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7

融发装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混合痔患者护理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三石太保

已采纳

可以到专业肛肠医院做个详细的肛门镜检查。

354 评论

沸腾的苦丁茶

混合痔护理方法--注意事项1、荤素搭配:粗细得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均不可过度,粗、细粮调济合适,这样才能使大便不至于稀溏、干燥。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变换体位。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地瓜、玉米、海带、竹笋、绿叶菜等。4、对能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应及早治疗。5、忌辛辣刺激食物:忌过食生葱、姜、蒜,以及胡椒,特别是辣椒等食物。6、劳逸结合:工作和生活中,要劳逸结合,过度劳累、负重或下蹲久行、久坐等都可使肛门直肠部静脉淤积或活动过少,静脉曲张。 病人既有内痔又有外痔不等于就是患了混合痔,如果患的内痔和外痔不在同一方位,当然也就不可能会相互融合连接在一起,也就只能分别诊断为内痔、外痔;如果内痔和外痔是在同一方位,相互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中间的齿状线也变浅甚至消失了,这时我们才可以把它诊断为混合痔。内痔发生到后期(如三期四期)时由于反复脱出、送回,一般都会变成混合痔。

104 评论

榴莲恋上冰激凌

铜离子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各专业论文代写、发表、翻译、现存论文提供~~~~ 痔是常见多发病,约90%左右为内痔,内痔以出血及脱出主要症状,长期出血可以引起贫血,长期脱出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这些虽然不至于引起致命的危害,但长期反复发作也同样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伤害。现在,治疗方法虽多,又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足和缺点。有的方法还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如肛门狭窄及失禁,而成为一生的遗憾。北京计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铜离子电化学肛肠治疗仪,在治疗内痔和混合痔方面有独到之处。它的治疗原理是通过铜针把铜离子输入到痔核内引起局部血管变化,形成痔核内毛细血管血栓,使血管闭塞,而达到止血和痔核萎缩的目的。这是一种具有微创性的,无创面的外科治疗方法,它减轻了病人惧怕开刀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在无痛苦的感觉中完成了治疗。它的适应证主要是内痔和混合痔,症状是以出血和脱出为主。铜离子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还具有持续生命的生物化学作用,它属于微毒类,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1]。经过多年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观察大量的病例,使它在治疗血管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治疗内痔出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院、二龙路医院及西苑医院在1998年11月-2003年4月期间共治疗了958例内痔出血及混合痔脱出合并出血的病人,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958例,其中包括单纯内痔799例,混合痔159例。男性患者587例,女性患者371例。年龄21-76岁,平均岁。见表1。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0-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1-70岁 71岁以上 合计男 41例 105例 215例 118例 75例 33例 587例女 22例 84例 121例 97例 32例 15例 371例合计 63例 189例 336例 215例 107例 48例 958例病史最长的间断性发作30余年,最短的7天,均为近期内出现便血并经保守治疗3天以上而不见好转者。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十滴(自述)以上至喷射状出血者。其中15例伴有糖尿病史(血糖在),23例心电图有ST-T改变,59例有高血压史,35例有贫血症状,Hb7g%左右。治疗各期内痔及混合痔见表2。表2 治疗各期内痔和混合痔 男 女 合计一度 59例 33例 92例二度 155例 87例 242例三度 202例 165例 367例四度 63例 35例 98例混合痔 108例 51例 159例2. 仪器设备用含铜量%的纯铜制成直径的针型电极(简称铜针),铜针分正负极,在治疗过程中,正负极自动互换,它的作用范围是以刺入部位为中心周围10-15mm3, 铜针两极间距一般设定为7-10mm。使用CHAT-5302/MP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简称治疗仪),选择治疗仪设定的治疗值(9伏90秒、伏60秒、伏70秒、6伏30秒、-6伏30秒)进行治疗。3. 治疗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肛门用周围浸润性封闭式麻醉。麻醉后,扩开肛门,用新洁尔灭消毒肠腔。将一次性肛门镜轻柔的插入肛门内,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及脱出的痔核。根据痔核的大小、多少来决定此次治疗方案。用干棉球擦拭干净肠腔内的分泌物及粪便,再用新洁尔灭棉球常规消毒治疗部位的粘膜。将特制的铜针电极刺入痔核内,根据痔核大小决定刺入深度,一般约为8-15mm左右。按治疗仪自动设置好的参数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后仪器自动关闭,轻轻地取下或用棉球压住铜针刺入部位的粘膜慢慢的取下铜针。治疗后治疗部位放置消炎栓或止血剂,用以保护治疗部位,一般可同时治疗1-3个痔核,一个较大痔核可同时治疗2-3次,但铜针不能刺入同一个部位。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痔核部位的变化。4.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肛肠组制定的全国统一标准。痊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大部分萎缩。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治疗后疗效观察:治疗共计958例,包括混合痔及1-4度内痔,均以出血及脱出为主要症状。其中一次性治疗953例,占%。有5例进行了多次治疗,占%,(其中有4例病人进行了第二治疗,占%,2例是混合痔,2例是4度内痔。1例混合痔进行了第三次治疗,占%)。第一次治疗的第一次复查(1周):治疗后第一次排便不再出血者,一度有92例,占100%。二度167例,占%。三度265例,占%。四度59例,占%。混合痔89例,占%。2周后复查不出血者:一度92例,100%。二度239例,%。3例便后手纸有血迹,占%。三度308例,占%。59例明显减少,占%。四度79例,占%,17例明显减少,占%,2例仍有出血,占%,但较术前有减少。混合痔127例,占%,29例明显减少,占%,3例仍有出血,占%,但较术前有减少。1个月后复查不出血者:一度92例,占100%。二度242例,占100%。三度367例,占100%。四度96例,占%,2例仍有出血,占%,又进行了第2次治疗。混合痔156例,占%,3例仍有出血但较前明显减轻,占%,故2例1个月后进行了第2次治疗,1例2个月后又进行了第3次治疗。有脱出症状者465例,1周后复查不再感觉有脱出者三度95例,占%,235例感觉明显减轻,占%,37例感觉有减轻,占%。四度71例感觉明显减轻,占%,27例感觉有减轻,占%。混合痔病人感觉明显减轻者78例,占%,81例感觉有减轻,占%。2周后复查不再感觉有脱出者三度127例,占%,208例感觉明显减轻,占%,32例感觉有减轻,占%。四度感觉明显减轻者83例,占%,15例感觉有减轻,%。1个月后复查不再感觉有脱出者三度175例,占%,171例感觉明显减轻,占%。21例感觉有减轻,占%。四度感觉明显减轻者89例,占%,9例感觉有减轻,占%。术后1周复查,治疗部位指诊无硬结者763例,占%,有硬结者195例,占%,2周复查,指诊治疗部位无硬结者795例,占%,有轻微硬结者163例,占%。1个月复查治疗部位指诊无硬结者891例,占%,有极轻微硬结者67例,占%。术后1周复查,肛门镜检查粘膜无糜烂者909例,占%。有轻度溃疡及糜烂者49例,占%。2周后复查粘膜无糜烂者926例,占%。有轻度糜烂者32例,占%。1个月复查粘膜无糜烂者945例,占%,有极轻度糜烂者13例,占%。有自觉症状者:如疼痛、肿胀、下坠等25例,占总数的%。1周后17例,占总数的%。2周后25例症状全部消失,均无异常感觉。所有病人均无肛门感染、水肿、下坠、不适等不良反应。随访:均采取电话随访,共随访697例,占%,失访者59例,占%,被访者均以治疗半年以上,202例因各种原因未访,占%。7例术后半年以上又有少量出血,占%,其中4例经用药保守治疗痊愈,1例又到其它医院治疗,1例因血液病而住血液科病房治疗,1例因出血在第1次治疗后1年又第2次治疗,治疗后未见复发出血现象。5 讨论通过对958例病人的治疗及697例的随访,说明此方法对痔病出血及脱出者有明显疗效,并且止血效果迅速,对痔脱出者有明显改善作用。病人术前不用作肠道准备,术后不会发生化脓性炎症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不影响工作及生活,说明此方法是一种方便、易行、便于操作、病人无痛苦、微创性的治疗方法。术后有5例进行了多次治疗,这几例病人痔核较大、较多,术前已和病人交代清楚,可能要进行第2次治疗。67例粘膜下有硬结及13例粘膜有轻度糜烂,这可能与炎症有关,个体反应不同所造成的,有待进一步研究。25例病人在2周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胀感及下坠,这可能与个体耐受力不同有关,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近代对痔认识的理论学说,内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及血管异常的理论,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首先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III、IV度的内痔及混合痔应该手术治疗,切除病理性的肛垫,但不应破坏肛垫的正常的解剖结构,不要破坏它的生理功能,尽可能的维持肛垫的作用,并达到治疗的目的[²]。铜离子治疗仪正是遵循这一原则,达到了微创性的目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电场作用下,利用铜离子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病变部位产生电解质的改变,使血流逐渐变慢直至凝固,以及异物和电流在血管内引起血栓形成,血管壁上皮细胞水肿,导致无菌性炎症。根据动物试验病理检查结果,主要的炎细胞是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侵润。浆细胞噬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³]。炎症期间及吸收后使痔血管萎缩,闭塞,数目减少,血管体积减少,血管内压力减轻及组织纤维化,使痔组织的部位肠粘膜萎缩,并发生粘连,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并使脱垂的肛垫产生纤维化回缩,固定以改善脱垂现象。通过958例病人的治疗,自己的体会是,首先要选择好适应证,要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根据痔核的大小,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环状痔应采取先母痔核,后子痔核,不同水平进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铜离子在痔核内均匀的,全方位的释放,使其发挥最佳的作用;如果是多个大小不等的痔核,应采取先大后小的治疗方法;如果多个比较小的痔核应采取先治母痔核,后治子痔核的方法;如混合痔在铜离子治疗后再配以激光,电刀或手术刀切除多余的外痔核的方法,效果更明显。只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进针方面笔者认为以45度角为最佳角度,这样才能使铜离子在痔核内比较均匀的扩散,痔组织较均匀地接受铜离子,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较大的痔核还要采取抽拉式的治疗方式,只有这样痔核内的血管才能全方位接受铜离子,避免铜离子分布不均匀,血管萎缩不平衡。只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方法,才能使铜离子发挥最佳治疗效果。铜针在刺入粘膜下层后,如到达肌层表面就有遇到阻力的感觉,如采取45度就不会进入平滑肌层,它会顺着肌层的表面向前滑行,如角度过大过小都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过小可能铜离子扩散面积较小,过大可能容易刺入平滑肌层,也同样达不到最佳效果。有人要问将铜针刺入平滑肌层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根据我们的动物试验证明,铜离子不会损伤平滑肌,他对肌纤维没有破坏作用,只是有轻微的炎症反应,约4周后可以自行消退,8周恢复正常。经过697例病人的随访,治疗后半年至四年的观察,复发率很低,这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可依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参考文献[1]颜世铭,洪昭毅,李增禧.实用元素医学〔M〕.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139-148[2]喻德洪,杨新庆,黄筵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90-891[3]W,布卢姆,福西特主编,江启源等译.组织学〔M〕,1984,177-179。

126 评论

舞言李萍

这家还行啊,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175 评论

多妈elva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研究论文

    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肛缘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肛缘水肿即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引

    步步惊心生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混合痔患者护理毕业论文

    可以到专业肛肠医院做个详细的肛门镜检查。

    融发装修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论文是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某种护理问题或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和说明的一种论述性文章。那么,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范文

    starjing9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老年患者安全护理论文

    老年护理是老年社会福利的重要表现形式,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一直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护理论文,供大家参

    火辣小白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肺癌患者护理毕业论文

    运用移情对脑外科病人实施人文护理摘要】 新世纪的医疗服务有新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到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移情

    蜡笔198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