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0

椒盐儿橙子
首页 > 学术期刊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姹紫嫣红NEI

已采纳

不要来,复读去吧,烂学校,来了你会后悔的

81 评论

青春你还

楚雄师范学院地处滇中腹地,所在地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元谋人的故乡和人类发祥地之一,又有恐龙之乡和古生物宝库之美誉,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楚雄师范学院是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成立的一所集全日制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于一体,省州共管共建、以省为主,拥有良好办学条件和综合办学功能,立足云南省并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院校,被前来参观访问的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喻为“彝州明珠”。楚雄师范学院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南路雁塔山,学院总占地面积达635亩,分为新、老两个校园区。老校区校园环境建设依山造势,错落有致,曲径宛转,树木葱茏,樱花夹道,碧草如茵,山巅古塔素以“文笔”的美誉名播遐迩,是楚雄地区著名的“鹿城八景”之一。学院现有两座图书馆及一座文史馆,拥有各类藏书37万册。学院现已建成了集网络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公共计算机实验于一体的信息管理中心,较为规范地建设了从事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的云南省第84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成开通了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网并覆盖全院各部门、系、部及多媒体教室的校园计算机宽带网络,为实现全院办公、教学、科研、管理的现代化,并为社会提供计算机技术培训和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院拥有功能先进、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演播厅、音像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各类琴房、画室。学院现有两座实验大楼,为各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院内体操房、健身房、标准游泳池、标准田径场及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学院体育教学和师生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活动场所。学院新校区建设方案经深圳大学建筑工程设计院设计,并经专家论证会通过,现已完成修建性祥规及一期建设工程单体设计,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将进入建设施工阶段。新校区建成后,学院的办学条件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极大改善。学院现有22个本专科专业。其中师范类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师范类专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地理教育、音乐教育、初等教育、体育教育、五年制音乐教育。非师范类专科专业有: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应用电子技术、工艺美术专业。并开办了10余个电大、成人教育函夜大本、专科专业。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500余人,另有电大、成人教育各专业函授在籍学员近4000人。办学20多年来,学院为楚雄州及临沧、丽江、怒江、迪庆、西双版纳等地州培养初中教师6000 余名,完成中学教师本专科学历培训1500余名,楚雄电大为楚雄州培养输送了2000余名毕业生。多年来,学院积极发挥办学优势,不断拓宽办学路子,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楚雄州及全省的教育发展、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楚雄州乃至云南省边远地州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及经济建设人才的本科高等院校。学院现有教职工530人,其中专任教师303人,兼职教师32人。专兼职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02人,讲师159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39人。学院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激励教师奋发进取,敬业有为,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教学、科研骨干,并产生了享受省、州政府特殊津贴的学科带头人4人,荣获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荣获云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0人,荣获云南省教育基金奖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4人,并有4人荣获省政府、州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称号。学院的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往活跃、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术阵地更加巩固。近10年来,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教学研究、文艺作品等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参编教材40余部,有5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州奖励。《楚雄师院学术丛书》已有8部分别由巴蜀书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楚雄师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云南省优秀学报,是全国报刊缩影核心期刊,已成为学院学术科研活动的园地和展示学院学术科研水平的窗口,在国内高校享有良好的办刊声誉,并多次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暑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质量进步奖。学院于1999年成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调研工作站之一,通过进行课题研究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办学合作,努力拓宽师生的学术科研视野,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著名作家魏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到校作学术指导,全国知名学者徐中玉、刘焱、宗廷虎、王运熙、钱谷融、张少康、马兴荣、张文勋等也应邀到校参加学术研讨会并讲学。近10年来,学院先后从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聘请外籍教师24人,接受各国留学生18人,接受各国短期学术交流63人。学院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并努力在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方面不断拓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1996年,院党委先后被中共楚雄州委、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统一战线先进集体”称号。1999年学院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学院工会被云南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2000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995年数学系(1)班获“全国高校优秀班集体标兵”称号。1996、1997年连续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1998年学院的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教职工党员中有20人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省、州党委的表彰奖励。这方面成绩的取得,有力地保证了学院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促进了学院的建设发展。楚雄师范学院自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牢固树立为振兴教育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负责的办学理念,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努力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合格本科院校这一目标;抓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理顺体制、激活机制这两个关键;深化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三项改革;建设师资队伍、专业学科、教学现代装备和新校区四大工程;构建行政决策及管理、教学成果质量考核评价、学生教育管理、对外交流合作的开放办学管理、教职工队伍教育管理五个体系的基本办学思路,并制定了打基础、调结构、推改革、创环境、提质量、争名优为核心的六大工作措施,学院的“二次创业”办学实践已经全面展开。迎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浪潮,楚雄师范学院正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办学努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师为主、综合发展、立足楚雄、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合格本科师范学院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楚雄师范学院将以更加优异的办学质量和办学业绩,为楚雄州及云南省实施科教人才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并在传播先进文化和拓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139 评论

水瓶座A型

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是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专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的,融全日制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云南省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学院位于素有“省垣门户”、“滇中走廊”和“迤西咽喉”之称的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 目前学院总占地面积635亩,分为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占地面积278亩,新校区占地面积357亩。 楚雄师范学院依山造势、风格典雅的老校区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恢宏简约、充满着现代气息的新校区彰显着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总投资2.2亿元的新校区教学实验综合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餐饮中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远程教育中心和三幢院系教学楼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体育馆等其他工程将于2008年底全面完成。徜徉于美丽的楚雄师范学院,您既能尽情领略独特多姿、秀美如画的校园风光,又可切身感受这所高等学府特有的文化氛围。 学院现有校舍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各种藏书近9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0余万册),建成了集网络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公共计算机实验于一体的信息管理中心,建成开通了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网并覆盖全院的校园计算机宽带网络(有信息点4000多个),建成了从事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的云南省第84 职业技能鉴定所,教学、科研、文化、体育、生活等办学设施日臻完善,为学院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学院目前设有12个系、2个系级学院,开设有2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 楚雄师范学院7000余人(含广播电视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面向全国18个省、市、区招生。同时,成人教育学院还开办有40余个电大和成人教育函夜大本、专科专业。目前,各种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近10000人,各种非学历培训学员突破4000人次 。 学院现有教职工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有教授17人(其中有4名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136人,讲师201人。有博士4人,硕士104人。教职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适应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学院紧紧抓住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全力 楚雄师范学院 以赴深化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外语和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以及艺术、体育等项目竞赛中,我院师生均获得较高奖项。在已有的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75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007年就有46名同学考取研究生),2004、2005、2006年我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达90 %以上,学院连续三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受到省教育厅表彰。到目前为止,已有16名毕业生到泰国中小学就业,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宽。 建院六年来,学院分别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先进图书馆”等20余项光荣称号,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使办学整体水平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建院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楚雄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十五”计划省级重点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24项,筹措及投入科研经费累计超过。承担了州、市15个应用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先后有5个课题获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有5名教师跻身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行列,有80多项成果获得省、厅(州)级政府科研奖励,出版专著和参编教材60余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文艺作品等2000篇,有15篇科研论文被国际权威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收录。 学院努力破解高校普遍面临的贫困生助学难题,建成了融“奖、贷、勤、补、减、缓”等途径为一 楚雄师范学院 体,整合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力量的贫困生助学保障体系。通过为贫困生争取国家助学贷款,并在社会各届支持下设立了新长城自强奖学金、楚雄电信寒门学子奖学金、贝因美奖学金、楚雄州民委奖学金、无偿献血爱心助学奖学金、聂宗林律师奖学金、显著进步奖学金、勤学自强奖学金等12项贫困学生奖学金,为有效解决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和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切实保障。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省和楚雄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一所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本科大学。圆大学之梦,走成才之路,楚雄师范学院是您理想的选择! 学院党委书记:史 政 院长:李 明 学院地址: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南路461号 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化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科学教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英语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系市场营销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法律事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215 评论

刺xin的刺刺儿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成立。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201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项目单位。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位于享有“东方人类故乡”、“恐龙之乡”、“优质野生菌王国”、“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常年平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距云南省会昆明100余公里,仅1小时车程,有昆明“后花园”之称。学校土地总面积1055亩(含规划发展用地与实训农场),分为花果山、雁塔等校区。校区之间直线距离仅100米,位于生活方便的老城区,校园环境优美,数字化校园网络畅通,移动图书馆方便快捷。

学校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师范教育特色鲜明,学科专业综合服务面宽,本科工作基础扎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办学方向,彰显“应用性、师范性、综合性、地方性”的办学特色,秉承“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研以致用、管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以“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为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以“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品行好”为特色目标,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1000人,学历函授生4000余人,每年非学历培训千余人次。有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567人,博士、硕士300余人,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有云岭学者1名,云岭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国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多名;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00余万元,图书130余万册;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全日制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目前开设4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60余个函授本、专科专业。分布在文、法、理、工、经济、管理、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专科专业体系。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有省级规划建设硕士点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

建校38年来,已为地方输送本专科毕业生3万余名。目前,学校正在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培养结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实习实践与就业创业一体化建设,基本规格要求与分类个性化培养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制。师范类专业正在进行“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凸显师范教育特色。围绕省、州、市建设文化旅游、天然药业、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强对泰语、对外汉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参加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杯”书法美术大赛,全国性的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等活动中成绩骄人。在已有的十一届本科毕业生中,82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十一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大毕业生活跃在省内外基础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反映良好,应用型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以横向项目、应用型课题为重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共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百余项,有厅级、校级和横向项目千余项。建有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县共建研究基地2个。科研成果获省级及其以上奖励百余项,共申请国家专利15项,其中获授权专利6项。创办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全方位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服务,积极搭建与企业、行业对接,符合区域建设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服务型科研与人才培养培训平台,通过校政、校企、校军、校际合作途径,在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传承、生物、环保、旅游多领域科技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应用型成果。部分技术已成为省、州相关企事业、行业产品升级、技术改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为云南省和楚雄州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农业及高新产业的培植研究与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与省内外知名大学、企事业、基层一线合作共建,建立了国家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点、职业技术资质培训中心等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为地方教育事业、企业和行业服务。

学校大力加强对外开放办学,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泰国东方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美国西俄克拉荷马州立学院、国内的上海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办学合作关系。多次组织大学生考察团赴美国、泰国交流访问;与泰国东方大学、皇家清莱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科技合作、境外实习等国际合作项目,推进学校向开放型、国际化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先进图书馆”等20余项光荣称号。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楚雄师范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一所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本科大学。圆优质大学之梦,走成人成才健康发展之路,楚雄师范学院是您理想的选择。

13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