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8

迷茫老男人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姜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ilwithjada

已采纳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脾经、胃经

1、滋补肝肾。自古以来,姜就是一种价值颇高的药材,中医认为姜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疏通人体经络。因此古时“姜”常作为男子保健用品使用,除了能起滋补肝肾的效果外,在男子胃寒食欲不佳时,可通过含服鲜姜起到促进消化,缓解病痛的功效。

2、在女性产后恢复方面的作用。我国一直有着女性坐月子见不得风、受不得凉的说法。在以往,女性在产后的一个月内通常不会洗澡,但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是极不利于宝妈和孩子 健康 的。而使用生姜水擦澡、洗头,则能够起到防风驱寒,防止风湿及偏头痛发生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在每日饮食中加一些姜,促进母体恢复。

3、防止胃病。其实,华夏人对姜是很喜爱的,在菜品中加入姜不但能起到提味去腥、增加香气的妙处,还可促进食欲、预防胃病发生。特别是在夏季,更是吃姜的好时节。夏季吃姜能够有效降低肠胃炎发生的几率,增强人体抵抗力,杀死口腔内的细菌和病毒,祛除体内寒气,达到提神醒脑、缓解胸闷、恶心的效果。

中医认为,夏季体内阳热减少,容易导致胃中虚冷,而吃姜则可达到调理脾胃,促进消化,提神散寒的作用。

1、姜枣红糖汤

材料:干姜30克,大枣30克,红糖30克

方法:先将大枣去核同干姜一起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40分钟左右,待红枣软烂加入红糖,煮沸即可

作用:温补驱寒、散寒补血

2、姜糖苏叶饮

材料: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15克

方法:生姜、苏叶洗净切丝加入红糖,加以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

作用:发汗解表,祛寒健胃,缓解恶心、腹胀等情况

3、姜茶方

材料:生姜

方法:生姜切碎,加入适量草茶,加水煎服

作用:缓解痢下腹痛

4、生姜乌梅饮

材料:乌梅肉10克,生姜10克,红糖适量

方法:将乌肉、生姜、红糖混合,加水200克煎服

作用:生津止渴,缓解妊娠呕吐或肠胃不适

5、生姜大蒜炖红糖

材料:大蒜10克,红糖10克,生姜2片

方法:大蒜、红糖、生姜各加半碗清水隔水炖煮,炖熟去渣即可

作用:适用于百日咳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姜味 养生 药方外,姜在中药方剂上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姜合丸、姜朴汤、生姜半夏汤等。而除了和其他药材合用外,单独姜一味中药也有着很多功效,例如姜煎水可解半夏中毒,姜捣烂后可敷在膝盖缓解肿痛、热灰煨姜后可用于涂抹治疗冻疮等。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从生姜内提出的活性成分有着降低血脂、加速血液循环、抗衰老等作用。当前热门研究如下:

1、在肉制品存储中的作用。研究证明,生姜水有抗氧化的作用,且其抗氧化性明显优于其他产品,常用在肉制品保鲜及存储过程;

2、在药物研究方面的作用。近来,生姜的药物价值研究一直偏向于免疫、抗炎、镇痛等方面。研究数据表明,生姜醇中不同的提取物有着不同的抗炎效果,经试验研究,发现生姜醇提取物还有着防治肿瘤、阻碍神经传导、抑制疼痛的作用;

3、在日化用品中的作用。日化用品中,生姜可作为一种天然添加剂,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像是在牙膏中添加一定量的生姜提取物能起到消炎解热、恢复口腔 健康 的效果。在洗发露中添加生姜提取物,则有利于活化毛囊组织、促进微循环、减少头屑。

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物质,生姜既可以在采摘后直接销售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使用,也可以制作成其他生姜制品作为一味药材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已公开的生姜制品专利已高达50余种,包括姜茶、姜醋汁、姜味调料等。

参考文献:

1、生姜——《中国药典》

2、姜的功效——大庆市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曲健

3、姜有什么功效——湖南省肿瘤医院 营养科 胡小翠

4、姜枣红糖汤——《食疗与 养生 》

5、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6、姜茶方——《得效》卷六

7、生姜乌梅饮——《经验方》

6、生姜大蒜炖红糖——《贵州中医验方》

8、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卷中

9、姜朴汤——《医统》卷十六

10、姜合丸——《朱氏集验方》卷三

11、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食品工业 科技 》,2016年第11期37卷,383-389页

12、姜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食品工业 科技 》2016年第20期37卷,391-395+400页

170 评论

有星星的夜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食药两用园艺作物, 既为传统中药的重要成分,又是重要的调味料 ,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生姜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球第一位。长江中上游生姜总面积226万亩,占全国49.7%,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优选产业。姜具有多年生宿根,根茎肉质、肥厚,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姜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味、抗癌、抗真菌、抗炎症、抗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等用途,是香料家族和药用植物家族的重要成员。姜辣素是生姜特有的呈味物质,也是生姜多种功能活性的主要功能因子,在调味品、化妆品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姜在世界范围内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其有性繁殖困难,基因组庞大、杂合度高,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选育工作一直停滞不前。此外,长久以来生姜基因组信息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 合成调控机理的理解,导致生姜分子育种发展缓慢。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背靠背在线发表了两个不同品种生姜基因组数据,分别是平顶山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组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题为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ssembly and allel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of cultivated ginger》 的研究论文,以及重庆文理学院与西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的题为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of diploid ginger (Zingiberofficinale) and its unique gingerol biosynthetic pathway》 的研究论文。

☆☆☆ 平顶山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组等单位的研究解析了我国重要的传统生姜品种单倍型基因组序列,揭示了单倍型基因组间差异,推断了姜高度不育的基因组基础,初步澄清了姜酚(姜辣素)生物合成通路,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以全国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生姜品种 张良姜 为研究对象。据记载,自汉代起“张良姜”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保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张良镇。此品种有“姜中之王”美称,具有色泽深黄、辛辣芳香、气浓味长、质实丝多、百煮不烂、久贮不腐等优良特性。

该研究利用先进的长读长测序技术, 解析了“张良姜”单倍型基因组序列;检测了两个单倍型基因组间的遗传差异,以此推断出与姜高度配子败育率相关的结构变异区;揭示出两套基因组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可能与基因顺式调控区、编码区序列差异、转座子的临近效应以及选择压有关;利用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初步解析了姜酚(姜辣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调控机制。

☆☆☆ 重庆文理学院等单位的研究破解了西南地区主栽品种 竹根姜 的基因组,利用短读长(369.51 Gb),长读长PacBio(285.81 Gb)及Hi-C(563.16 Gb)策略组装出竹根姜 两套单倍型高质量基因组 ,单倍型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3 Gb (contig N50: 4.68 M)和1.51 Gb (contig N50:5.28 M),98.11%的序列锚定到22条染色体(图1)。PacBio 读长在2个单倍型的overlap分别为 97.95%和98.1%,显示了分型的准确性。 两套单倍型的Ka/Ks分析揭示生姜驯化历史过程中经历了相似的选择压力。通过等位基因分析,总共55,635个基因(占所有基因的72%)在两个单倍型中具有同源性。生姜17,226对等位基因中,11.9%在转录水平表现出染色体偏好性(图2)。该研究发现生姜基因组杂合度3.6%,是目前已报道杂合度最高的植物基因组。重复序列高,其中长末端片段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s,LTRs)占61.06%,可能是导致其基因组大、杂合度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生姜基因组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生姜等位基因在两套单倍型中没有展现出表达差异,17,226对等位基因中有2055对(11.9%)在转录水平表现出染色体偏好性。

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该研究构建了生姜特有成分姜辣素的合成通路,筛选出12个参与姜辣素合成的关键酶家族(PAL, C4H, 4CL, CST, C3′H, C3OMT, CCOMT, CSE, PKS,AOR, DHN, 和DHT),鉴定出38个可能调控姜辣素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家族,并绘制出姜辣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图3)。

作者简介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ssembly and allel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of cultivated ginger

平顶山学院程世平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贾凯华(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博士生刘辉和张仁纲博士(源宜(山东)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北京林业大学毛建丰副教授和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Yves Van de Peer。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马爱锄博士、于从文研究员也参与了该项研究。该工作还包含来自瑞典于默奥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根特大学、比勒陀利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该研究得到河南省科技攻关以及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Haplotype-resolvedgenome of diploid ginger (ingeiber officinale) and its unique gingerolbiosynthetic pathway

该工作由重庆文理学院牵头,联合长江大学、西南大学和华大基因共同完成。李洪雷教授、吴林副教授、董照明副教授、姜玉松教授和姜三杰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奕清教授、夏庆友教授、简建波博士和邹勇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济南市第二农科院李承勇研究员、李庆芝高级工程师等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了重庆文理学院生姜基因组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ssembly and allel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of cultivated ginger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of diploid ginger (Zingiberofficinale) and its unique gingerol biosynthetic pathway

273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考核

    应该模版百度搜要写题报告其实题背景研究意义弄写现工作进展再往加接工作安排展望希望帮助

    红豆呱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开始领导人民销毁收缴的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立志做渔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抗生素研究进展论文

    微生物育种-诱变育种摘要: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常用的几种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成功案例等, 为微生物诱变育种提供了依据。综述了其在酶制剂、抗生

    勿忘我123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姜黄素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姜黄Turmeric 姜黄从唐朝便作为重要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还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宝鼎香。 宝鼎香,属

    sunny小波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生大论文进展

    进展情况:1.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有关文献,国内外众学者的相关论文、专著,以及国内外相关新闻报道等,对所要着手研究的课题作全面地了解与认识。2.在对

    怀念旧莳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