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0

德润天成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文穆斯林的葬礼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nny小波

已采纳

1 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2 因小说中有许多穆斯林生活礼仪的描写,且使用了一些穆斯林日常用语,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和对穆斯林的传统已经陌生或已不了解的回族群众对小说也抱有好感。3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344 评论

烈香杜鹃7366

说实话,这本书我在初中就读过啦,至今不下两遍.掩卷而思,只是一声长叹!为那一抔新冢悄然独立,也为梁祝中的凝眸而视.总体来讲:一:作为女性写作,自然的有着一份温婉细腻,才思灵巧,但同时兼具厚重和大气.1:开篇叙写回族老人玉器经商中的勾心斗角和回族文化历史,笔触大气磅礴,对中国玉文化的描写更是精妙绝伦,惟妙惟肖,同时对家破人亡后的民族命运的沧桑血泪的无情的控诉2:燕园未名湖畔,恰同学少年,笔触清新活泼,轻灵欢悦,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一如少年少女般的风华正茂二:剧情后期急转而下,亲情 友情 爱情 交织如梦,人物内心刻画细腻,内心世界情感喷薄纠葛,矛盾重重,人物内心处于重生和幻灭交织的边缘,语言富有梦幻主义色彩,主观感受较为强烈,情节曲折,荡气回肠三:这是对一个民族的描写,她为我们揭开了回族神秘的面纱,剖开了筋骨和血肉,再现了五千年的血泪沧桑,努力的再现那一份纯净和自然

174 评论

坏坏的小幸福

胡适在《追忆志摩》一文中说到徐志摩的信仰,他说,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也是《穆斯林的葬礼》的灵魂。 爱首先指爱情。罗素在给出我为何而生的三个答案中也把爱情放在了第一位。他说:“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是如此有力,以至使我常常为了体验几个小时的喜悦,而宁愿牺牲其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的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诗人奥登更为直接,“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就会死亡。”爱情,这一诗人赞叹作家描绘的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但作者以一种似隐似现、似全似残的写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心情好似秋风中坠下的一片落叶,随着人物的经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韩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己的爱情了吗?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没有。读过他们,令人有一种由衷的钦羡,又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医院中,《梁祝》乐曲在春蚕吐丝的节奏中淡淡远去。留下一片纯净,一片空灵,炽烈的诗句脱口而出:“请让我叫你相信,我只盼一件事情,给你献上我的心灵,和这心灵中蕴藏的全部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离不开你!那么,爱情就已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们分开了。新月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她痴迷于事业,平生没有第二志愿,北大西语系让她如愿以偿;她憧憬过爱情,在茫茫人海中,她得到了一位肝胆相照的知己。但是,这一切又都过去了。剩下的只是在清醒的状态中等待死亡。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爱情不是同情,更不是感激之情。所以韩子奇和碧玉的结合是痛苦的,更是韩子奇和梁冰玉寻找爱情的最大障碍。虽然他们结婚十年,从没有过吵闹和打骂,但感情却越来越疏远了。疏远也并不苦恼,已经习惯了,麻木了。如果没有战争,韩子奇也不会离开,一切还会照旧过下去,一直到死,都不会抛弃碧玉。而梁冰玉凭着“一个活着的人,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的信仰闯入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两个人要真正相爱,其容易程度,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其艰难程度,有时也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现实永远是现实,梁冰玉艰难的爱情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留于读者自己去评定。她告诉人们的是:“我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享受了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死而无憾……天地间有一个人理解我,爱着我,我满足了……”如余杰所说:在这片已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 先行者总要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不知暮年回来的梁冰玉在荒园中连自己女儿的坟墓都找不到时有没有悲哀、后悔。 在书中作者没有出现争取自由的正面描写,但所有人物的奋斗、挣扎,无不是在争取自己的自由。自由地去爱,自由地去生活。付出了,努力了,有的人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没有,更多的人有了阶段性的自由,某一方面的自由。像新月要争取按自己的意愿来报考学校,韩天星要和自己挑选的人结婚…… 而对于美的描写,则是全方位的。人物美,心灵美,环境美等等。追求美是人的本性,人们本能地而并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不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名句也不会这样传之久远,深入人心。当然并不是人间处处都有这样的意境,所以人们才需要这样的意境。 对北大校园的描写,湖光塔影,画舫石碑,甚至一座座楼房的名字都充满诗情画意。德斋,备斋,二十七斋,三十二斋等。在备斋旁,白雪覆盖的小桥,粉琢玉砌的石阶,湖心的小岛,小亭的檐下,漫天的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静静地谛听着,备斋中飘出的琴声在她的耳畔回旋,回旋…… 还有对玉的栩栩如生地描绘,对博雅宅庭院的绘画,甚至严教授在《让我们不再一起漫游》的朗诵中合眼而去的叙述,无不让人有一种美的震撼。人是本能的追求美的。 如果我们用爱、自由和美来抗拒暴雨、抗拒狂风、抗拒霜刀雪剑,我们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98 评论

我最牛牛

评论 ┆ 举报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回答:老槐树新手8月14日 17:41 对于茅盾文学奖的说法很多,多数都的“棒杀”的,特别是在网上。其实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从内心来讲是想评出小说创作,特别的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抗鼎之作。我曾经听过近几届茅盾文学奖的重要参与者雷达本人对有关茅盾文学奖评奖过程、评奖结果的感言和分析。雷达认为评委们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选出能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平的小说。对于茅盾文学奖评委们也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要把此奖项建设成为如法国“龚古儿”文学奖那样有影响的中国首屈一指文学类奖项。但我认为现在很难作到这一点。我想,茅盾文学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权威性,或者说其权威性谁都敢于挑战。许多人面对这种评奖都会先入为主的说,那是政府组织的,是为“主流”服务的,但说这些话的人中有多少人能认真读完那几本厚厚的获奖作品呢?又有多少人熟悉目前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总体现状呢?又有多少人没有人云亦云呢?时代发展,文化多元。现在很难找到一本大家都能齐声赞颂的文学作品,我想这是文学的大幸。而这种多元也将造成诸如此类任何的评奖活动、评奖结果都会有人批驳的局面产生。有几部不错的作品,如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路遥《平凡的世界》、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等。像《平凡的世界》成为“常销书”,具体的分析可见邵燕君的论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第2届荣誉奖是:肖克《浴血罗霄》 、徐兴亚《金瓯缺 》参考文献:资料来源:百度网揪错 ┆ 评论1 ┆ 举报

148 评论

相关问答

  • 俄罗斯丧葬文化的研究现状论文

    北京市殡葬改革30年成果概况北京市殡葬管理机构是北京解放以后,从接收和改造“杠房”等旧的殡葬服务行业发展而来。作为政府管理殡葬事务的职能部门??北京市殡葬管理处

    美眉要加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与冬季的葬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梦中的纸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穆斯林的葬礼参考文献

    1 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2 因小说中有许多穆斯林生活礼仪的描写,且使用了一些穆斯林日常用语,一般

    德润天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秘书礼仪礼仪论文的参考文献

    秘书礼仪论文-论礼仪在秘书工作中的意义和关系摘要]礼仪与秘书人员辅助决策,协调关系,自身提高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秘书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秘书人员不

    菁菁nec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穆斯林的葬礼论文研究角度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悬,茶不思饭不想只想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到新月没有坚持看到楚雁潮最后一眼,楚雁潮感到医院只听到了噩耗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自己最爱的人也是知

    伊月寒水2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