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9

进击的银酱
首页 > 学术期刊 >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聪明糊涂心yy

已采纳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本部分首先从小学生的身体特征说起,然后说明了小学 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必须了解的 一点。 1.1 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 岁至11~12 岁。小学生的身 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随 着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也逐步趋向平衡,条件反射形成呈现出时间缩短、潜伏期较 短和比较容易巩固的特征,使孩子能更好地接受外界刺激, 更好地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 供了便利条件。 1.2 小学生的心理主要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 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 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 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 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 发展起来。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 事很容易冲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因而在小学 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 2.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意义和作用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 教师辛苦而功半”。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 要求: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 务,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 2.1 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意义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旦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 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索、 去创造。因此,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是有重要意义的。 2.2 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作用 自主探究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 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学得来的,这 是不可非议的。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 主探究能力的人。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 。3.1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 性的思维形式。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往往满足于让学生明确 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忽视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 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如:“圆的半径”概念的教学,一般 通过创设情景,再抽象为数学模型,继而严格定义为:由圆 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半径。学生似乎明白了 圆的半径概念,但好动脑筋的学生总想知道圆内有着那么多 的线段,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样的线段作为圆的半径?其它的 线段适合做圆的半径吗?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明确 指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线段的长度叫做圆的半径”,是 合理的、唯一的。学生既然有“其它的线段可以做圆的半径” 的想法,老师何不让学生探究一下呢?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意 识的最佳时机,探究活动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半径的意 3.2在建立定理和推导公式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 如:“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株数=段 数=全长株距”,通过探索这个定理是正确的。但有些学 生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是使用列举法证明这个性质的, 就算把全班的封闭图形都算起来,也就是几百个封闭图形, 可以说这个定理在这几百个封闭图形中成立,但是封闭图形 的数量是无限的,对于其他的封闭图形也成立吗?这时,教 师应趁机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你能有办法证明这一个定理是 对所有封闭图形有效吗?让学生尝试、探究如何用其它的方 法证明这一个定理,既确保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尝试体验的 过程,也激发起学生开展探究的欲望。

219 评论

feiyeping001

小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落后,将对其以后的人生造成重大影响。此选题值得研究。大纲。1小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的危害。2小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缺乏的 原因。3建议。

143 评论

yf只想依赖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这一章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作品。作品中精美的文字设计、形象生动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幻灯片,这就促使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演示课件,温习旧知、观察现象、布置练习题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学生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交流?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等于无视纪律。真正的课堂活跃不是无序地动,而是一种有序的、动态生成的、学

    tongtongaiy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论文

    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增加学生成功体验;2、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3、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4、培养学生积极归因。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

    豪廷布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 小学作文 教学是小 学 语文 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 ,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

    无人边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浅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不但能

    樱桃小胖子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本部分首先从小学生的身体特征说起,然后说明了小学 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必须了解的 一点。 1.1 小学生身体发育

    进击的银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