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小宇宙晴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训诂学具体字小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y小钰

已采纳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328 评论

碗碗小公主

试论古汉语中“江”、“河”的特指摘要:自《诗经》以来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之精品, 其中“江”“河”出现甚多, 专指“长江”“黄河”者有之, 泛指一般河流者有之。本文对“江”、“河”的特指意义及其泛指演变过程进行讨论。关键词:江 河 汉字字义“江”“河”这两个词运用非常广泛, 现在人们常用它们来记录很多的水名。用“江”的如:长江、湘江、乌江、漓江、丽江、金沙江、桃花江、松花江、黑龙江等等。用“河”的如:黄河、渭河、泾河、淮河、汾河、洛河、黑河等等。那么“江”“河”本义到底指什么, 它们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如此命名呢?“江”、“河”对文同义。《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后汉书·西域传论》:“川河领漳之基源,气节凉暑之通隔。”《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晋郭璞《江赋》:“孝川读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注释:[1] 黄金贵,《水·渎·江·河·川词义辨析》,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1]“江”、“河”在上古是指我国横贯东西、注于海的两条最大河流的专称;后也作河流的通称,可以泛指,也可附着于河流专名后,但并非如今有些辞书所言是“大河流通称”。江《说文解字·水部》:“江,江水,出蜀之渝檄外山,入海。”[[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2]这里的“江”即长江的专名。古代一直以为长江发源于崛山。《书·禹贡》:“山民山道(导)江,东别为沱。”今己勘明,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沱沱河是它的正源。《说文解字》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江源的认识。先秦文献中,与“河”一样,也作此大河流的专称。秦以后,仍有作为专名者。《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3]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南北朝时所谓“江左”、“江右”分别指长江下游之东、南、西、北。南朝梁江淹(《匕伐诏》:“某官控江右之锐,络蜂继进。”《南齐书·王俭传》:“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诸“江”均指长江。“江”引申用法早见。在先秦,“江”也可指称长江的支流,进而又作为南方河流的通称。《书·禹贡》:“九江孔殷。”孔传:“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孔颖达疏:“传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谓大江分而为九,犹大河分为九河。……然则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或从江分出,或从外合来。”杜甫《恨别》诗:“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此“江”指锦江。综观南方的河流,大至雅碧江、金沙江、山民江、嘉陵江、乌江、赣江等长江主要支流,小至贯绕乡镇的小河派,一般称“江”而罕称“河”。盖因后来“河”在口语中词义扩大成为所有河流的总称,而人们习惯上又以为江大河小,故以其小于远近江者或称为“河”[[4] 李小平,《我国河流名称变迁的规律及成因》,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4]。河《说文解字·水部》:“河,河水,出(郭)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河”,作为专名,已见于甲骨文。如“涉河”(《铁六0二》),“涉于河东”(《合二三》),其“河”指黄河[[5] 韩鉴堂,《图说殷墟甲骨文》,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5]。《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四河并举,“河”必为专名。“黄河”之名后出,因泥沙多而水呈黄色,故名,汉代已见。《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但此时尚未定称。《史记》、《汉书》和其它汉代文献犹多称“河”。《史记·乐毅列传》:“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黄河故道正在古燕地。《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河渭”,黄河、渭河。《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下至南朝梁江淹《被黝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灌以河汉之疏,曝以秋阳之景。”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河岳”,黄河与五岳。乃至今称“河套”、“河西走廊”之类,均是承古而用其专称义。“河”虽一直可作专名,但其引申用法也早有。先秦己可指黄河的支流,进而又作为北方河流的通称。于此前人早有所见。明方以智曰:“凡水在岭南者,南行,通名曰江;水在岭北者,北行,通名曰河。朱子释河,亦曰北方流水之通名。”(《通雅·地舆·方域》)其“岭”指秦岭。其实,当以长江分南北,盖古人以为凡是江淮以北之中原(即“中国”)的河流均属于“河”的水系。于是“河”之为河流通称,用来指称黄河支流与北方的河流。可见,自先秦开始,对“江”、“河”的使用已经广泛化,其意义也不再仅限于指代长江与黄河。而其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家统治区域的扩大,统治阶级可以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地域名称进行更好的统计与管理。而“江”“河”由特指向泛指的演变,也能够表现出汉字字义适应时代而变化的显著特征。注释:[1] 黄金贵,《水·渎·江·河·川词义辨析》,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3]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 李小平,《我国河流名称变迁的规律及成因》,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5] 韩鉴堂,《图说殷墟甲骨文》,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119 评论

爱玩的小猪2007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训诂方面论文题目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

    米帅峰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本科生训诂学论文

    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杂文)不错,或者是现在读者的阅读倾向

    Q小茗同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训诂学的意义论文两千字

    六百字很好写啊比方说传统训诂学的意义或者举例分析训诂学的演变等等就把它当做一道论述题来答就好

    yuqian100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训诂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小论文

    训诂,为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

    大美美美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训诂学论文查重

    写自己喜欢的例如自己喜欢的电影、小说诗集等有关文学语言类的探讨,提出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

    胃食眉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