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陈文才.浅谈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5):136-137.
[3]贝绍轶,赵景波,刘海妹.汽车底盘集成系统的重构控制技术评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29(04):1-4.
晓云1123
本次搜索共找到约 10 条相关记录,文档搜索结果如下 1、 [车辆工程]车辆排气系统噪声仿真计算 2008-07-03 22:22 75,264 摘要.doc2008-07-03 22:21 107,520 目录.doc2008-07-03 22:2...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1 MB 日期:2008-07-22 2、 [车辆工程]基于OpenGL的汽车滚翻事故三维演示模块的开发 摘 要汽车碰撞事故常常伴随着滚翻的发生。汽车滚翻是一个复杂的三维过程,很难分析和再现。本研究室开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系统(RTA-RAS)尚无法完成对含有汽车滚翻的事故的处理。论文工作在实际...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7 MB 日期:2007-08-24 3、 [车辆工程]汽车滚翻事故再现模型的建立 摘要 汽车滚翻事故是一种复杂的道路交通事故形式,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系统RTA-RAS中,汽车滚翻事故的分析模块有待实现。本文借鉴国外对于滚翻事故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数...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1 MB 日期:2007-08-24 4、 [车辆工程]交通事故引发汽车内的人体损伤及其致伤源研究 中文摘要基于交通创伤学、法医学、人机工程学和事故再现分析等相关理论,分别通过宏观数据统计和深入数据分析对交通事故引发汽车内的人体损伤及其致伤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接触方式、致伤机理、伤害来源等相关内容...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05 MB 日期:2007-08-24 5、 [车辆工程]基于数据库轮胎特性辨识分析仿真软件的开发 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数据库技术,以UniTire模型为核心,开发一套用于轮胎试验数据管理,特性参数辨识,报告生成,试验分析及模型仿真应用的软件。着重介绍了其中报告生成和动态仿真两个模块的创建过...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77 MB 日期:2007-08-22 6、 [车辆工程]汽车悬架钢板弹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摘 要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总成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振动,保证行驶平顺性以及操纵的稳定性。钢板弹簧是悬架系统的一种,由于钢结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51 KB 日期:2007-08-18 7、 [车辆工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悬架向着智能化发展。全主动悬架性能较好,可是能耗高,制造复杂。半主动悬架有着和全主动悬架相似的性能。磁流变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悬架...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16 MB 日期:2007-08-18 8、 [车辆工程]电动代步车用轮毂电动机的改进设计(三维模型+工程图+开题报告+答辩ppt) 摘 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迅速进展,老年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相应的老年人产品也快速成长。电动代步车作为一种创新产品,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代步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研究和开发电动代...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5.38 MB 日期:2007-08-18 9、 [车辆工程]3D9型往复泵曲轴瞬态响应与疲劳寿命分析 摘 要对3D9型往复泵曲轴系统进行了符合实际的三维建模。建立了曲轴的三维模型。并建立了连杆、轴承、柱塞的三维简化模型。在建立的三维模型上对曲轴系统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考虑到计算的精度,采用单元...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33 MB 日期:2007-08-18 10、 [车辆工程]汽车动力性仿真计算 摘 要汽车的动力性是其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直接影响其商品性。计算机仿真方法为汽车动力性预测提供了快速、准确、有效的工具,消除了实车道路试验中司机、道路环境、气候等因素对汽车使用性能测定的影响。具有可...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60 KB 日期:2007-06-23
我有 你加球球 5746916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设计方面毕业论文例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大型机械驾驶室减
1.专业定位 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 1.1专业定位准确, 办学思路明确 广州市政府已将汽车制造作为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总的年产量确定为 150万辆
铁道机车车辆轮轨的摩擦磨损与节能降耗摘要:阐述了铁道机车车辆轮轨摩擦磨损的现状;研究了内燃机车车轮、闸瓦和钢轨的消耗数量及相应的维修费用;指出了采用适当的新技术
近五年来的教学改革解决的问题(1)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国家急需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维修和技术服务人才,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以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