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4

暖暖烛光2016
首页 > 学术期刊 > 俞剑华先生学术研讨论文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灰羽联盟

已采纳

《书法指南》作者为陈师曾入室弟子,竟躬身为普通读者写这样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法指南。开篇总论求师于人与求师于书的不同,讲天才、学力、学程,接着讲笔墨纸砚的挑选,碑帖的选用,执笔、笔法,再谈点画、永字八法、偏旁,以及结体之法,书体之类。一一指点关窍,让初学者入门,也可让久习者受到启发与指点。作者简介俞剑华 (1895—1979),山东济南人,为陈师曾入室弟子,是20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美术史论泰斗。至今国外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仍然以他的著作作为基本读物,或直接引用他的论著。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史》、《国画通论》、《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历代画论大观》、《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目录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求师 第三章天才 第四章学力 第五章学程 第二编用 具 第一章用具之必要 第二章笔 第三章墨 第四章纸 第五章砚 第六章其他文房用具 第三编碑帖 第一章碑帖总说 第二章拓本 第二三章印本 第四章丛帖 第四编运笔 第一章执笔 第二章笔法 第五编点画 第一章点画总论 第二章点画分论 第三章永字八法 第四章偏旁 第六编结体 第一章结体之原理 第二章欧阳询书“三十六法” 第三章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第四章九宫格 第七编书体 第一章书体总论 第二章书体分论序言写在前面吾师俞剑华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美术史论泰斗。先生189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原名琨,字剑华,后以字行,为陈师曾入室弟子。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科。擅长中国画(山水、花鸟)、水彩画、铅笔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文学等。历任暨南大学教授,上海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53年出席过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先生一生生活俭朴,端方笃厚。从事美术教育60年,桃李满天下。除教学外,他不是外出写生考察,就是伏案著书立说,写字作画。如蜂酿蜜,如蚕吐丝。尤其在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美术史论界所罕见。著名画家胡佩蘅在《参观俞剑华先生画展》一文中写道:“这次展出的手稿叠起来,真不止‘等身’的,一本一帙,一页一行,乃至一点一画,都是俞老付出艰苦劳动得来的,而且大部分是解放后的收获。俞老虽年近古稀的高龄,而孜孜不倦如此。”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史》、《国画通论》、《书法指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历代名画记》标点注释、《宣和画谱》标点注释、《历代画论大观》(十二卷)、《敦煌艺术考察记》(上下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其中《书法指南》是一本指导学习书法之途径与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其时,新文化运动的余韵尚在,先生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热情支持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但是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弊端也看得非常清楚。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有目共睹,但是其中的民族虚无主义非常严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中有强烈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有许多政治性因素,革命的激情淹没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且倡导中国传统文化革命的又有许多是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不甚了了的政治人士,许多认为革命就要彻底的人士,倡导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先生深刻地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矫枉过正,认为绝不能以西代中,主次不分。他认为传统文化复兴大有希望,在传统文化自身内部有改良的可能。他认为:“教育之于国家,各有其特性,各有其专长,各有其发荣滋长之道,各有其补偏救弊之法。如衣之适于寒者,必不适于温;药之适于泻者,必不适于补。今一切不顾,见人之用之而效也,而亦采而用之,不问其适当与否,其弊诚令人不寒而栗矣。”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先生力图拉近传统文化与人们的距离,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传统文化成为普通民众能够理解、能够学习而非遥不可及的空洞理论,《书法指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当时书法领域谬种流传,正如先生在《书法指南》中所言:“今日学校之中,虽科学之幼稚如故,而书法之陵迟乃莫可救药,以支离错误为习惯,视规矩准绳为迂腐,书法之坏,至此极矣!”在这样的情势下,一本匡正谬误、宣明意义、指导方法的《书法指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书法指南》《绪言》中,先生详细阐释了《书法指南》的目的:“在此应用为目的者,固可与此中寻得其入门之方法,与适用之技能,即以美观为目的而欲养成书家者,亦为必修之阶级,于此可筑其坚固之基础。惟书法之成就,由于技能之练习者多,由于知识之研究者少。学者苟能依本书指示之方法,加以努力不息之练习,始能有成……本书所述,采古人之议论,衡以个人之经验,期其有裨实用,无背大雅。其有涉于玄妙、空疏及偏激之言,概不列入,志在叙述书法之全概念及初学应具之常识……”在这本书中,既有初学者得入门径的方法,又有已窥门径者进阶的法门,亦简亦繁,直奔要义又条分缕析,使读者知从何处入手,何处努力。先生是学贯古今的大学者,又是书画家,他既有学者渊博的学识,又有书法绘画的深入体验,他很清楚什么样的指南对读者来说是真正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的。因此《书法指南》既囊括了书法史上的经典理论,又有具体的操作步骤,语言平易朴素,是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指南”。如第一编《总论》中云:“求学之道无他,一曰有恒,一曰专一,一曰遵守规矩,一曰勿求急效”,这是给读者讲道理,然后又指出途径:“在已作事者,则年龄不拘,只要有此需要,有此清兴,便可从事练习,不怕丑,不畏难,不间断,不求急效,每日习半小时至一小时,则于不知不觉之中,将斐然可观矣!”讲完这些之后,开始讲述具体步骤。操作之前要工具,先生设身处地为读者想得非常周到,什么样的笔,什么样的墨,什么样的纸,什么样的砚,什么样的碑帖,各种不同的笔、墨、纸、砚、碑帖有怎样的特性,如何选择,都交代得一丝不苟,如一位认真、负责、和蔼的老师,仿佛真有老师在身边谆谆指授。然后又讲运笔、点画、结体、书体,在运笔中,先讲执笔,对执笔之种类、执管法、执笔之尺寸、五指之运用、笔管之形势、运用肘腕、执笔之松紧、执笔法之研究,一一交代,务必使读者清清楚楚。在笔法中,详细阐述笔法之研究、后汉蔡邕九势、晋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书论、唐太宗笔法诀、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唐孙过庭书谱、宋姜夔续书谱、元董内直书诀,最后对历代论笔法之批评,分析前人优劣,使学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1934年《书法指南》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至今已过去了79年,这70多年中也出版了很多教授书法的书籍,这些书籍中不乏佳作,但对书法的道、理、法的阐述大都没有《书法指南》全面、深入,实用。这是因为,很多书籍,多偏于技法,着重于笔法的传授,很少有大学者躬身编著此类书籍,限于编者学识,一般都浮于技法层面,所以先生的《书法指南》就更显得难能可贵。而且,如今看来,也丝毫没有过时之虞,这是今天我们重新出版《书法指南》意义所在。俞剑华关门弟子周积寅及其再传弟子王宗英2013年3月于金陵

184 评论

爱谁是谁007

他毕生勤奋刻苦,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遗产的整理研究上成就卓著;新中国成立前,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国绘画史》、《最新图案法》、《立体图案法》和《书法指南》等。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画论类编》、《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顾恺之研究资料》,画家丛书《王绂》、《石涛画语录注解》、《宣和画谱注解》、《历代名画记注解》、《图画见闻志注解》,以及280万字的巨著《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等。并在报刊上发表大量的美术论文。他的著作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石涛画语录注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77年由滕光一翻译成日文出版, 英国伦敦大学瓦特宋教授也将它翻译成英文, 在伦敦出版。其《中国绘画史》已成为世界上一些国家研究中国美术的重要资料。 他擅长山水画,兼擅花卉,并工书法。创作的山水画笔墨苍劲,构图丰满,含蓄有味,风格独特。1976年,他把一生收藏的图书画册、资料期刊、著作手稿等4700余册,以及大量国画作品赠送给南京艺术学院。

332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机工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

    shop移民Sher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者是谁

    [1]赵成刚等(2004),土力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李宏男,赵成刚等(1996),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 [1]Zha

    佼佼猪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俞大猷研究论文集

    明朝的强人!!!!俞大猷(1504-1580年)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洛江河市,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武术家、棍术大宗师,官至都督同知。

    夏日风清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中原北朝期のサッタ太子とスダーナ太子本生図”(《中原北朝时期的萨埵太子与须达拏太子本生图像》),《MUSEUM》(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志)第580号,200

    天棚元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温州南戏至迟产生于宋光宗朝(1193),距今已有800 年,温州人所作的《赵贞女》、《王魁》两种被认是“戏文之首”;现存明《永乐大典》所收的《张协状元》也是南宋

    静静的娇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