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利的米粒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撰写关于阳光体育论文可以分为七个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题目.体育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便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加以甄别、优选,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要精炼论文题目,使得一看题目就很具吸引力.步骤二:收集资料.根据选题方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查询,还可以多看看优秀的论文范文、数据资料、期刊杂志等等.步骤三:细列提纲.确定题目后,要全面收集资料,花时间精读文献,即便是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心中已有提纲,也必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这是列好提纲的基础,也是后面撰写论文的必要积累和热身.步骤四:全心撰写.在一二三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按计划撰写.要根据提纲内容,规定每天应该完成的撰写部分,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有些人喜欢不间断写,因为思想观点转瞬即逝,高度集中撰写时,思想观点连续性强,写起来效率高;有些则喜欢每天完成一点,这样不仅不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步骤五:精心修改.论文主体内容完成后,不意味着论文完成.这时可以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论文,从头到尾阅读、查看论文,有无错别字,有无不通顺,有无撰写不深不全的地方等等,修改可以一次甚至多次,完全根据自己对待论文的态度来,精益求精当然最好.步骤六:导入引言.论文一般还需要一个引言.这是论文开头的部分,主要阐述写作的原因,目的,意义等等,是进入正文的必备程序,如果直接从提纲进入,难免有所缺失,似乎没有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撰写正文前写,也可以正文完成后再写.这里建议是完成正文后再写,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全文,写好引言.步骤七:完善要素.全文完成后,还需完善一些要素,主要有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页码等要素.特别是摘要,要在写完论文后,在对全文精深把握的基础之上再写摘要,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摘要内容、写好摘要内容.
无锡美艺馨
对学习排球技,战术的心得,体会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排球在体育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在许多学校,排球已成为体育课中的主要内容。而且广大学生都比较喜欢该项运动,许多学校体育课中都把排球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把排球作为学校业余训练的主要项目。各省、市、自治区教委也陆续修订了体育竞赛制度,排球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一,定期举办中学生排球赛。除了加强开展一般的排球活动外,有选择地在条件较好、排球活动开展的较好的学校重点建立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所有的这些,都为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契机。这学期,我们也重点学习了排球的双手垫球,对此,也有了略微的体会。垫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动作之一,是比赛中运用较多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排球运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没有垫球就没有进攻和防守,它是组织进攻的基础,接好发球,有利于打好接发球进攻战术,否则就会陷入被动和失分,接好扣球,有利于防守反击的组织。因此,垫球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技术,是稳定队员情绪,鼓舞队员士气的重要手段。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教学基础中的基础。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锻炼人的应变能力,提高其灵敏度,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在竞技比赛中也能以它为基础,提高一传到位率,从而为各种进攻战术的组织起保障作用,甚至可以直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战术。因此,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既是排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中学排球运动水平较低的现状又决定了正面双手垫球成为他们最常用的技术。因而,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和要领对提高排球教学和实战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排球,我们需注意:1.使练习者明确垫球一瞬间时身体,双臂双手腕的动作正确做法,了解手臂垫球的正确部位。2.明确垫球动作,掌握正确的垫球手臂部位,培养球感。3.养成垫球后必须放开手的正确动作的确的习惯。4.让练习者上下肢配合用力击球,培养掌握其垫轻重不一的球的能力。5.培养双脚移动能力,避免双脚一直站立不动进行垫球的错误动作。6.使练习者掌握左右移动垫球时,身体要保持含胸提肩收腹屈膝下蹲的正确姿势和双手臂和臂面垫球时调整角度的动作。7.培养练习者快速反应能力和进行低姿位的下蹲脚跟提起离地的身体动作来垫球。8.培养判断能力,及时快速移动能力,双人配合协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出现屈肘,抬、掀臂和用腕垫球等动作。正面双手垫球要求两臂夹紧,前臂肌肉适度紧张,用两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部位所形成的平面垫球。这个部位较大,较平,肌肉敏感,控制球比较有利。但多数同学由于初学垫球,常出现用腕部垫球和抬、掀臂、屈肘等动作,导致垫球不稳,难以控制球路。两前臂间隙过大,全身动作不够协调。正确垫球要求两臂夹紧,提肩含胸,挺肘压腕,前臂肌肉适度紧张,使两前臂尽量靠拢,成为整体,形成有力的控制面,并靠下肢蹬身发力接球。 初学阶段对于能否较快地正确掌握垫球技术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供以下的方法来多做练习:意念练习法,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反复进行思维想象,借以引起神经、肌肉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相应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③其具体方法是:学习时,教师首先将排球技术动作介绍并演示一遍,使学生对将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在脑海里留下直观的技术动作的形象印迹。在教正面双手垫球时,先做徒手的动作示范,但并不讲解,请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仔细观察。之后再请学生谈对动作要点的理解,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在大部分学生对动作要领有所领悟后,再让学生观看1~2次的教师徒手示范,然后要求所有的学生闭上双眼,静下心来想动作要领,大约1分钟左右。休息半分钟,然后让学生再闭上双眼,边想边做徒手的模仿练习,大体做对动作即可。时间1~2分钟。此时教师应进行辅导、纠正动作。请模仿的相对较好的学生出来示范,并交流心得。在学生明确了练习要求和方法后,进行分组练习。此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只是由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直接练习的教学方法,它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先对动作的概念等有了具体的认识后才让其模仿。由于身体是靠大脑控制的,脑子中先有了对动作的直观认识后,再做动作就标准多了;而且,可以让做的好的同学介绍经验,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资源共享,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就明显提高了,进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另外,运用意念训练法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动作,并在适当时候用语言提示进行辅导,并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个别纠正。而且每次课都要把意念训练和身体训练相结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臂下夹球练习法:方法是:练习者作好垫球动作之后,同伴将一排球置于其臂下,然后做正面双手垫球的相关徒手练习动作。可以结合垫固定球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并体会肢蹬伸发力的感觉;还可以结合一些小竞赛来提高学生做此练习的积极性。臂下夹球练习法适合在学生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时运用,可以有效的固定练习者的垫球动作,避免抬、掀臂、屈肘和两臂间隙过大等常见的错误动作的出现。因为做臂下夹球练习时,手臂必须紧张才能夹住球并做其他动作。如果两臂间隙过大,很容易就变成是两臂抱球而不是臂下夹球。而且在夹球做其他动作时,由于身体起伏的变化,学生为避免球下滑,前臂必须适度紧张并向靠近身体一侧用力,因为仅靠上臂的长度和力量是不可能把一个标准排球夹住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下肢蹬伸发力和全身协调用力的顺序,从而提高正面双手垫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认真学习下,我们一定可以学好排球。
东宫洗马
体育是初中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的必要性 枫香九校 滕建江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整个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时空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要多钻研教材,阅读课外书籍,广收众所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还要充分运用电脑资源制作各种课件,熟练的进行多媒体操作。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门身体语言的艺术,更是多元化教育的直接传播者。运动员为了完成一个技术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挫折,如果选择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只有坚持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尝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方法得当,中学生在参加锻炼的同时就会意志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课堂是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学体育课堂内容丰富,上课形式多样,受到广大中学生喜爱,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中学体育教师是逆境教育的实施者,同样也是逆境环境的创设者,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课堂的特点对中学生实施逆境教育。比如:体育教师帮助受挫折的学生找出原因,如技术动作不正确,练习方法存在问题,缺乏刻苦精神或存在学习的心理障碍等,对这些加以分析,重新制定锻炼计划,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于向上,敢于拼搏,战胜挫折,这样就能逐步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竞赛、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能力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总是给学生出“难题”,设“障碍”,树立“对手”,制造出适可而止的机警环境,及时通过学生的表现、表演、评比、测试等形式,诱导他们向难题、障碍、对手挑战。让学生受到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体验。比如:在投篮过程中,增加投篮的距离,缩短投篮的准备时间,使学生在不适应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一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学生会出现信心不足,动作变形,甚至厌倦锻炼等因素,这时教师应发挥出主导作用。 当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时,教师应教给技巧,监督其继续前进;如果学生产生厌倦,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直至最终取得成功。在磨练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理解和运用体育的辨证法则去迎接新的挑战。可以说,体育教学内容,不乏逆境教育的素材,体育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又使这些素材十分生动和直观。 根据学生对他们所能承受的“度”,只要运用时机得当,就可能取得比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取代的作用和良好效果。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项练习,能培养中学生广泛的社会意识、塑造性格、改变气质、提高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他们个性的形成,在参与和逃避,个人和集体,循规和投机的种种矛盾中,培养他们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品质。在激烈对抗、面对对手与困难,在成才与荣誉面前,在挫折与失败时,教会他们学会冷静,容忍和理智以及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由于体育课程有灵活的结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师就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注入与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和出现逆境时,能控制自己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培养坚韧的毅力等个性心理素质。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里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足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逆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远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拚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总之,从学校体育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对中学生个性培养的作用来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 评价体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教师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课改要求的体育课,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多项内容的评价。如在教学中对学生建立了一套个人的体育档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摸底,通过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结果和入学时的初始成绩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由各个学校负责考核;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终身体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掌握体育技能,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二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三 信息技术下初中体育教学提升策略 摘要: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1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未能与当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相关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仅限于对知识的讲授以及动作技能的示范,而忽略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促进作用。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图片、影像以及课件的方式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分析与讲解,有效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乐在其中,这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一些难度较大且不好讲解的体育动作技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辅助基础上,通过视频教程的播放更为清楚、直观地看到体育动作技能的全过程,在有效提升其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起到了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能力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初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不足,对一些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起来也显得较为吃力。信息技术能够将一连串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并可以以反复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表现与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对各项运动技能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3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效果不佳判断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率的高低是由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来决定的,并非信息技术的单方面运用成效。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即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教学手段与工具,以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结合,并达到一定教学成效[1]。但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多媒体的应用并未与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进行有效融合,应用较为孤立,大大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功效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健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然而不健全的教学设施成为当前影响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未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或者认为体育教学只需要有操场就够了,不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另外,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设置体育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我国初中体育教师广泛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其一,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位是由非专业人士或兼职人士担任的,虽然该部分人士工作扎实,但在知识结构及动作技能的专业性上还是有所欠缺,未能满足当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学习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2]。其二,部分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甚至是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 4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加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学习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要想让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3]。在教师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在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巩固,以不断提升其自学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对没有开设体育课程或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将体育课程纳入其教学体系中,并通过政府的各项补助措施的颁布,将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多媒体的资源共享,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加深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对于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也不可忽视,应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体育教学视频及课件,以从听觉、视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初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人物。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首先,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并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培训,以让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保障。其次,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体育教学技能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及他人的教学经验,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5]。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5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就务必要以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内容为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将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强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4.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5.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参考 6. 有关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7.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论文
华晨1234
摘要:通过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全面结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为普通高校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以期更有效地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生; 体质健康;现状分析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 a new teachingmodel by kno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constitution standardand fully integ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 Sunny Sports Program " tomeet the living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 high physical andspiritual quality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university students’constitution level more efficiently.Key words:Sunny Sports Program; students; good constitution;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基金项目:广西工学院教学科研项目(院教发(2006)30号文)资助2002年我国出台并试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07年4月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使全体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普通高校体育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4次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能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如情绪调整能力差、挫折反应不适当、心理承受力较弱等[1-3]。为此,2007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一时间由青少年体质而引发的阳光体育问题成为热点话题。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为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广西工学院为例,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标准》的同时对如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依据。1. 研究对象首先以广西工学院学生为例对07年全体在校的07级、06级,05级、04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07级3376人、06级2944人、05级2029人、04级3390人,共11739人,其中男生8563人,女生3176人,然后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还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2.测试结果与分析2.1 身体形态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身高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最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级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能够直接反映出我院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评价大学生的身体匀称程度和营养状况。表1 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结果营养不良 较轻体重 正常体重 超重 肥胖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07 级 155 4.6 1447 42.87 1618 47.94 67 1.98 89 2.6406 级 169 5.76 1255 42.55 1368 46.47 60 2.03 92 3.1305 级 105 5.18 865 42.66 930 45.84 55 2.71 74 3.6504 级 178 5.28 1476 43.55 1428 42.12 108 3.18 200 5.9总计 607 5.17 5043 42.96 5344 45.52 290 2.47 455 3.88表1显示,学生营养不良和较轻体重的比率合计为48.13%,远远的超过超重和肥胖者的比率。其中较低体重的现象尤为突出,占到总体比率的42.96%,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是很好。这可能与学校地处我国南方有关,南方学生个子相对瘦小居多,通过对公体课学生调查,总结测试结果的现象与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平时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2.2 身体机能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了解人体结构、机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行台阶测试与肺活量测量是为了推断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肺通气水平,评价大学生的生理功能。台阶测量指数是一项简易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高低的指标,指数越大,心血管机能越好。肺活量指数是相对于体重的肺活量数,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能比较客观的评价人体肺功能的“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彭发胜 (广西工学院体育系 545006)首先,要善于想象与联想。有人认为身体运动和煽情的话语就是情感的表达,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要依赖演唱的想象与联想的实现,想象与联想会让我们的艺术插上飞翔的翅膀。[3]我们都知道,歌唱的艺术表现中,常常运用声音的比拟、象征、模仿等手段,借以引起人们的想象来表现对象。只有把歌唱变成“下意识”的活动,把音符内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才能唱出独具魅力的声音。其次,要尽最大努力调动直接和间接的生活体验。获得真实动人的感情往往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做支撑。我的一位学生演唱了将近一年的《黄水谣》,一直找不到感觉,她参加高考,到外地准备专业考试时才发现准考证没带,不得不到处求人、到处打电话,第一次体会了无依无靠的感觉,她再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哭了,结果考官被感动了,她考了一个好成绩。这个例子说明,演唱者应该深入体验生活,保持充沛的感情,以真为美,只有这样,他(她)所表达的情感才会细腻感人。(二)个性化演唱要充分结合演唱者的自身特质个性化的演唱,是创造性的演唱,是基于对作品充分的研究之后而形成的演唱。这时观念的选择、情感的选择、技术的选择都必须与歌者的自身条件、专业特长、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审美个性融合。只有充分结合自身特质,才能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举一个例子:都说王菲的声音很特别,其实,她就是一个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声音特质的人,比如,她演唱《天空》时,用鼻腔共鸣,同时带吸气,气息悠长;她的运气控制得比较舒缓,换气也很自然;她的咬字空灵(不咬死),所以这首歌就唱得特别空灵和通透。在《天使》中,她唱法转换成大量运用颤音的方式,她的颤音像提琴中的“揉弦”,常常在拖长的尾音处运用,使音乐更加动人心扉。而在《将爱》、《流星》等歌曲中,她又灵活运用口腔的咬字变化,适度控制音色的强弱,显得随性而另类。在《我愿意》这首歌里,她独特的个性化演唱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用交替使用真假声,运用“关闭”的技术,以一种介于真声与气声中的“混声”来演唱,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光泽感。综上所述,美妙的歌唱,应该是完成了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的过程,将声音技术和表现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充满个性的演唱,这种效果的实现自始至终都有赖于情感的充分介入。科学的情绪训练,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对自身特质的发挥,会使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事半功倍,并让歌唱插上飞翔的翅膀,进入全新的打动人心的境界。参考文献[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著.《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王如湘、李萍、徐竞存编著.《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3]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大大 众 文 艺200优劣,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表2 肺活量测试结果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07 级 1988 58.89 726 21.5 472 13.98 190 5.63 337606 级 1681 57.1 618 20.99 493 16.75 152 5.16 294405 级 1202 59.24 415 20.45 301 14.84 111 5.47 202904 级 1971 58.14 663 19.56 530 15.63 226 6.67 3390总计 6842 58.28 2422 20.63 1796 15.31 679 5.78 11739对11739名学生进行了肺活量测试,测试总成绩达到优秀的有6842名学生,占总人数比率为58.28%,达到良好的占总人数的比率为20.26%,达到及格的占总人数的15.31%,从这一结果来看,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表现为较高的水平。分析结果一方面表明中长跑是体育锻炼最简便最有效的传统锻炼项目,在大学体育内容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实施,另一方面与该项目测试制订的评分标准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关系。表3 台阶测试结果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总计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07 级 923 27.34 1504 44.54 949 28.11 0 337606 级 701 23.81 1198 40.69 1045 35.5 0 294405 级 486 23.95 814 40.12 729 35.93 0 202904 级 804 23.72 1438 42.42 1148 33.86 0 3390总计 2914 24.82 4954 42.2 3871 32.98 0 11739从表3的测试结果分析,不及格人数为0,及格人数为32.98%,良好人数为42.2%,优秀人数为24.82%,成绩良好人数比优秀人数多出17.3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水平较好。2.3 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好坏,身体素质很大程度是由后天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程度所决定。进行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测量是对大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的评价。表4 握力(男生)与坐位体前屈(女生)测试结果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07 级 1727 42.27 934 27.67 835 24.73 180 5.33 337606 级 1259 42.77 812 27.58 732 24.86 141 4.79 294405 级 992 48.89 554 27.31 405 19.96 78 3.84 202904 级 1551 45.75 884 26.08 785 23.16 170 5.01 3390总计 5229 44.54 3184 27.13 2757 23.49 569 4.84 11739握力测的是男生的力量素质,坐位体前屈测的是女生的柔韧素质。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力量和柔韧素质比较好,测试成绩为优秀人数的比重达到了44.54%。(见表4)表5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年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总计07 级 146 4.32 650 19.25 1702 50.42 878 26.1 337606 级 152 5.16 630 21.4 1489 50.58 673 22.86 294405 级 161 7.93 565 27.85 952 46.92 351 17.3 202904 级 237 6.99 871 25.7 1689 49.82 393 17.49 3309总计 696 5.93 2716 23.14 5832 49.68 2495 21.25 11739表5是立定跳远的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学生速度力量素质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不容乐观,说明学生的力量素质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较差。优秀人数所占比率仅为5.93%,良好人数比率为23.14%,及格的比率为49.68%,不及格人数却高达21.25%,占总人数的1/5左右。表6 我院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05年至07年对比统计表年份 总人数(人)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格05 年 11828 30.28% 48.88% 19.54% 1.30% 98.70%06 年 11665 17.15% 46.88% 33.50% 2.47% 97.53%07 年 11739 15.70% 63.97% 20.23% 0.10% 99.90%3.结论与思考通过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应当正确看待测试成绩,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测试结果整体良好,学生体重、身高的指数偏低外,其他测试成绩都较好,但不能过于乐观。首先,前述新《标准》的评分标准比旧《合格标准》有较大的降低,其次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的现象较为严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及学校体育健康工作亟待加强。从表6看,学生体质的优秀率逐年降低,良好的比率相对增高,总的合格率都有提高,这反应了07年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性,虽然测试结果还是令人满意,但根据测试得出的结果,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真正让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下面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高校体育发展从一切为了学生应值得思考的问题。(1) 体育教学课程时间一般为两年,且大多数是以每周一次90分钟的大课形式授课。大一、大二为必修公共体育课,大三、大四是选修课。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结构比较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生对待体育课就是为了达标,没有形成良好体育参与的意识。(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相对落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一直沿用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既定方向来布置安排,这种模式的安排已远远不适应于当前大学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健身、娱乐、休闲、兴趣为主的课外活动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3)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应该是高校体育发展的核心。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形成对拓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体育教师的成长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当评价学生是否上好体育课,也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掌握了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在一定程度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师对学术的疏离,学术信念不坚定,学术使命感不强,体育文化也未受到重视。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效果等。4.对策(1)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保证充足的场地和器材,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一个前提条件。(2)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学生兴趣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紧扣时尚体育脉搏,把握年轻人对时尚体育的崇尚心理,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引入时尚体育的内容,不断提高课程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如公共体育课中结合拓展运动和开设定向越野这些新兴的课程内容,有效地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了体育课课堂气氛。(3) 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体育课课内、外运用“运动处方”通过网络的平台来进行,以便使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化对体育课的学习和体育锻炼进行指导、管理和监控。从而使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参考文献:[1]张旭光,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N].中国体育报,2006-12-25.[2]孙延林,刘立军,方森昌等.9~18岁青少年身体自我描述年龄特点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14-16.[3]郑伟.现代生活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76-78.[4] 陈晓荣,朱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95.[5]倪伟.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与施教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3):88-91.作者简介:彭发胜(1981-),男,广西柳州市人,广西工学院体育系助教,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
dragontattoo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中文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和观察法等调查方法以某中学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作用,希望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Physical Education of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Zhou ZiFeng Instructor Zheng ShiB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field survey methods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volleyball team members of Shenzhen Guanlan Second Middle School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for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trength, speed, endurance,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are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and corresponding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se aspects. When carrying 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xercise volu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quality training, the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providing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athletes' special volleyball techniques.Key Word: Young People;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目 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前 言 11 研究对象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2.1 文献研究法 11.2.2 访谈法 11.2.3 实地观察法 21.2.4 实验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 32.1.1 力量训练 32.1.2 速度训练 32.1.3 耐力训练 32.2.4 灵活性训练 42.1.5 柔韧性训练 4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 4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 4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 4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 5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 5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6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 6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 6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 6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 7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 73 结论与建议 73.1 结论 73.2 建议 7致谢 9前 言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提高排球专项技术的关键,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保证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排球作为一项对抗性持球运动,需要在运动中实现快速接球的动作,这对于运动员的手臂力量、奔跑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弹跳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如果排球运动员想要提高自己的专项技术水平,除了要有身高、臂长等基本身体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身体素质来维持自己的排球技术,只有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技术要领和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排球运动技术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保障。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其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可塑性。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让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也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基础。开展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旨在找出最有成效的训练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展开了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知识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好的训练方法能够保证训练效果,通过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训练原则、注意事项,能够为今后科学规划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体系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研究法本文使用中国知网、学校的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报纸、杂志等工具检索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对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1.2.2 访谈法本文通过访谈某中学的体育老师,了解他们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态度和看法,为本文提供定性资料。1.2.3 实地观察法笔者深入某中学的排球训练现场,在现场观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的方法、训练的内容、训练注意事项和训练成效等方面。1.2.4 实验法通过设计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实验,比较实验前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表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实验设计项目 内容教师 笔者教学地点 某中学排球场实验对象 20名排球队员,其中10名队员为实验组,另外10名队员为对照组前测 实验前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实验内容 对实验组的排球运动员展开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对对照组的运动员实施普通的训练模式实验时间 16周后测 实验后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并且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效果在展开本次实验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标准,对某中学20名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将所测数据进行记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的前提下展开实验研究,成绩取男女生平均值。表2 实验前中学生身体素质表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身高(m) 170±0.32 169±0.21 0.84体重(kg) 58±0.14 56±0.22 0.062肺活量(ml) 4000±37 3900±45 0.05650米跑(s) 8±0.12 8.1±0.11 0.754坐位体前屈(cm) 17.5±0.08 17.1±0.14 0.0521000米跑(s) 225±14 227±21 0.067一分钟仰卧起坐(min/个) 51±4 50±4 0.125通过表1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测试项目中的得分相当,平均数差距较小,P>0.05,差异不显著,可以展开实验研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2.1.1 力量训练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肌肉的收缩性。在排球运动中,常见的力量训练有腰腹核心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能够与提高运动鞋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运动过程中,排球运动员需要借助力量去完成弹跳动作。常见的力量训练有举哑铃、手指俯卧撑等,举哑铃锻炼的是运动员的上肢和手臂力量,手指俯卧撑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腹部核心力量。下肢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体后屈的方式完成,除此之外,单脚跳和立定跳远也是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重要方法。腰腹力量是核心力量的保障,在排球运动员空中击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腰腹来发动,腰腹力量主要是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辅助腹卧体后屈、双手持实心球做仰卧起坐的方法来锻炼核心力量。2.1.2 速度训练排球的速度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移动步伐来完成的快速反应训练。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需要通过听信号完成动作、看手势变化方向的方法来锻炼反应速度。同时,移动训练也能很好地锻炼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比如交叉步、滑步、后退步和前跨步都是比较科学的移动训练方法。在排球运动中,提高移动步伐的速度,需要从准备姿势开始,根据球的方向和性质以及落点做出正确的动作判断,迅速完成传、垫、扣球和拦网一些列动作。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和不同姿势启动。移动训练,或者小跑步和小碎步训练;反弹接球训练等都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2.1.3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一般就是通过长跑实现,在有氧运动中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和耐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有氧运动,比如杠铃操、力量耐力训练等,都可以有效地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耐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有氧训练实现,可以丰富游泳运动的形式,比如借助辅助工具展开,结合开合跳、交叉跑等强度较大的动作激活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2.2.4 灵活性训练在排球运动当中,灵活性会对整场比赛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运动时缺乏灵活性,则必然会使得反应时间增长,从而导致在实际的运动过程当中,无法跟得上正常比赛的节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灵活性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战术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传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控制自己的的动作, 同时采用实际模拟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反应灵活性。2.1.5 柔韧性训练排球运动的柔韧性训练主要是以拉伸为主,通过拉伸腿部、手臂、肩部的肌肉,让排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展开身体。从训练方法来看,拉伸可以借助辅助道具,如栏杆等,提高拉伸的程度,也可以队员之间相互拉伸,让拉伸动作更加深入。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素质训练,笔者对实验后20名青少年排球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将实验前后队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力量素质主要是指排球运动员肌肉的收缩能力。在排球运动中,肌肉力量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有效有力的完成,肌肉收缩的力量保证了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所以肌肉力量也是排球运动的原动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其肌肉在最快的速度持续收缩,通过肌肉的爆发了和耐久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动作。肌肉的耐久力能够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持续收缩,帮助运动员完成力量动作。表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一分钟仰卧起坐(个/min) 62±2 55±4 0.035仰卧起坐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一分钟仰卧起坐从实验前的51±4个/分钟变成了实验后的62±2个/分钟,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55±4个/分钟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速度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的持球跑动速度和反应速度。速度素质反映的是排球运动员从看到球到接到球的传递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表示运动员的速度越快,速度素质能够让运动员快速完成各个技术动作的操作。速度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保障,只要敏捷的反应速度和跑动速度才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控球率,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表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短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50米跑(s) 7.5±0.14 7.9±0.21 0.036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50米跑平均成绩从实验前的8±0.12s变成了实验后的7.5±0.14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7.9±0.21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50m短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柔韧素质代表的是运动员身体的柔韧程度,而柔韧性关联的是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和肌腱能够获得的范围。对运动员的身体结构来说。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身体的活动范围和连接关节的肌肉以及韧带的伸展度相关。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性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并且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动作质量。表5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坐位体前屈(cm) 19.6±0.08 17.9±0.12 0.042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坐位体前屈成绩从实验前的17.5±0.08cm变成了实验后的19.6±0.08cm。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17.9±0.12要好cm,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耐力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能够让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运动员需要的是全身的耐力,这个耐力能够保障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中有较好的体力去完成连续的比赛,耐力素质与运动员的呼吸和训练系统紧密联系。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较好的体力,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障运动员的体力不被消耗,让运动员维持体力完成整场比赛。表6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1000米跑(s) 213±11 220±15 0.0251000米耐力跑可以有效地测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1000米跑成绩从实验前的225±14s变成了实验后的213±11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220±15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1000米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表7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肺活量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肺活量(ml) 4400±12 4100±34 0.024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肺活量从实验前的4000±37ml变成了实验后的4400±12ml。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4100±34ml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成绩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实验后实验组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比对照组的要好,说明开展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对于实验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影响,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还处于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时期,有自身的特点,且青少年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在运动时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重视训练方法和内容的多样化,切勿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否则会不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发展。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循序渐进,对于训练内容和训练量应当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因为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避免因为过度训练造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不适应影响训练效果。所以,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合理安排训练量,一次性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通过间歇次数让运动员能够在训练时及时调整呼吸,保证训练的节奏感。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来说,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基础条件。在设计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注重内容的平衡感,因材施教,设计与运动员自身相关的训练方案和方法,保证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能够与运动员自身的条件相适应。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要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的积累, 如做完速度较慢的练习后要安排速度较快的练习, 形成训练的良性转移。注重养成少年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结束后进行放松与调整的习惯。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3.1.1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3.1.2 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3.1.3 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3.2 建议3.2.1 针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相关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质量。3.2.2 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时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发挥。3.2.3 针对不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的特点展开身体素质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钟胜.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现状与训练模式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2]吴军霞.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邵建伟.北京市高校男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4]周静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5]安洁.河北省青少年甲组女排运动队身体素质现状和技术运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6]严明.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7]李谦;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西部体育研究,2011(3):11-14.[8]冷靖高校排球课如何做好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35-37.[9]朱爱君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6-61.[10]张兴林.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9):15-17.
汗,这种事也要叫人写
体育论文范文15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
体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一门学科。下面我整理了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撰写关于阳光体育论文可以分为七个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题目.体育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
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学思考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