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4

妞妞们要健康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公司品牌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三子钩

已采纳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L.D.彻纳东尼,M.麦克唐纳.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王新新.新竞争力.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

[5]艾丰.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2006.6:144.

[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何心展,俞丽敏.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2:15~16.

[9]康晓光.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深圳大学学报.2006.5:03~05.

[10]相晓冬.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视点.2006.6:22~25.

[11]何忠保,何飞云.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3:136~138.

[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14]徐丽瑛,李正良.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企业管理.2006.10:1~3.

[15]谢付亮.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中国质量与品牌.2007.6:53~55.

[16]田双全,陈永丽.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ENTERPRISEVITALITY.2002.12:43~45.

[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8]苏勇,林展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当代财经.2006.6:63~65.

[1]史建锋.现代钢铁物流发展和盈利模式探讨.中国外资,2013,(13):78-79.

[2]李琪.探索金融阴霾下的钢铁物流新出路.企业导报,2012,(02):99-100.

[3]包立军,王业军.我国中小型传统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分析.中国市场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5):9.

[4]史建锋.探究钢铁物流的电子商务战略.中国商贸,2013,(15):82.

[5]李庆华,项保华,王翔.共同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5-88.

[6]李敬,陈收.企业战略管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12-13.

[7]李拥军.钢铁供大于求渠道怎么做—2012年会员钢铁企业钢材流通渠道情况分析.中国冶金报,2013-06-18:6.

[8]田涛.对发展钢铁物流的浅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2):9-10.

[9]梁劲.钢铁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D].南京大学物流工程硕士论文,2012,(02):34-35.

[10]包斯文.转型:钢铁物流企业的出路——从一家大型物流企业转型看我国钢铁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冶金报,2012-11-20:9.

[11]张慧芝.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钢铁物流[J].世界海运,2010,(05):64-65.

[12]司方来,王永贵,贾鹤.战略柔性体系:调和反应型市场导向与先动型市场导向.现代管理科学,2009,(02):56-59.

[1]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市),2010.

[2]卞军.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及其设计要素的感知机理研究.浙江大学,2014.

[3]樊建平.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EB/OL].

[4]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8):37-42.

[5]蔡秋塘,黄星.浅谈标识行业术语(一)[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02):38-41.

[6]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7]张倩.铁路车站旅客导向标识人因工程分析及优化.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2.

[8]鲍诗度,王淮梁,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1996.

[10]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11]赵云川.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2]朱兆华,郭振龙.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由来[J].现代职业安全,2004,(10):64.

[13]袁京鹏.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博士].杭州:浙江大学,2009.

[14]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

[15]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标志特性及用户因素[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6-21.

[1]徐春玲.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安徽电力[J],2005,2(3):74-81.

[2]孙滨丽.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5.

[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1.

[4]黄卫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

[5]李西平、刘芙蓉.我国电力企业ERP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63-65.

[6]林勇.ERP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99.

[7]黄小原、卢震、赵晓煜.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

[8]张海全、王英豪、韩玉辉.做好电力企业ERP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2005,3(7):57-58.

[9]陈广宇.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

[10]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74-76.

[11]黄晓英,赵海燕.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

[12]诺顿·佩里着.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13](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等着.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14]斯莱沃斯基,韦伯等着.战略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5]金达仁.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09,2.

[16](美)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约翰.E·甘布尔等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本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7]李森,杨锡怀,戚桂清.相同企业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受益与风险分析[J].沈阳东北大学学报,2005.6.

[18]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王国法.液压支架控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翟培祥译.采煤机械参数选择[M].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5〕18号.

[4]乔红兵,吴淼.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10):29-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国发〔2006〕6号.

[6]王国法.高端液压支架及先进制造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7]国内外薄煤层开采及薄煤层采煤机械设备[R].调研报告,1988.

[8]芮冰.我国采煤机3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J].煤矿机电,2000(5):36-40.

[9]袁亮.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J].煤炭开采,2011(3):15-18.

[10]靳立红,刘春生,孙剑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机械串接驱动的同步性研究[J].煤矿机械,2011(07):42-44.

[11]李桂云,杨战标,周国友.河南省薄煤层开采技术及综合配套支撑体系探讨[J].煤炭开采,2011(5):5-7.

[12]李蒙,魏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设计与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11(4):110-113.

[13]舒凤翔,闫海峰;张幸福.液压支架立柱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及仿真[J].煤矿机械,2009(12):29-31.

[14]毛德兵,蓝航,徐刚.我国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J].煤炭开采,2011(3):11-14.

[15]耿兆瑞.八十年代国外滚筒式采煤机技术发展评价[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械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91(4).78-82.

[1] 雷蒙德,A 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6-200.

[2] 加里,得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00一400.

[3] K.韦恩,蒙迪,罗伯特.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31一343.

[4] 劳埃德 .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3一264.

[5] 麦克纳,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7-211.

[6] 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奈尔.人力资源管理[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33-343.

[7]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22-245.

[8] 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86一204.

[9] 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81一184

[10]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39.

[11] 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专业硕士论文2009: 13-50.

[12] 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9: 11-30.

[13] 李艳丽.A银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2010:16-30.

[14] 时肠.农业银行培训机制与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 35:66.

[16] 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6: 16-17.

[17] 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J] .2008. 11:23.

[18] 倪凤明.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河北金融[J] .2008. : 45.

[19] 习邹韬.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论视角.统计与决策[J] .2006.11:26.

[20] 张建国.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新金融[J] .2006. 5.

[1](美)丹尼斯.洛克著姚冀贺广勋张维红译,项目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一12,217一223

[2](美)罗伯特.K.威索基拉德.麦加里著费琳李盛萍等译,有效的项目管理,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一08,78一86

[3]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职教论坛,2006一04一10

[4]南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曹莉王明杨捷,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职业教育网,2005一03一10

[5]陈晓,法国式的职业教育,中国新闻周刊,2006一06

[6]彭秉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教论坛,2003年第3期

[1] 刘建朝,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

[2] 刘金存,高校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扬州大学学报,2002

[3] 戚安邦,项目成本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 周希祥、薛乐群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基建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 高雁,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管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6] 赵东,关于高校基建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决策探索,2006

[7] 陶居福,工程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西部煤矿工程,2006

[8] 闰光太,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管理,2001(12)

[9] 刘秋常,建筑项目投资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0]徐大图、王雪青、易涛等,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1] 方俊、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中的变更控制,重庆大学学报,200427(6)137-139

[12] 高志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之实施阶段成本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13] 韦敏.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7

[14] 孙忿,肖艳.项目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 曲修山,黄文杰,何佰州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国建设监理协会,1999

243 评论

记住我88

企业品牌建设与网络营销分析

品牌建设是企业营销的基础,一个再好的企业如果没有品牌的支持,其营销活动最多也只能够停留在产品的销售这一层面之上。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企业品牌建设与网络营销分析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工具,企业品牌网络推广普遍存在重广告、轻包装;形式单一、缺乏管理以及过度炒作等问题,要提升网络营销的品牌推广效果,需利用好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针对性强等特点,以企业文化、产品品质为基础,整合传播渠道,为顾客提供及时而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网络营销;品牌推广;企业文化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网络营销的特点是能够把企业、消费者与信息等所有的市场要素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既多元化又比较复杂的市场形态,[1]在这个市场里,信息是公开而透明的,传播和更新的速度都很快,其信息传递速度上的优越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络开展品牌传播活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只有部分企业能取得较好成效,许多企业传播效果并不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过分重视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作用而忽视品牌内涵建设,品牌信息不能给顾客以深刻印象,是许多企业在网络推广品牌时共同的误区。

1企业品牌建设离不开网络营销

品牌建设是企业营销的基础,一个再好的企业如果没有品牌的支持,其营销活动最多也只能够停留在产品的销售这一层面之上。新信息科技的发展使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企业品牌建设与推广的重要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1.1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更加多样化

网络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信息平台,具有开放、交互和多维度等很多特点,能够让企业和消费者个体直接从网络上查询各种信息,也可以自由发布信息。而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供其选择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很多,其中包括企业网站、邮件、交流软件、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而也有许多信息传播的方式可供选择,其中包括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分类广告、邮件广告、博客微博营销、论坛广告、软文中插入的广告等。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这四大媒体相比,网络传播平台体现出更加便捷、更加多样化的特性,能够对企业的全方位整合营销传播做出有力的支撑。

1.2传播成本较低

网络沟通可以拉近卖方与买方之间的距离,节省企业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营销传播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营销手段,具有高性价比,如果方法运用得当,企业更能够花很低的成本进行品牌传播与推广;第二,消费者能够在网络上免费浏览各种市场信息(其中包括产品的具体参数信息、价格信息对比、品牌详细信息、产品的实际评价等),因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能够免费浏览或者是能够实现共享的,这样就能够解决一部分在传统交易的情况下,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增加了购买成本的麻烦,进而节省企业的销售成本。

1.3覆盖面更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在学历方面,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是中国网民的主要增长点。职业方面,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为17.8%。退休和无业/下岗/失业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分别为 3.3%和11.2%。年龄方面,30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占比为46.0%,我国互联网的普及逐渐从青年向中老年扩散,中老年群体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来源。[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目前使用网络信息的群众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且学历、职业、年龄方面都不断扩大和延伸,网络营销的市场覆盖面也更大,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1.4针对性强

在网上,受众通常通过搜索的形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有效渠道。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广告及信息针对性地发布在与自己品牌相关的主题上,这样企业的目标顾客浏览信息的时候,能同时看到企业信息,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其中尤其典型的是搜索引擎广告。搜索引擎广告是通过关键词来定位广告内容的,其操作方式是企业结合目标客户的喜好来设定自己的关键词,用户搜索到该关键词的时候,该企业的广告才出现,达到直接让目标客户找到自己的目的,与传统撒网的传播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品牌传播的`针对性。

2企业品牌网络推广误区与建议

虽然网络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企业网络营销也存在信息真假难辨、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竞争者众多等挑战,品牌推广时容易出现问题,许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品牌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没能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来提升自己企业品牌的形象,出现很多误区营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过度重视信息的传达,忽视了信息的包装

信息的营销传播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个是产品的促销功能,另一个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功能。企业在不同的目标指引之下,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就会不同。产品的促销要求企业在制作广告信息时更加注重信息的传达,但是塑造企业的形象企业就应更加注重信息的包装。企业可以把网络营销的传播看做一种企业的广告行为,但不能仅仅有广告,而没有内在。在品牌宣传推广中,许多企业的网络传播往往只关注了信息的传达,却忽视了对信息本身内容的加工,导致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不能形成深刻印象。

对于信息的包装指的并不只是对于所传播的内容进行装点修饰,而是要对信息的传播方式做出创新与筹划。企业应该利用网络的多种特性对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包装,对于不同的网络传播介质也需要制定不同的包装策略,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阅读性与可信度,从而形成顾客对品牌形象和个性的独特认知,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

2.2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管理

网络营销传播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信息的覆盖面非常广,并且针对性很强。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这种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正是网络营销传播力量的根源与保证。所以,网络行销对于企业来说并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方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应该当做是一套营销传播体系。但是很少有企业把网络营销当成企业战略,将网络传播提升成体系来制定营销的思路。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网络营销的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将网络当做纯粹的广告载体,都是通过互联网,找出适合本企业的网络广告方式,有的采用邮件群发广告,有的选择到网站刊登旗帜广告,有的直接使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很少考虑对这些方式进行整合应用,片面追求宣传效果,却不考虑企业信息是否与这些传播方式匹配。

第二,疏于管理,网络沟通不及时。网络传播信息,可以传播的信息量很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很快。部分企业没有注意网络的这一特点,将企业网站建立之后很少管理,信息不及时更新,顾客的留言也不及时回复,导致网站的功能形同虚设,久而久之,网站访问数量不断下降,这些都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要利用好网络平台推广企业品牌,首先企业需要重视,成立专门的网络部门或委派专人管理网络营销工作,做到及时更新企业信息,及时回复顾客留言,多渠道整个网络传播,如建立顾客群、组织在线活动,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工具,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以及时优质的服务提升顾客好感,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2.3过度重视概念的炒作,忽视品牌内涵建设

由于网络的传播力量太大,能够使企业一夜成名,也能够使企业在一夜之间陷入危机。[3]而网络的实效性这一特点,会使企业的网络营销变得更加功利,更加注重实用性。而很多企业只是注重网络营销的实效性,只是一味地重视概念的炒作以及制造噱头,通过这种做法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实质上品牌的形象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顾客对品牌从认识到深入了解,直至形成深刻印象的过程,这种印象的形成是比较困难的,是对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群体的全面感知。在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一直提供良好的产品与售后服务,坚持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以及公益活动来建设企业的品牌内涵,这样才能够从深层次来建立有感知基础的品牌。[4]

因此,进一步提升品牌内涵,是利用网络营销推广企业品牌的根本之路。企业应该从三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要从企业的根本上做好文化建设;企业内部要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将文化理念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与宣传,提高顾客的认同感。具体方法可以使用企业文化主题论坛、品牌广告、微博、微信活动等,也可以采用线上宣传,线下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第二,要从企业的核心上好好把握产品的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好的质量才能使品牌生存时间更长。由于互联网上信息繁杂,顾客难辨真假,网络传播企业产品信息时可引入第三方评价,如开设淘宝店,将淘宝顾客购物评价作为凭据,或将企业的品质证书、企业重要活动照片上传到网站等,增加产品质量信息的可信度,赢得用户信任。第三,要形成独特的风格。网络上的品牌宣传信息层出不穷,独特的风格能将自己和竞争对手有效区别开来,形成顾客独特的品牌喜好,建立起顾客群的品牌忠诚,进而形成竞争优势。

3结论

企业品牌的网络营销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过度重视广告与宣传而忽视内涵建设,其结果必然与品牌建设的目标相反。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品牌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它不应该是产品销售的副产品,而应提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在人、财、力方面获得支持,注重沟通、注重内涵建设才能获得顾客的认同,产生品牌忠诚,建立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汤爱平.浅谈网络营销与中小企业品牌增值[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5):20-2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3]吴佩耘.网络营销与中小企业品牌增值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1):12-14.

[4]王金河.从网络营销谈企业品牌建设[J].品牌,2013(6):28-30.

2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司品牌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

    妞妞们要健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化妆品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化妆品 化妆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化妆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读者对象为

    虾虾虾虾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卷烟流通品牌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在这个客户资源弥足珍贵的时代,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对于所有的企业而言,至少有一项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把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

    雪诉离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公司团队建设的论文参考文献

    销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

    肥嘟嘟的哲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品牌建设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不断增加的城市空气污染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私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是推动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淡咖啡生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