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3

暖暖冬日小兔子
首页 > 学术期刊 > 会计失真论文外国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悠游肚肚熊

已采纳

[2] 石晶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韩淑珍. 伦理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D].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4] 梁良.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2 [5] 高振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6] 张书浩. 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7] 王元章.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8] 吴泵. 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9]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10] 赵玮, 钟文静.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 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 2003 [11] 李正刚, 李长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J]. 对外经贸财会, 1996, (08) [12] 弓玲香, 张小拴, 赵媛. 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 山西统计, 1997, (06) [13] 廖洪玉.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6) [14] 石李芬.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 上海企业, 2000, (11) [15] 王晓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溯源[J]. 滁州师专学报, 2001, (04) [16] 宋艳.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7] 徐雪霞.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1, (01) [18] 崔俊生, 邵桂兰. 整治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黑河学刊, 2002, (02)

120 评论

zhizhuo1986052

摘 要: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而非正式约束的软化、正式约束的滞后和缺位、实施机制的不健全是其制度方面的原因,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则是其技术方面的原因。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方面和技术方面努力。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0)01 0080 02 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试从制度原因和技术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 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套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由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三部分构成。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为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分工中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它能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会计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与会计相关的一些制度也同样符合经济学中的制度含义。 1. 非正式约束方面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作精神、诚实信用等价值观念尚未建立起来,这样对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就失去了道德的约束。 2. 正式约束方面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会计环境的频繁变动,使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滞后,而且现行会计法中还残留着不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在新旧法规之间就存在“真空带”。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法》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有的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明确。 (2)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只有制定科学、规范的会计准则,才能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已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到目前为止,具体会计准则也只出台了八项,其中六项还只在上市公司中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就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 (3)会计法规之间不协调。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会计法规体系内部的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空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4)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主要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在我国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管理体制不合理,加之职业道德的淡化等原因,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很难保持“独立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3.实施机制方面实施机制是制度构成中的关键一环。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更坏。有效的实施机制应当是违规的成本大大高于违规收益。如果违规的预期收益大于违规的成本,那么“理性人”就会选择违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督不力,使得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机率很小,即使被发现,也只是罚款了事,很少有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和刑事处分的。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分析 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不确定性是指事物发展结果有多种可能性。按经济学的观点,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人们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不确定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其出现的结果有稳定的概率。一是与概率无关,是一种没有稳定概率的随机事件。模糊性指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所进行的“亦是亦非”抑或“似是而非”的不明确判断。此时,对事物的性质,很难断言其归属。无论是模糊性,还是不确定性,都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属性,它们都可以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难于甚至不能作出准确、唯一的判断。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同样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之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这样,就造成会计工作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在会计准则中使用最典型、最广泛的是“极少可能”、“有可能”和“很有可能”。由于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异,因此,什么情况算是“极少可能”,什么算是“有可能”或者是“很有可能”,便成为影响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因素。 2.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活动归结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事项的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在资产的确认中,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很乏力;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经营绩效的评价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其他如外币折算、合并会计报表、衍生金融工具计价等等,也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3.对未来事项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时滞”现象。 4.有关分析、评价方法的模糊性。人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试图精确地描述原本“模糊的”事物时,往往附上若干假设的前提,而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如计算净现金流量,以确定有价证券价格时贴现率的确定,也有若干不同标准,选用不同的贴现率,计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又如财务比率分析从本质上讲并不严谨,比率的选择、比率的确切定义以及比率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判断和假设的色彩。 三、 对策与建议 1.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虚假的会计数据就不可能产生,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伦理及职业道德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修订和完善《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对其与新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加以修订,使之真正成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准则,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以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现有的注册会计师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按企业机制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运行的新的会计师事务所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对企业会计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加大抽查面,以增大舞弊被发现的机率,对舞弊的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应给予严厉处罚,通过实施增大违规风险和违规成本的制度来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2.对于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由于这种失真是一种技术性的失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定性的认识到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前提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应该客观地看待会计信息对我们评价、决策的作用,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对于模糊性,我们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要规范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尽量规范不确定性措辞的使用,可以给出相对确定的概率数值范围,以利于减少主观判断上的差异,并协调国际会计差异。要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尽可能完善会计假设,规范会计基本概念,修正会计要素,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要拓展财务报告,充实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报告形式,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以更加客观充分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引起的信息混淆。

90 评论

云飞扬了

2004年7月 学 术 交 流 Jul., 2004总第124期 第7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24 No.7 ·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牟远健1,丁玲玲2,王 静1(1.黑龙江省畜产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 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所有者自身素质及逃避纳税心理,制约会计核算规范化;会计机构设置不符合相关规定;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等问题,对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会计核算规范化。[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会计核算[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4)07-0049-03中小企业在完善我国市场机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2.所有者自身的素质低及逃避纳税的心理,制约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经营状况不好时,逃避纳税的愿望就更强烈。当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这种现象会普遍存在。3.会计机构的设置不符合相关规定。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了节约核算成本,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层次不清、分工不明。4.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经营品种繁杂、行业各异,经营规模差距较大,所聘用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会计核算的不规范。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账。有些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做专职会计,但是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识程度较低,再加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收稿日期]2004-04-18[作者简介]牟远健(1978-),女,黑龙江庆安人,黑龙江省畜产公司会计师,从事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丁玲玲(1973-),女,黑龙江密山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会计师,从事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静(1972-),女,江苏丰县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会计师,从事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49·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5.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6.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发挥。7.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就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用不合法的收据,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中支出。企业只好不做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8.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也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发展。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现有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建立健全诸如内部稽核、定额管理、计量验收、成本核算等制度,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进程,造成了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等。 二、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努力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执行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修改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既促进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又能为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2.建立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理论界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日趋关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部分中小企业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应允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有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针对采用独资和合伙形式的中小企业所要承担的无限责任,应考虑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财产和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总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小企·50·业的特点。(2)重要性原则,要求提供的信息重点突出。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中小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相统一;最后是银行贷款管理需求,但是此需求因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而相对薄弱。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税务上的需要和内部信息的需求。(3)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成本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4)简便易行。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小、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3.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其次,财政部门还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最后,财政部门还应切实地做好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定能把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得更好。Probing into the Accounting Standardization of Small andMiddle-sized EnterprisesMUYuan-jian1, DING Ling-ling2, WANG Jing1(1.HeilongjiangLivestock Products Corporation,HarbinHeilongjiang150001, China;2.HeilongjiangAcademy ofForest Sciences, HarbinHeilongjiang150001, China)Abstract:In accounting op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ess clear partition toward main bodies of bookkeeping operation, blur limits betweenenterprise’s property and personal property, slow process of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restrained byowner’s quality and his tax-evasion motive, mismatched accounting institutions with relative provi-sions and disobedient operation process against regulations, etc. In view of such problems we mustadopt related measures to make accounting operation standard.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ization, accounting operation〔责任编辑:刘 阳〕·51·

338 评论

相关问答

  • 会计失真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

    种菜的阿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论文答辩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对策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

    三生皆缘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参与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郑兰先: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 [2]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

    做老婆饼的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研究论文

    你可以去中华。会计。网校的论坛问问同学们吧

    duxingdejim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一、诚信问题的现状和必要性 (一)诚信的含义 (3)(二)会计诚信的现状 (4)(三)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4)二、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一)诚信缺失的原因 (5)

    jiangyue514悦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