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Amy
#热点观察局新春季# 在瑞典官网有一页专门介绍瑞典的Family-friendly policy,翻译了一些要点,我觉得这才是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的正确打开方式吧(或者说可以借鉴下思路)。 1.瑞典妇女通常在医院分娩,而分娩和随后的住院治疗几乎全部由税收资助。 2.在瑞典,当孩子出生或被收养时,父母有权享有480天的带薪 育儿 假。父母双方都有权获得480天带薪产假中的240天,且都能各有90天的专属假期。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决定不休产假,也不能将剩下的假期转给伴侣。 3.要保证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让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学费与父母的收入成比例,此外,当你有的孩子越多,每个孩子所需付的钱就越少。对于3到6岁的儿童,幼托所每周免费照顾15个小时。 4.瑞典居民不用担心为孩子的教育存钱: 6到19岁的孩子的学校——从学前班到高中/六年级/高中——完全由税收资助,通常包括午餐。 5.瑞典政府还每月提供额外的儿童津贴,直到16岁,每个孩子每月可得到1050瑞典克朗(约等于806块人民币)的津贴,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则会得到额外的补贴。 6.如果你在瑞典工作,需要请假照顾生病的孩子,可以通过瑞典 社会 保险局获得补偿,该机构为12岁以下的儿童提供补偿。12-15岁的儿童需要医生的证明。 7.在瑞典,20岁之前的医疗保健基本上是免费的。而24岁之前,几乎所有的牙科护理都是免费的。 8.从婴儿车坡道到游乐场,再到专门的儿童公园,瑞典有许多适合家庭使用的公共区域和特色。 大多数购物中心和图书馆都有供婴儿使用的育婴室,共用浴室里还有换尿布台。许多图书馆和博物馆也有一个指定的婴儿车停车位,在那里带娃的父母可以舒适地停放婴儿车。 当外出用餐时,大多数餐厅会为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孩子提供高脚椅,而且很多餐厅在厕所里也有可更换的桌子。 在瑞典的一些城市,推着婴儿车和婴儿车的父母可以免费乘坐公共 汽车 ,通过公共 汽车 中间的大门上车。这意味着父母不必把他们的婴儿车或推着婴儿车的孩子留在无人看管的地方,去找公交司机出示他们的车票。 9.瑞典有浓厚的儿童文学文化,图书馆提供不同语言的儿童书籍,经常有绘画、手工艺和合唱等活动。 10.瑞典的 Discrimination Act 规定,正在休产假、已经休产假或即将休产假的员工和求职者不得受到不公平待遇。
哇哇叮咕
生育权: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生育权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期,是当时女权主义者要求的”自愿成为母亲”的权利。 1974年联合国世界人口会议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首次对生育权作出了经典性定义--所有夫妻和个人享有负责地自由决定其子女人数和生育间隔以及为达此目的而获得资料、教育与方法的基本人权。 长久以来,国际妇女运动为女性获得对自己身体的权利,包括生育的自由、避孕的自由、堕胎权、等进行不懈的努力。由美国波士顿妇女健康协会集体撰写的《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一书,对妇女的生育作了明确的表述:"一切妇女不应仅有防止或终止自己不希望的妊娠的自由,而且应有选择要孩子及如何生育的自由。”
爱逛DP的小吃货
生不生以及生几个孩子,背后隐伏着多元的价值观,本质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越上网越不爱生孩子?这并非戏谈,而是出自严肃的学术论文。据澎湃新闻近日报道,有研究指出,不断扩展的互联网应用可能带来生育水平下降的问题,这为理解我国低生育率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具体来说,2022年5月,国内某人口学核心期刊同期刊发了两篇有关互联网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研究文章,题目分别为《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吗?》《上网为什么会影响个人生育意愿?》。这两份研究都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网会降低居民的生育意愿。上述文章大致观点为:上网增加了生育焦虑,改变了生育观念;刺激了消费,挤压生育养育预算;网络社交和娱乐部分替代生儿育女的效用满足等。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观点还缺乏严谨的数据和逻辑的支撑,也缺乏对中介作用机理的清晰揭示。网络对生育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理论上,上网本身不足以直接影响网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因为网上信息呈现出多样化面孔,当然也不乏一些对生育不友好的、不鼓励生育的信息。不过,相关关系不等于是因果关系。应用截面数据分析时要特别小心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前后联系,很难做出因果推断的结论。实证分析之前,应该首先是合乎逻辑的定性分析。关键在于要避免自说自话,预设答案。
#热点观察局新春季# 在瑞典官网有一页专门介绍瑞典的Family-friendly policy,翻译了一些要点,我觉得这才是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的正确打开方式
国内外对于散文翻译的研究现状如下。1、文学翻译学学科地位得以明显提升。2、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数量惊人,截止2022年12月5日每年发表各类论文成果1.2万篇
林晨晨。学位论文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的作者为林晨晨,学位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扬州大学,导师是程结晶,王前。主要讲述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
《分析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 摘 要: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加强幼小衔接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可以很好地适应小学。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是重要
这看导师的个人意愿是否愿意读。导师的意思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关中指导他人学习、进修、或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师或科研人员。例如:研究生导师。在大事业、大运动中指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