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木构思家具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教学法02二语习得03语言测试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比较文学02欧美文学03译介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21日语(自命题)或222德语(自命题)或223法语(自命题)或224俄语(自命题)③755外国文学史④988比较文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英国文学02美国文学03西方文论04英美社会与文化05文学翻译06英汉语比较文学 ①101政治②221日语(自命题)或222德语(自命题)或223法语(自命题)或224俄语(自命题)③724基础英语④989语言文学与文化综合知识050203法语语言文学01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02法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03法国文学04法国社会与文化研究 ①101政治②221日语(自命题)或222德语(自命题)或224俄语(自命题)或225英语(自命题)③752基础法语④881法语综合考试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1日本语言02日本社会文化03日汉对比研究 ①101政治②222德语(自命题)或223法语(自命题)或224俄语(自命题)或225英语(自命题)③753基础日语④882日语综合考试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翻译理论与实践02理论语言学03应用语言学04英汉对比研究05特殊用途外语 ①101政治②221日语(自命题)或222德语(自命题)或223法语(自命题)或224俄语(自命题)③724基础英语④880英语综合考试221日语(自命题)《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日交流,人民出版社 (旧版)222德语(自命题)《大学德语》(1、2册)赵仲主编,高教出版社 223法语(自命题)《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 224俄语(自命题)《俄语》(1-3册)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24 基础英语《现代大学英语》(3-5册)杨立民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52 基础法语《法语课本》(5、6册)束景哲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法语》马晓宏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53基础日语《日语》(5-8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55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张铁夫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教出版社 880英语综合考试:语言学、翻译、汉语基础知识:《语言学教程》(修订本),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81法语综合考试:法汉互译、法国概况、汉语基础知识 《法汉翻译教程》陈宗宝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法国概况》谢汉琪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82日语综合考试:日汉互译、日本概况、汉语基础知识:《日汉互译教程》高宁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日本》(上、下)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曲维著,大连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主编,高教出版社 988比较文学 《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修订本)张铁夫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比较文学》陈敦、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89语言文学与文化综合知识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英美文学赏析教程》(上、下卷)罗选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欧洲文化入门》王佐良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修订本)戴炜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复试考专业基础、二外听力、口语,书目同初试书目
小小的I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前身——万叶书店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1938年7月1日,在上海苏州河北海宁路咸宁里11号,“万叶书店”赫然揭牌。从此,一个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以出版音乐读物为主的出版机构在艰苦环境的磨难中顽强发展,为中国出版史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页。在日寇铁蹄下的“孤岛”上海,万叶书店经理兼总编辑钱君陶在相继投入市场的《小学活页歌曲》、《小学音乐课本》、《小学音乐教学法》和《中小学图画教学法》中,巧妙地注入了爱国主义思想,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埋下了抗日救亡的火种。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不仅令钱君陶欢欣鼓舞,也为万叶书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发展的需要,钱君陶大胆向社会公开招股集资,并将万叶书店更名为“万叶书店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钱君陶又在上海四川北路四达里投资合作开办了一家印刷厂,用以解决日益增多的文字、简谱排版之需。 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刷厂迁来北京,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公私合营。 1950年,“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出版方针、政策和方向——出版专业化,统筹兼顾,分工合作。鉴于万叶书店的强项和优势,钱君陶欣然采纳了挚友缪天瑞的意见:今后的万叶书店要侧重出版音乐书谱,向专业音乐出版发展。钱君陶立刻对原有的选题结构进行了调整,音乐书谱的比例逐年增加,在“新音乐出版社”组建之前,共出版音乐图书200余种。 1953年6月,私营上海音乐出版社和教育书店并入万叶书店,在上海卢湾区南昌路43弄76号成立了私私合营的“新音乐出版社”。 1954年10月,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部与新音乐出版社公私合营,在北京东城区沟沿头33号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音乐出版机构——音乐出版社(1974年8月改称人民音乐出版社)。赵沨任音乐出版社第一任社长,孙慎任总编辑,章枚、钱君陶任副总编辑。人事、行政、财务隶属国家出版总局领导,编辑出版业务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管。1954~1965年,是音乐出版社始创与出版发展时期。1956年,为解决简谱、五线谱的出版需要,首次举办绘谱培训班,招收绘谱人员,负担五线谱作品绘制工作,同时成立了简谱排版所,并迅速投入了生产。1957年,全社机构做了调整,孙慎任社长兼总编辑,潘奇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张枚继任原职;设立了音乐理论、音乐作品、外国音乐、音乐期刊等编辑室及编务室。1959年,因业务不断扩大及兴建“北京站”用地原因,社址由东单沟沿头33号迁至和平门外西琉璃厂170号(原商务印书馆馆址)。1963年,增设音乐词典编辑室,何士德任主任。1966年,在我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音乐出版社的业务随之停顿。之后,部分人员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朝内大街166号),机构被撤销,大批人员下放“干校”进行“改造”。1974年8月,由于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群众音乐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决定恢复音乐出版社建制,更名为人民音乐出版社,隶属国家出版局领导(1978年以后直属新闻出版署)。1975年,周巍峙出任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社政。恢复建制以后,“干校”下放人员陆续返回出版社上岗。全社职工增至110余人,很快又发展到200余人。图书出版机制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排印厂于1976年重建。从1978年起,人民音乐出版社先后由孙慎、潘奇、黎章民、杨昌霖、戴于吾、张昭华主持社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管理体制上,由纯事业性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转变,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1983年11月,北京翠微路2号人民音乐出版社大楼落成。出版社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既重视社会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在新形势下,社内机构多有调整,先后成立了音乐教育编辑室、增设经营管理部、建立音像中心和电脑绘谱中心、扩大自办发行及建立覆盖全国的发行网点(200余处)、成立磁带复制厂、创办以销售本社书谱为主营的华彩文化公司等。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期刊《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教育》、《钢琴艺术》先后创办出刊。
小胖爱旅游
大秘书胡汉民后勤大管家多年以后,从纷繁浩瀚的电函中寻觅胡汉民的踪影,人们会想起孙中山评价胡汉民的那番话:“胡汉民先生为人,兄弟知之最深……迹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干,不独可胜都督之任,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1901年,22岁的胡汉民考中了举人。当时,举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胡汉民为何还会走上革命的道路?胡汉民的祖上从江西到广东做官,父亲是官府的幕客。他12岁时父亲去世,没有留下财产,家里很快就陷于贫困。不久,母亲也死了,七兄弟姐妹因“医养不足”死了4个,他16岁就开始教书养家。民族危机和清廷腐败让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这种大环境下,胡汉民投身革命就不难理解了。1902年,胡汉民东渡日本留学师范。在与清政府驻日本公使蔡钧的冲突中,因他是广东留学生的带头者,留学两个月就被退学回国。1904年,他再次东渡日本留学法政。同行的有汪精卫、朱执信、陈融等广州人。其间,他还结识了廖仲恺。1905年七八月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时,廖仲恺、胡汉民刚好回国度假,得到消息,他们马上赶回日本。在日本,胡汉民夫妇和廖仲恺夫妇同租一屋居住。一天晚上,孙中山应邀到他们家,这是胡汉民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对自己学说的解释完全征服了他。于是,胡汉民夫妻加上妹妹,与廖仲恺一同加入了同盟会。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认为胡汉民在政治上最拥护他,坚持民主共和,外加胡汉民比较能干,人也清廉,因此,任命33岁的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在总统府里,他和孙中山同居一室,每晚讨论第二天要处理的大事,往往通宵达旦。孙中山予以他很大权力,有人讥讽胡汉民为“第二总统”。胡汉民坚决贯彻孙中山历来的革命精神,他制订了低薪制,规定总统府自秘书长以至录事,每人月薪30元,宿食由政府供给,不分官级,一律平等,一扫清政府贵族官僚的腐败习气和等级特权。胡汉民是一个秘书型人才,在后勤等方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他任秘书长期间,也得到了孙中山的充分肯定。然而,胡汉民本质上仍是一个书生,在军事上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他对起义的贡献,主要是筹款等方面,没有参与过冲锋陷阵。历史上书生转变为军事家的比比皆是,但胡汉民跟着孙中山从事革命斗争20多年,一直是个书生型的人物。1911年11月9日,广东光复后三天,胡汉民出任广东军政府大都督。出任总统府秘书长期间,广东都督由陈炯明代理。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后,1912年4月底,孙、胡重回广东,孙向临时省议会建议让胡尽快重任粤都督。到1913年6月被袁世凯免职,胡汉民两次任广东都督计一年零两个多月。这期间,胡汉民很真诚,也很努力,希望按照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念建设新广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的各个省中,广东在坚持三民主义方面是做得最好的。小秘书冯自由著书写辛亥冯自由祖籍广东南海。其祖父因为结交太平天国“红头贼”而被捕下狱,死于监狱。父亲冯镜如愤然出走日本,在横滨从事文具印刷业。1895年,孙中山到冯镜如家吃饭,见冯自由能熟读《三国演义》,喜欢诸葛亮,就动员他加入兴中会。冯镜如是兴中会横滨分会会长,他家的商铺就是反清俱乐部,孙中山、陈少白等剪辫易服,就是在他家商店里进行的。父亲于是叫冯自由填写誓约,正式加入兴中会。那年冯自由只有14岁,是年龄最小的革命党,他后来自称“我是马前一小童”。1905年,冯自由参加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派他到香港、澳门、广州等地进行党务工作。1906年,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并担任《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传播孙中山的纲领政策,抨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同香港保皇派报纸进行论战,在海内外影响较大。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一直任总督府机要秘书。当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冯自由任稽勋局长。在职15个月,他做了大量认真、谨慎的调查,搜罗征集国内外革命党人的大小事迹,调查、审议后分别呈请政府褒奖或抚恤,以贯彻“崇德报功养生恤死之大业”。其间,他还以“稽勋事大,入阁事小”,拒绝出任工商总长。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民主体制的“二次革命”,冯自由突然被捕,关押了5天,出狱后匆忙逃离北京。被革命风潮晾在一边的冯自由,在落寞中发愤著书。“发愤搜集三十年来所宝藏之各种书札、笔记、表册、报章等等,并广征故旧同志所经过之事迹”,撰写了洋洋百万言的辛亥革命史。章太炎为之作序,感叹辛亥革命17年了,还没有一部信史,对此书给予极高的评价。1935年,冯自由恢复国民党党籍。次年日寇压境,辛亥同人殒没无几,国人对于辛亥革命“多数典忘祖,喜谤前辈”,冯自由开始编写《革命逸史》。他根据《中国日报》及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史料,撰写此书,所载“吉光片羽,弥足宝贵”,“一切记载皆有来源可寻”。《革命逸史》侧重于个人传记和逸事,为研究辛亥革命史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可信资料。比如孙中山的医术,冯自由说孙在澳门行医时,中外人士“莫不著手成春,称为国手。对于解剖术,尤其精妙”。而孙对文学,“生平不喜读小说,而于小说之章回目则颇娴熟”。《革命逸史》历时十几年,直到1948年才得以全部完成。商务印书馆1949年前只出版了前五集。他还写了三本革命史:《华侨革命开国史》、《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这些著作对了解辛亥革命史很有价值。
施ccccceci
马伯援、平刚、李蟠、宋子文、宋庆龄等。
1、马伯援
马伯援(1884—1939),男,亦名发祥,字吉楷,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人。1905年考入新军左旗学习军事,不久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辛亥起义时,曾率红十字会员护送黄兴、宋教仁等由上海赴武昌,参加汉阳战役,任黎元洪顾问。
同年12月29日,作为湖北代表,在南京投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参加总统就职典礼。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组成,任孙中山大总统秘书、内务部会计主任,兼马警总队总队长。坚持每夜率领马队巡逻街道,确保社会治安。孙中山下野,马亦离职。
2、平刚
平刚(1878-1951),字少璜,贵州贵阳青岩镇歪脚村人。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时,任大元帅府秘书。
平刚自幼聪敏伶利,性格倔强。八岁读私塾,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结识了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乐嘉藻,彭述文,蒲藏锋等人。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切磋新学,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3、李蟠
李 蟠 (1893~1943)同盟会员、民国政要。广东中山人,又名李根仙。1908年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7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任侍从秘书、机要秘书。1923年任大元帅行营秘书,驻江门,协理西江军政务。
1924年1月孙中山指令广东省长委任李为香山县长。8月复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同年11月,孙中山抵天津时发病,李陪侍在侧,后入北京,是孙中山逝世前守护者之一,又是治丧处招待股常务室成员之一。
1925年9月,李任江门政务专员,12月任中山县长。1927年出国考察。1928年11月任国民政府文官处秘书,后任粤汉铁路南段局局长、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6月于重庆病逝(一说被蓝衣社特务害死)。
4、宋子文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别是是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急需财政人才,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推荐给他。1923年3月,宋子文来到广州,在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担任秘书。
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
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1945年8月14日签订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在旧金山逝世。
5、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
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庆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子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伯援
从业内现状看,这个角色有两种类型,一是业务龙头,统筹各部位采编工作,重点打理要闻版,是报社的核心部门;还有一类是业务辅助,管管考核、培训、辅助岗位等,是个没能力
1963年至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1969年至1980年陕西省宝鸡铲车厂新闻干事,1981年至1991年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副教授,1992年至1993年
1. 发文范围: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文献学等与信息管理与传递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 术研究论文。2. 质量要求:(1)文理通顺,逻辑严谨。(2)具有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教学法02二语习得03语言测试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比较文
陈布雷(1890-1948),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