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海棠
★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纵观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经典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完美的令人动容的艺术形式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其艺术形式之所以“完美”,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那些思想内容不深刻、不正确的作品,那些只求艺术新、奇、怪的作品,都不能不说是忽略了这一点。文学大师鲁迅和茅盾的小说作品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鲁迅和茅盾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都是中国近代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怎样反映社会、激励民众成了萦绕在脑海的共同问题。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唤醒熟睡在“铁屋子”的人们(1)成了他改造国民性的首要任务。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对传统文学的瞒和深恶痛绝,而是要“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2)在鲁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麻木窘困的闰土,颠沛流离的孔乙己,街头求乞的祥林嫂和醒了无路可走的魏连殳等等可怜可悲的形象。从他们身上,我们深重地看到封建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是多么根深柢固,其对反抗者的迫害是多么毫不留情。为了表现这些主题,鲁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基础,同时还借用了一些现代主义的表现技法,如《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通过“狂人”的大量的内心独白,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还有《伤逝》采用回忆式的手记的形式,不无伤感地道出了封建社会末期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是多么不容易。最令人难忘的《阿Q正传》,鲁迅采用反讽式的《正传》的形式,喜中含悲地塑造了阿Q“妄自尊大而又自轻自贱,麻木健忘而又自安自足,目光短浅而又盲目排外,一无所有而又贪图富贵,奴性十足而又恃强凌弱,自欺而又欺人,诚实而又油滑,神往革命而又不知革命为何物,身为下层而又满脑子封建正统卫道思想”。(3)这些侧面连在一起,像一个三棱镜折射出阿Q种种“精神胜利法”,其既有辛亥革命的时代性,(农民尚不觉悟),又有整个封建社会中国人思想的共性,其深刻性、形象性、概括性可谓前无古人。也许是创作时代和作家自身阅历的差异,茅盾笔下的人物的思想面貌和鲁迅的已有所不同。他们虽然也生活、命运极为坎坷,但已表现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在他们的身上闪出了几缕亮色。比如写农民,茅盾更注意写农民的勤劳、善良、贫困;比如写小知识分子,茅盾更注意写他们对革命的热情和幻灭。《春蚕》中的老通宝虽然身上多少也有些封建迷信,但和鲁迅笔下的闰土已相去甚远。老通宝有笑容,有希望,后来虽然也“气得生病了”(4),但比闰土“石像一般”(5)的样子明显有所进步。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茅盾认为“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6)“那时正是大革命的前夜。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妇女学生或女知识分子颇以为不进革命党便枉读了几句书”(7)茅盾笔下的一些知识分子已经表现出了乐观、坚定、向上的人生态度,较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醒了无路可走的吕纬甫、魏连殳面貌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主要人物所处时代的发展、政治气氛的影响,和作家个人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所致。 与鲁迅相比,茅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单一,不像“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如果打一个比方,茅盾擅长工笔细描,而鲁迅更凝神苦诣于各种类型的大写意。读茅盾作品使人觉得细腻逼真;读鲁迅的作品,使人感到生动传神。他们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尽管写作手法有些相异,但是殊途同归,都准确深刻地表达出思想内涵,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选材范围与时代特征。鲁迅和茅盾的小说作品,虽然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具有史诗的性质,都可以作为生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鲁迅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其中自然有着鲁迅先生伟大的启蒙思想。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勤劳的农民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敲诈、麻痹、压制下,变得麻木、迂腐。为了唤醒这些可怜的同胞,鲁迅先生不少小说作品把笔锋对准了农村这个大的“病态社会”:一无所有的阿Q,可怜可叹单四嫂,阴险狠毒的赵太爷和颐指气使的七大人,等等。在小说里,鲁迅先生不是像画家那样只是形象地描画了这些人的外貌,而是深入到这些人的灵魂深处,像高明的医师一样,把这些人身上的“病痛”解剖给读者看。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写了一些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这种小说大体上可分为两类:觉醒的知识分子小说和下层旧知识分子小说。前者包括《狂人日记》、《长明灯》、《药》;后者包括《孔乙己》、和《白光》。在这两类小说中,鲁迅先生对新旧两类知识分子的出路作了探索。不改造社会制度,不提高人们的觉悟,即使这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知识分子,出路也是渺茫的。 与鲁迅相比,茅盾虽然没有过多关注“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但他认为作家应当反应“全般的社会现象和全般的社会机构。”(9)小说的选材范围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大革命为背景的《蚀》三部曲,又有描绘乡村、市镇经济破败景象的《春蚕》、《林家铺子》;既有叙述小市民、小职员窘迫人生的《过年》,又有诉说民族灾难中人们颠沛流离的《右第二章》;既有控诉女性悲惨遭遇的《小巫》,更有揭露国民党官僚腐败的《某一天》。等等。诚如叶圣陶所言:茅盾“在《幻灭》之后写《动摇》,《动摇》之后接写《追求》,不说他的精力弥满,单说他扩大写述的范围,也就可以大书特书。在他三部曲以前,小说那有写那样大场面,镜头也很少对准他所涉及的那些境域。”
逛街搵食人
耀眼的“80后”——“80后”作家作品阅读感悟2008-04-08 10:11:23桃李秀□朱川 林劲华 向皓宇 廖智煜自信,轻俘,乐天,叛逆,务实,自私,洒脱,固执,孤独……很多自相矛盾的词语在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说到玩,他们一代人是很会享受生活的一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享乐主义者”。他们追逐着巴黎、纽约的脚步,喜欢花花绿绿,怪模怪样的服饰和发型,以及缤纷的色彩,是80年代的流行特征。或许在此之前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80后”,因为,这只是人为的一种称呼,然而朴实的称呼背后代表的却是当今具有很深影响力的一群青年作家。又或许您会说:“一群十几二十岁的青年写的东西值得品读和研究吗?”但是,他们可能没有像许多成年人一样有饱经风霜的阅历,没有像名作家一样千锤百炼的写作功底,可是他们却拥有与众不同的东西:那就是青春,活力,以及心底对这个社会的憧憬。他们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思想,他们热爱写作,善于表达自己的忧愁喜乐。他们的作品全是发自内心的文字,在还没有被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的阴影所笼罩之前,他们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如同孩子的想象总是具有纯真和美好,而这群“刚出生”的青年作家,用他们感知、还有优美的文字,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在品读后开始对自己的某些东西———例如善良,理想,追求,还有才刚起步的人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样就够了。那些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陶醉其中。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里面获得了许多东西,这些感受是我们无法从别的的地方能得到的。它们弥足可贵,因为它们是来自?而我们研究80后,实际是在研究我们的另一面,另一个自己。每一名80后作家内心深处描绘的“一尘不染”的梦想、爱情所带来的震撼。只要某种东西能让你思考自己身边的人,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件无价之宝,值得你去研究,去追随下去。正如同他们其中的一员张悦然说的那样:“我现在在努力地创作,因为我怕再过一年,两年或是更多年之后,我写出的是这个社会泛滥的东西,而不再属于我自己内心的文字了。”在研究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年轻作家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的写作训练,结构上不免松散;同时,由于年龄、经历,其社会阅历、文化积淀不深,也难以写出较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情节、人物塑造上稍显单薄,而且有雷同的现象。同时,标榜率真是一件好事,但率真、抒情多了,难免沦为矫情,便失去真实了。语言上追求自由纵情,但是有的也很粗糙草率。难以对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作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难免良莠不齐,某些作品过于暴露、夸大青春期的困惑、迷惘,甚至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很容易对身心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的引导和指向。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通病,80后失落的青春。而我们所研究的作为新生代作家的郭敬明,让我们感动不已。从最初的《幻城》,《爱与痛的边缘》到《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从以往简单地思考人生到对现实、内心的剖析,在人气日渐飙升的同时,他的文字也在走向成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80后一代的不卑不亢,高歌猛进。自初中时开始写作,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约10万余字,曾获第三、第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版长篇小说《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岛》系列丛书等作品。目前是上海柯艾传播文化公司的老板,带领一伙同样具有希望,朝气蓬勃的青年向梦想迈进。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如此华丽的词藻才能勉强概括这个引领了文学与理想,时尚与话题的新锐作家的风格。他用最华丽的语言记录着生活以及悲伤的情感。对待生活消极而又充满自信与斗志;坚信人性中甜美的善良,却始终不改地沉溺于绝望之中。没错,他的风格就是这样。80后的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适应了他们的困惑心理,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阅读这些个性十足的作品,他们的心声得以抒发,情感得以宣泄,例如高考的压力、青春的困惑等等。朋友的离开,进入作协的异议,以及满天的流言蜚语,所有这些都不能磨灭他卓越非凡的才华。郭敬明是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魁甲。在第一届由韩寒掀起的新概念大热后,多少的优秀写手蜂拥而来,他却可以两次夺冠。面对名与利诱惑,他坚持不懈留守在写作孤独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随后的出书,众多的拥护者的使签售现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他们拥有自由飞扬的想象力、轻灵潇洒的笔触。他们经历着更跌宕起伏,到处灯红酒绿的人生。他们固执己见却坚持理想,对遥远的梦永不言弃。他们是80后,无论你欣赏他们与否,他们在一天一天进步,迈向梦想。那么,当他们日渐成长的时候,谁能否认他们不是文坛最耀眼的一群烁星?(清远市第一中学学生)评语: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这个名词在文学界上文学界上也流行了起来。因此80后的作家作品也变成了研究的对象。九十年代的孩子们对更接近他们年龄的“80后”非常感兴趣。富有九十年代风格学生们用后辈的眼光,试着体味他们的作品,用激情澎湃文笔,写了上文他们的感想。(指导老师:陈少宜)
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篇4 试谈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摘要: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是对美术体系内容的填充,而与美术鉴赏有关的理论知识可以被视为培养鉴赏者美术素
古代文学论文格式 古代文学是一门很有古典风范的学科,那么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论文格式,欢迎前来查看! 一、论文标题 1、建议将论文标题分割为正标
讲谈社 在东京的株式会社讲谈社是日本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也是日本主要漫画出版社之一,同小学馆、集英社并称日本出版界的漫画三雄。讲谈社现有正式职工1100人,
结合《牧童短笛》、《梁祝》、《春江花月夜》, 例析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博大精深的。而西洋音乐的发展也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从近代以来,有很多中国音乐家致力于将中国
★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纵观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经典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完美的令人动容的艺术形式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