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雨啊
需要准备的就是初试的科目知识。采矿的专业知识可以在录取以后再补学。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一、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三)身心健康。二、培养模式(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硕士研究生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应在1个月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并与导师一起确定培养学制,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该类研究生须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将<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交所在学院,报研究生院备案。(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分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要求总学分不低于4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6学分,专业实践环节16学分。三、培养环节(一)学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为2年或3年,具体学制在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并经所在学院批准。在学制时间内,课程学习环节一般为一年,专业实践环节至少应保证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一年。毕业论文环节的时间根据学制的长短灵活安排。该类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时间为3年。2年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3年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二)课程学习与学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26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含基础必修、专业必修、公共必修)14学分,非必修课程至少12学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各部分的学习要求如下:(1)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必修”和“基础选修”两类。其中基础必修类设1门课程;基础选修类设2-3门课程,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2)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类。其中专业必修类设2门课程。专业选修类设置若干门课程,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3)公共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两类。其中:公共必修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1门,外语(英语)课程2门课程,为硕士生必修课程;公共选修类课程设置若干门,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非本专业报考的硕士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进行补修,该类课程每门计1学分。该类课程的学分不计入培养的总学分之内。课程结构与课程目录见相应学科专业领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三)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现场实践工作,主动与厂矿企事业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为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奠定基础。专业实践环节用学分进行计量考核,按规定要求完成者计16学分。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实践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参照《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四)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环节不作具体要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环节进行总结和提炼,本人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各类学术会议论文集(含校内研究生学报)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撰写1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五)学位论文及答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工作参照<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规定(工程硕士部分)>(研究生手册)执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分别参照<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办法>和<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研究生手册)等执行。四、其 它(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以上规定的培养环节且满足要求,由学校颁发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二)本培养方案自2009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起开始执
点評狂魔
摘 要 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受多种因素和多期作用控制,往往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文中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煤中有害元素富集的主导因素,划分出 5 种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 ①陆源富集型; ②沉积-生物作用富集型; ③岩浆-热液作用富集型; ④深大断裂-热液作用富集型; ⑤地下水作用富集型。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来源、运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发展中国煤地球化学基础理论,也可为煤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任德贻煤岩学和煤地球化学论文选辑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储量可供几百年使用,优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近年,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约占 75%。煤中赋存 60 多种微量元素,其中 Ge,Ga 和 V 等可作为伴生矿产加以利用; 而另一些微量元素,如 As,F,Cr 和 Hg 等则为有害元素或潜在有害元素,它们在储存堆放、运输、燃烧及加工利用过程中,可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到大气、土壤和水域等环境中,从而造成污染。1997 年,燃煤所产生的以 SO2达 2346万 t,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状况正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亦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限制开采 ω( St) > 3% 的煤层,并制定了城市中排入大气的 SO2的标准。因此,根据各地区能源资源的配置,采用燃煤前的脱灰、脱硫的新技术,使其洁净化; 同时,又需要深入研究煤中硫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成因及分布规律,使资源、环境得以协调,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有22 种: Ag,As,Ba,Be,Cd,Co,Cl,Cu,Cr,F,Hg,Mn,Mo,Ni,Pb,Se,Sb,Th,Tl,U,V 和 Zn。其中 Be,Cd,Hg,Pb 和 Tl 为有毒元素,As,Be,Cd,Cr,Ni 和 Pb 为致癌元素。我国煤中有害元素的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才加强了对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有害元素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对环境污染的研究。初步发现,全国煤中 Cr,F,Hg,Mo,Se,U 和 V 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美国和世界煤中的平均值,As 在局部地区达异常高值。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系统分析数据还很少,对有害元素的成因类型及地质背景研究也极少。
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是受多种因素和多期作用控制的,往往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在成煤泥炭化作用阶段,陆源区母岩性质、沉积环境、成煤植物类型、微生物作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是主要控制因素。在煤化作用阶段,煤层顶板沉积成岩作用、微生物作用、构造作用、岩浆热液活动和地下水活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当含煤盆地经过后期改造,煤层进入表生作用阶段时,风氧化作用也可以使煤中的微量元素进一步富集或淋失。
根据煤中有害元素富集的主导因素,可以初步区分出下列几种成因类型。
一、陆源富集型
陆源区母岩性质决定了泥炭沼泽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了成煤植物和泥炭沼泽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中小型含煤盆地由于距陆源区较近,陆源碎屑搬运距离较短,有时盆地沉降速率和充填速率较大,煤中异常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与母岩中该元素的高含量相关性好,可作为陆源富集型的典型实例。以辽宁沈北煤田为例,沈北煤田中晚始新世褐煤中Cr,Ni,Zn,Cu和Co等潜在有害元素高度富集,其质量分数(ωB/10-6)的几何均值分别为58.53,73.99,71.23,53.81和20.92,与我国各时代煤中这些元素的几何平均质量分数相比,分别高出3.26倍,4.86倍,2.46倍,2.62倍和4.40倍。在各类岩浆岩中,基性岩的Cu和Zn含量最高,Cr,Ni和Co含量居第2位,仅次于超基性岩[1]。沈北含煤盆地的基岩为橄榄玄武岩,对不同风化程度的基岩分析显示,随着风化程度增高,其中Cr,Zn,Co,Ni等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程度的减少,意味着在表生带强氧化条件下,这些元素可从母岩中溶解出来,并进入聚煤盆地(表1)。
表 1 煤和橄榄玄武岩中有害元素 ICP-AES 分析结果
注:中国煤和沈北煤田煤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几何平均值;①较新鲜的,WI(风化指数,据邱家骧和林景仟,1991[2])为84.53;②中等风化的,WI为65.23;③风化的,WI为40.25。
聚煤盆地中常富含腐殖质,为了观察腐殖酸对母岩中微量元素的萃取作用,以蒸馏水和腐殖酸溶液作为介质,将橄榄玄武岩浸泡3个月,测定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表2),发现腐殖酸溶液比水有更强的萃取橄榄玄武岩中有害元素的能力,尤以Zn,Cu和Cr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在富含腐殖质的聚煤盆地中,煤及煤层底板杂色泥岩等沉积岩中Cr,Ni,Zn,Cu,Co等潜在有害元素明显富集,主要与盆地陆源区母岩为橄榄玄武岩有关。
表 2 水和腐殖酸溶液萃取橄榄玄武岩中有害元素分析结果
辽宁北票侏罗纪煤富集Cr和Ni等有害元素,也与基底的玄武岩有关,同属此类型[3]。国外也不乏其例,Ruppert等(1996)发现塞尔维亚科索沃盆地褐煤中Ni的平均质量分数ω(Ni)为100×10-6,Cr平均质量分数ω(Cr)为58×10-6,主要因为陆源区是蛇纹岩和橄榄岩[4];俄罗斯南乌拉尔盆地和车里雅宾斯克盆地煤中Cr和Ni含量较高,也与盆地周围广布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有关[5]
云南西部新第三纪聚煤盆地的沉积基底大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含煤建造底部煤层聚积时,有较丰富的U和Ge源供给,因此底部煤层往往富集U和Ge,有的甚至形成了特大型锗铀矿床。
二、沉积-生物作用富集型
沉积环境是控制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与海相沉积密切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这不仅是因为海水中B,Mo和V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淡水,能提供较丰富的物质来源,更重要的是海水改变了泥炭沼泽的pH值、Eh值和H2S含量,产生特定的地球化学障,使之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富集。腐殖酸和棕腐酸能强烈地络合U及其他金属,形成铀酞有机络合物。藻类细胞组成中有许多可解离的带电基团,可以吸收金属离子。在某些低等藻类中U等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当可观。沉积环境-生物复合作用所形成的这种富集类型在局限碳酸盐台地潮坪环境形成的煤层最为特征。
贵州盘县山脚树晚二叠世龙潭组煤形成于上三角洲平原环境,六枝龙潭组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环境,而贵定晚二叠世长兴组则形成于局限碳酸盐台地潮坪环境。由表3可见,从盘县、六枝到贵定,随着海水对泥炭沼泽影响增大,煤中U,V和Mo等有害元素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贵定煤层的顶底板均为藻屑灰岩,煤的显微组成中以富氢基质镜质体为主,其反射率Ro已达1.48%,但仍具暗橙色荧光,透射电镜(TEM)研究表明其中含丰富的超微类脂体,有大量黄铁矿化的硫酸盐还原菌、硫细菌等菌类化石,煤中硫的质量分数ω(St)高达8.89%,且以有机硫为主,有自形晶的方解石[6]。这表明菌藻类低等植物积极参与成煤作用,形成了富含H2S和S的还原的地球化学障[7],有利于U,V和Mo等有害元素的富集。云南砚山干河、贵州紫云晚二叠世煤亦属此种富集类型。
表 3 贵州晚二叠世煤中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INAA 法)
注: * —B 值由 ICP-AES 法分析。
三、岩浆-热液作用富集型
我国东部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煤的叠加变质作用发育,其中以煤的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最为重要,影响最广[8]。所形成的中、高煤级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与岩浆热液的性质有关。
福建建瓯晚三叠世煤中U,Th及W,REE等元素富集,湖南资兴晚三叠世煤中U,Th,Zn,As,Sb等元素局部富集,均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湖南梅田矿区晚二叠世煤受云母花岗岩侵入体的影响,煤中Hg,Cd,Mo,Cu等有害微量元素明显增加。山西古交西部燕山期碱性、偏碱性岩浆热液作用导致煤中Cl,Se,Pb,Zn及Br元素含量增高。内蒙古伊敏五牧场晚侏罗—早白垩世煤受次火山热液变质影响,煤中有雌黄、雄黄,煤中As的质量分数w(As)最高可达768×10-6[9]。
四、深大断裂-热液作用富集型
此类型一般在深大断裂附近的聚煤盆地中较为典型。煤中异常高含量的有害元素与断裂带运移的热液、挥发物质有关。周义平等(1992)对比研究云南三江断裂带附近及与其相距较近的第三纪褐煤盆地煤中As的含量,发现煤中As的富集与三江断裂带密切相关[10]。
黔西南断陷区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含煤岩系发育,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及后期变化严格受水城—紫云大断裂、师宗—贵阳大断裂、盘县大断裂和南盘江大断裂的控制。断陷区内有金矿、锑矿、砷矿、汞矿等多种矿床分布,尤以金矿著称。煤中Hg,As等有害元素富集,低温热液黄铁矿、方解石、石英脉发育,包体测温确定其形成温度为160~200℃。分析表明,低温热液成因的脉状黄铁矿中As,Cd,Hg,Mo,Pb,Se,Tl和Zn等有害元素含量较高,As的质量分数w(As)可达255×10-6,Hg的质量分数w(Hg)可达22.5×10-6,Se的质量分数w(Se)可达242×10-6,Zn的质量分数w(Zn)可达326×10-6,低温热液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占δ34St为1.8‰~-9.8‰。低温热液方解石脉中Hg的质量分数w(Hg)可达11.9×10-6,Zn的质量分数w(Zn)可达282×10-6,Sr,Ni,Ag及Pt含量亦较高。而贞丰晚三叠世煤中Hg的质量分数w(Hg)平均值为0.233×10-6,晴隆晚二叠世煤中Hg的质量分数w(Hg)平均值为0.127×10-6,与郭英廷等(1994)所测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中Hg的质量分数w(Hg)平均值0.14×10-6相近[11];个别样品可达10.5×10-6。黔西南煤中有害元素的富集主要受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断裂所控制,多期次的低温热液黄铁矿和方解石矿脉成为有害元素的主要载体。
五、地下水作用富集型
煤中富集元素与地下水化学性质以及水位与煤层的相对关系有关,也与煤层围岩和上覆地层性质有关。美国伊利诺伊州石炭纪煤中氯的质量分数w(Cl)值为0.13%~0.58%,部分已经属高氯煤,且氯含量向深部逐渐增大,Chou等(1991)、Shao等(1994)认为氯与地下水有关[3]。前苏联顿涅茨煤田西部、英国、德国东部及波兰的一些煤被称为“高盐煤”[5]。英国斯塔福德郡煤中w(Cl)值为0.74%,德国东部煤中氯的质量分数w(Cl)值为0.43%~0.77%,顿涅茨煤中氯的质量分数w(Cl)平均值为0.11%。对其成因有不同看法,但大多认为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地下水流经上覆地层二叠纪的膏盐层时,增高了矿化度,渗入含煤岩系后,使煤中氯含量增高[5]。
本文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来源、运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发展我国煤地球化学基础理论,为开采、洗选、加工利用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
参 考 文 献
刘英俊,曹励明,李兆麟等 . 元素地球化学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1 ~281
刘钦甫,张鹏飞 .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研究 . 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7. 58
赵峰华 . 煤中有害元素分布赋存机制及燃煤产物淋滤实验研究: [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997
Ruppert L,Finkelman R,Boti E,et al.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high nickel and chromium concentrations in Pliocene lignite of Kosovo Basin,Serbia. Int J Coal Geology,1996,29: 235 ~ 258
Юдович Я Э,Кетрис М П,Мерц А В. Элементы - прпмеси в ископаемых углях. Ленинград: Наука,1985. 1 ~ 239
雷加锦 . 贵州晚二叠世煤中硫的赋存规律———兼论高有机硫煤的结构、组成及成因: 〔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 京研究生部,1993
Келр В Р. Металлогения и геохимия угленосоых и сланцесодержащих толщ СССР———геохим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Москва: Наука,1987. 1 ~ 238.
杨起 . 中国煤变质作用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 1 ~212
韩德馨,任德贻,王延斌,等 . 中国煤岩学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76
Zhou Yiping,Ren Youliang.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in coals of Yunnan Province,China,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92,20: 85 ~ 98
郭英廷,侯慧敏,李娟,等 . 煤中砷、氟、汞、铅、锡在灰化过程中的逸散规律 . 中国煤田地质,1994,6( 4) : 54 ~5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etic type of enrichment for 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Ren Deyi Zhao Fenghua Zhang Junying Xu Dewei
(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3)
Abstract: The enrichment of 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was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and geological processe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and often is the congruence con- sequence of many factors. This paper giv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study on the genetic type of enrichment for 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Based on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five genetic types of enrichment for 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w ere proposed,namely: ① source rock controlled type; ② sedimentation-organism controlled type;③magma hydrothermalism controlled type; ④deep-and-large fault-hydrothermalism controlled type and ⑤ underground w ater controlled type. The further study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 chemical background of the source,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for 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w ill contribute to the basic theory of coal geochemistry,and it w ill als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armless utilization of coal.
Key words: coal,hazardous minor and trace elements,genetic type
( 本文由任德贻、赵峰华、张军营、许德伟合著,原载《地学前缘》,1999 年第 6 卷增刊)
论文抽检结果会公示的。出现“不合格”评议等级的学位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专家评议意见研究确定论文处理结果,报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需要准备的就是初试的科目知识。采矿的专业知识可以在录取以后再补学。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一、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
复旦大学外审是抽查,复旦大学外审更加注重强调自身的学习英语专业的语言词汇量的扩充、语言语法的运用、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影
2020年博士论文抽检结果公布时间是2020年12月4日。博士论文抽检是为了保证学位的教育质量。博士论文抽检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的。
修改重写,在补交重新审核。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