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的毛灾灾
上个世纪初,在西欧流行一部卷幅浩瀚的长篇小说《芳托马斯》。32卷由两个作家合作完成,每月创作一卷。合作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路易•菲伊雷德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放映后在欧洲引起轰动。 《芳托马斯》的主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叫芳托马斯。他入室盗窃,诱奸妇女,抢劫银行,无恶不作。警察全力追捕,街上贴满缉拿文告。但是芳托马斯狡诈异常。警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有高超的易容术,从不露出真容;他身手敏捷,能飞檐走壁;他精通缩骨术,能从极小的缝隙中飞身而过。他经常与警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化装成绅士出入于酒店、旅馆与赌场,时而与政要侃侃而谈,时而与贵妇逢场作戏。总之,这是一个半魔幻半真实的风流大盗。他有智取法律的力量,敢于向愚蠢的官僚机构挑战,具有超现实的魔力。 《受威胁的凶手》就是芳托马斯的崇拜者之一,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关于马格利特的介绍网上可查,不在此赘述。接着返回原画上,整张画面,二名手持简单工具的侦探,一具赤裸女尸,一名穿着讲究不明身份的人,三名围观者。最初看到这幅画时,脑中便充满各种诡异的问号:谁杀了那名女子?留声机旁边的男子到底是谁?那两名侦探为何手持如此简单的抓捕工具?三名围观者到底看到了什么? 找到了上面的背景,心中稍微宽松,若马格利特真的是在画芳托马斯的话,留声机旁边的男子就应该是那位风流大盗了。刚刚做完案的他正在准备易容逃跑,地上的旅行箱,凳子上的大衣和帽子是他的作案工具。门口的两名侦探正在等待时机,或许是在等候支援的同伴,面对名声大作的芳托马斯不敢轻举妄动,面部表情极其凝重。三名围观者目睹一切后,惊愕、忧郁尽显脸上,一切一触即发。而画家更是将看画人的视角至于这一切发生的最近处,整个场面令人紧张不已。 可是画家在这里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在已经发明了留声机的年代,两名侦探还手持木棒、绳网,意图逮捕芳托马斯如此这般的江洋大盗,画家拿我们顽固。愚蠢的官僚机构开了一把涮。 老师也讲到过,整幅画人物的面孔全是马格利特,听到时很是迷惑。为何要将自己画成所有人?是技术,用以构成魔幻感么?以哲学绘画著名的画家应该不止有这点想法吧?我这样猜度着。受害者是我,施暴者是我,围观者是我,执法者也是我。画家这么画到底是为什么? 画家画这幅画的时候,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已经在欧洲普遍流行,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正在蓬勃发展。随着照相机的发明,画家的绘画对象,表现手法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观念经受着暴风骤雨般的洗礼,画家本人也从一只烟斗开始,去探索相似和近似的概念,,把观念和形象分离开来,挑战了大众的常识,发人深省。用绘画把“是”与“不是”这个哲学问题表达出来。而以上各种主义发展到达达主义反传统,反艺术之后,不论是艺术,还是道德都需要一种颠覆,杜尚用他的作画颠覆了艺术形式,那马格利特这幅画就是对道德的一种颠覆。画家崇拜芳托马斯,崇拜他能玩弄政府机构于股掌,完全自由;在作画职业上,画家却扮演着那两名侦探式的人物,理性,专业;在现实生活中,画家扮演着别人生活的围观者,或许自己也是受害者。一个人身上有多种身份,不同以往,受害者是值得同情的,施暴者是必须谴责的,围观者是完全无辜的。道德不如以前一样代表着绝对的善恶,而是随着人性的胶合越来越暧昧不清。我们的自私,冷漠不再是无事者的无关紧要。因为一切都与自己有关。这也正是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对观念的改变和诠释。改变和诠释建立在艺术家大量的思考上。马格利特受不了巴黎的艺术氛围回到了比利时,自己一个人思考,用画笔去诠释,虽然在美术史上不如其他一些大家那般早年得志,却也画出了自己的一副天地。他的画总以哲思出名,比例的夸大,主题的诡异,思想的深奥,挡住了大部分人的脚步,被印在钞票上的《天降》,我倒觉得远不如他《窗》系列那组画来的动人,画布遮挡住窗户,画上户外的景象,真实是什么?画家用这组画来拷问我们。与其说马格利特是魔幻现实主义画家,我到是偏向于把他归为现实派的思想,魔幻的表达手法。他和达利不同,达利执迷于如何表达潜意识,但是马格利特却表达着现实,用魔幻拷问着现实。对于常规,大多数人选择默认,而马格利特却用自己的画笔拷问着这些大家默认的东西。以哲人的身份画画,这就是我想说的马格利特。【参考书目】:1. 《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 刘云卿 广西大学出版社2. 《现代主义绘画解读》 孙家祥 上海教育出版社3. 《剑桥艺术史-20世纪艺术》 罗斯玛丽•兰伯特(英) 译林出版社4. 《世界著名图像的秘密》 张延风 百花文艺出版社5. 《奢华的冒险-现代艺术的消解与重建》 张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6. 《二十世纪视觉艺术》 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英)
ling爱吃
浅析展览设计的前景 不论是世界博览会、美术馆、博物馆还是贸易展览设计,所有的展览机构都是一样的,都是提供信息的场所。展览设计师需要应用所有技能-照明、图表、模型、模特儿、装潢、摄影、说明等将信息赏心悦目地提供给观众。展览设计很重要。好的展览设计不仅仅是要使展览美观,吸引观众,还必须具有启发和娱乐作用。对于展览设计持乐观态度的业内人士提出了有力的论据,这就是展览会上那种厂商与观众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接触与交流。在此人们通过交谈,也通过非语言形式的交流,相互了解,建立信任。这种交流完全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因而也就容易取得成效。这是展览会无可取代的优势所在。 一、 展览设计是个古老的行业 展览设计是个古老的行业。今日的展览与2千年前耶稣见到的放贷者(money-lenders)没有很大区别。在展览设计上艺术家也许不喜欢“推销”字眼,但是展览会的功能就是“推销”。贸易展览会推销商品,博物馆推销知识。它们的共同点是必须吸引观众,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向他们提供信息和商品,使他们接受信息或商品。 商业及非商业展览实际上是相同的。尽管博物馆认为贸易展销会有铜臭味, 而贸易展销会认为博物馆古板。 展览是最古老的市场形式。几千年来,展览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分原始、古代、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发展至今,展览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庞大的行业。展览的形式还将继续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 展览因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几千年来,展览的原理基本未变,即通过“展”和“览”达到交换的目的。但其形式却一直在更新。当旧的展览形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它就会被淘汰,被新的展览形式所代替。展览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并反过来服务于经济。 人类的贸易起源于物物交换,这是一种原始的、偶然的交易,其形式包含了展览的基本原理,即是通过展示来达到交换的目的,这是展览的原始阶段,也是展览的原始形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次数在增加,规模和范围也都在扩大,交换的形式也发展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集市,集市产生、发展的时期称展览的古代阶段。 17至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出现了工业展览会,工业展览会有着工业社会的特征,这种新形式的展览会不仅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而且将展览的规模从地方扩大到国家,并最终扩大到世界,这一时期是展览的近代阶段。 现代展览是在综合了两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形式。现代展览一般统称为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这一时期始于19世纪末。展览设计必须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好的设计师必须观察、理解。设计也是运用形式、情趣、色彩、格调、形状、格式、装潢。 二、 展览设计与企业整体形象 展览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新挑战,这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竞争,降低成本成了立足市场的一个关键。据专家的经验,展览业的行情取决于经济状况。经济较好时,企业有较为宽松的预算,大大小小的展览会都乐得参加,而且要求豪华的展台,口袋里的钞票好象取之不尽。然而遇到经济状况不好时,他们就会迟疑不决,即使参加展览会,也不敢铺张,场地布置只好因陋就简。从总的情况看,企业在展览会方面的支出日趋紧缩,所以不少企业采取了丢卒保车的策略,即放弃小的展览会,集中人力物力于大的展览会。 第二,其它媒体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有了多种信息转播和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因此一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既然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任何人联系,那么就不一定象以前一样非参加展览会不可,换言之,与那些时兴的电子媒体相此,从“赶集”发展而来的展览会似乎显得落伍了。 展览行业的前景究竟如何?对此持乐观态度的业内人士提出了有力的论据,这就是展览会上那种厂商与观众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接触与交流。在此人们通过交谈,也通过非语言形式的交流,相互了解,建立信任。这种交流完全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因而也就容易取得成效。这是展览会无可取代的优势所在。有些高技术产品或服务特别需要专业人员亲自向顾客讲解和演示,参加展览会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是上述两方面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展览会必须积极地适应这些变化,采用有效的对策,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对此不少专家展开讨论,共同的意见是展览会的地位作用必须重新定义,要把参加展览会与企业整个公关工作、企业整体形象树立和宣传有机地接合起来,要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降低参展成本。落实这些原则首先体现在展台的设计与搭建上。展台的设计应体现和加强企业形象,反映企业精神。展览会不再是摆摊推销卖货,它不应再孤立地展示个别的产品,而是以产品为载体通过综合的手段展示企业整体,它的能力,它的档次。除了产品本身的`介绍和推销之外,这些手段还要包括广泛的信息传播、交流、广告、公关和咨询等。使观众在了解产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企业的印象。因此在展台设计与搭建时,要围绕这个中心,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要素,例如,展台的形成、材料、音响、光线、色彩和其它装潢用品,不断给观众以新鲜感,刺激其好奇心,使他们对展台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与展览者谈话的愿望。 展台设计要强调个性,同时要在空间上和气氛上方便交谈,如果能使人在此既有“别有洞天”之感,又仿佛宾至如归,那就理想不过了。 展台要素的配套使用还应有助于增强工作人员谈话内容的说服力,使顾客的瞬间好感在有限的时空内能够反复得到证实和加强,为展览会后的联系打下基础。 展台设计还要考虑到与展览会期间企业计划举办的其它活动配套。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把展览会当成了进行题公关活动的好场所,除了展览本身以外,他们还在展览会期间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会议、研讨会、表演或招待会等活动,因为展览会期间观众量大而且集中,这些活动与展览同时举行,影响大又节约开支。这在另一方面对展台搭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归根结底,企业对参展的态度还取决于经济上是否划算。因此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还要算好经济账,尽可能使用新型的、可重利用的展台材料,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一言以蔽之,对企业来说,当然少花钱多办事最好。但是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它需要展台设计和搭建人员更加具有想象力、创造性和灵活性。 于是现在有这样一种趋势,即大企业开始撤销内部的展览会负责部门,而把展览设计组织委托给展览会服务公司或者类似的广告公司,从展台设计到各种配套活动的举办,均由后者负责计划、组织和实施。这一方面提高了展览会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也给了企业讨价的可能性。所以有关广告服务公司在价格和时间方面的压力往往是很大的,但可能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展览行业专业化的进程,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三、 展览会的生命在于创新 德国会展管理学科的专家、瑞文斯堡大学教授白烨前不久应邀来华讲座,他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时指出:一个成熟的展会大多数都经过了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市场培育,而且展会组织者还得为该展会不断做革新工作,以不断适应新形式、新市场的变化。“四新展”组织者九年的疲惫与忙碌使它已经有了品牌效应,虽说离国际上成熟的品牌展会还有差距,但从它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已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从前两年开始,“四新展”就推出参展商光盘,将所有参展商的资料都存放其中,这一直是“四新展”独一无二的,而从今年开始,参展商的资料又都进入网站,并根据资料信息,设一个交易平台,将“四新展”延伸成为一个不落幕的展会。再有,每年展前参展商都得到一份服务手册,包括各方面内容,今年又增添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另外,今年的展会首次按照内容划分为四类专业展区,并有意淡化了国际和国内参展商的概念,既方便了观众参观,又提高了展示效果增加了竞争性。不仅如此,两个有着浪漫名称的主题产品交流会----“色彩之旅”和“形态之旅”都在展会现场举行,发言代表直接面向观众和其他参展商介绍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十几场讲座场场爆满,效果颇佳。更让会展界叫绝的,是今年的展会首次进行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的划分,聘请昆仑亿发这样的专业公司收集参观者的资料,组委会将根据资料,及时为专业观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广告业内的新东西、新变化;同时,有关资料也将提供给了参展商,把他们与观众的信息联系起来 虽然有些所谓的创新未必是“四新展”独一无二的,但是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无疑,经过改革和创新的“四新展”已经从单纯的展会转变到为参展商提供服务平台的角色。以前是低层次的服务,讲究的是速度与效率,到现在,开始发展为深层次的服务,除了速度和效率外,一切服务都得符合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要求。 其实对所有会展而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能够认清形式,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会展才能发展甚至才能生存,已经举办了十一届的西安贸洽会遭遇停办,就是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不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各种会展一个提醒,而不断创新的北京广告“四新展”则给了会展业一个启迪和希望。 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竞争,竞争必然就有优胜劣汰。一个有生命力的展会,一定是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着的。 四、 结语 展览设计不仅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它的商业特性。它的商业性远远大于其它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企业商品的扩展延伸。大型展示设计中所注入商业信息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组办单位和企业参展的成功与否。构思展示主题和风格能使设计者完整、准确地把握企业与商品的所有信息,有效调动一切展示艺术手段,为参展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展览设计在不断的创新中,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注释 展览会 :展览会的定义很难下。exhibition, show, display, fair意思相同。trade fair, world fair, eco-centres, heritage centres, contemporary museum, galleries, science centres, travelling exhibition。展览会不同于商店或摊贩。前者有建立质量形象的功能,后者是直接销售。 展览设计师 :展览设计师是一个怪名词。不象建筑师,指建筑的设计师。展览设计业的设计师需要下定义。在此,应冠以“展览”。但是“展览”本身许多人也不清楚。60年代,英国院校将纯艺术和商业艺术分开设课程,而展览设计被遗漏,只存在于小院校,设为大专课程。 参考文献 《展览设计发展史》 《展览设计》 ;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欢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
上个世纪初,在西欧流行一部卷幅浩瀚的长篇小说《芳托马斯》。32卷由两个作家合作完成,每月创作一卷。合作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来,路易•菲伊雷德把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有哪些呢,大家有了解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参考和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 视觉传达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