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1

sophiabian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方艺术差异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v爱火锅

已采纳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 教育 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 文化 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发展过程比较中西方美术教育》

摘 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教育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采用比较的 学习 方法 能更直观的从中领略中西方美术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发展过程;美术教育;比较

在《大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中,对美术的定义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我们对美术的理解也已经由传统的绘画扩大到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门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载体的,随着美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张,那老师和学生也得需要在满足自我发展或社会需求的同时,有计划的提高美术技能。

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过程

在西方,美术教育从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方式――“自由教育”,从小培养 儿童 对美的认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儿童的自身成长有很大帮助。到了中世纪这个充斥着宗教神权的时期,传教士在宣传宗教的同时,美术也随之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教工具。美术教育得到重大意义的转型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知识含量的专业美术学院应运而生,如达芬奇学院,弗洛伦萨绘画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教育方式不仅继承了古希腊时期全面性的美术教育方式,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技能,素养等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不仅带动了工业发展,而且带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审美水平有限,所生产的产品销量受到阻滞。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培养审美教育的同时,美术教育得到很大范围的普及。20世纪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再仅限于绘画技能方面,这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教学理论,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学校的地位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在不断改善教育方式同时,把美术教育推向较稳定的阶段。

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美术教育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一,提高个人素养的贵族。一般采用拜师学艺或私塾师授的方式。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临摹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至具有基本技能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其二,以美术为生存方式的工艺者。这类的美术学习中囊括的知识面很广,技巧性很强,大都是采取族内传承或者拜师的教育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之后,美术教育逐渐以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学堂开设图画等课程,标志着美术教育渐渐走入学校。此后,在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学校也开设图画手工科。在辛亥革命后,上海 国画 美术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美术逐渐踏上专业美术教育的路程。在此后本着用教育方式来救国的一批新青年,留洋后回国,他们把西方美术和日本美术带回了中国,专业美术迅速发展。近代的美术教育也开始延续古代传统美术的教育方式,实用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并行前进。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在“”期间受到重创,但是社会美术却异常活跃。漫画也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在_粉碎后,学校教育恢复正常,图画课也改名为美术课,打破了原来图画课的局限性。在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中西方的文化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美术教育的发展都走上了正轨。当代社会的美术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中,美术或多或少得会受到影响。从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认识和分析,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差异因素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中庸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术教育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陶冶情操,用绘画等表达内心的思想世界。多数作品将篆刻、书法和绘画相互呼应,创造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意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更丰富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形象的表现高尚品德。这 种植 根于中国民族性的思想和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的美术教育却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提倡压制思想,抵制异教文化。在____的兴起后,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绘画等文物。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种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的思想受到控制,继而培养了一批画神像的工匠。在西方美术中,油画是常见的画种,用颜料在特制的布和板上完成。作品追求的是色彩丰富和真实感,注重科学和逻辑,且多以人和神为创作范围。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模式。

四、教育思想因素

不同文化差异,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他把古希腊和近代社会相比较,让人们感受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格解放,来实现人性的改造。席勒的思想让美育具有独立的地位,让美育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具有悠久美术教育史的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蔡元培把席勒和中国美育结合在一起,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他强调了陶冶情操的重要性。蔡元培及其他的美育思想体系把美育与科学放在同等高度上,并且在五四运动前,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推动下,才形成了现在两种美术教育思想,即实用和审美教育。他们以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才慢慢推开中国美术教育阴霾的天空。

五、社会经济因素

中国的美术教育从受众群体来看就已经注定了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差别。在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扩大。由于工人审美水平有限,导致产品销量受到阻滞。在普及美术教育后,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销量,而且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环境里,无形中人们慢慢的接受这种大众化的美术普及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是一种直接明了的学习方法,在比较过程中较直观的体现各自在美术教育上所持的观点,较明智的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的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抄袭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国美术教育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美术教育在对发展历史因素不断 总结 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吸取有利于中国美术发展的国外美术教育思想,不断的调整自己,争取做到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

232 评论

小昕总理

参考:中外艺术,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两者差异非常明显。从音乐、建筑,再到绘画舞蹈以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都十分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质。但它们却也相融在一起 ,在区别中,它们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其中的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伦理道德观的因素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到各自审美意境及角度的选择。从中西文明的发展轨迹可知,中外文化因其产生的地域、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特点各异。它是一种固定的文化和历史的解释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样式分类.西方艺术,特别是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基点越发注重以人为本,比如各种人像雕塑,人像绘画以及其他以人为尺度的建筑造型风格,并以人体美作为大部分艺术作品的根本依据。而中国的古代艺术,更加注重自我修养以及对淡雅意境的不懈追求。以其自由多样的线的运动和构造,表现出书写者的自我情感,并加以与周围事物环境加以结合,提升出新的更高的意境。因此,中外艺术的差异体现了中西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而中国古代艺术则反映出中国人自律自省,从集体本位出发的文化观,进而形成独特于西方世界的民族文化传统。我就以雕塑的艺术来对中外艺术进行简单的探讨。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例如一般欣赏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 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因此,中外艺术都有着自己的历史积淀,因为历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但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来精确地塑造物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的语言的运用,给人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例如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人是直观的艺术,注重的原模原样的照着做出来,是一种刻意的模仿。虽然也带有部分夸张的色彩,但更注重的尊重事实,尊重事务的本来面目。中国人的艺术,是一种没有创意的艺术,美观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不住其内涵及主题的苍白和无力。也许它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文档更为合适。但是,外国人表达的是自己的理解,要反映的是自己的思想,是一种自主自立的意识状态,也说明他们更加注重的创新和独立的思考。中外雕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写实的现实主义与写意的理想主义是中外艺术家的最大不同。中国作品带给你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外国人的作品带给你的深邃的思考和心灵的触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对我们来说,华丽的作品需要的时间和耐心。简约的作品讲究的效率,给人精神上的触动。西方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传统获得新的生机的前提;中国传统雕塑也是如此。感谢这种新的撞击,它让我们在中国传统雕塑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外艺术相互汲取是一中联系的发展。中国与外国,都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积淀,它们都属于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给了我们震撼与欣悦。艺术世界的绚烂多彩和美不胜收,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东西。

342 评论

nanaxuanku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由于中西美术各自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的不同,因此中西各自美术创作理念不同。正确认识中西美术理念差异,有利于提高人们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从而理性看待中西美术差异,纠正对传统美术的轻视或对西方美术的排斥等观念,引导美术朝着兼收并蓄的正确方向发展。

西方美术类型多样,我们仅以西方绘画来探究西方一般的美术理念。总体来说,西方美术理念有两大显著特征:

第一,主题上以征服自然和以人为本为主。西方绘画受到西方传统哲学影响,西方哲学认为人能够征服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因此注重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而到了15世纪文艺复兴,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绘画表现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

西方绘画以人物画为主,反映内容多描写世俗生活,而对人物的刻画着重表现男性的雄壮的肌体和英勇的身姿,勾勒女性的优雅与健康,表达对人性解放和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西方的山水画的表现,则严格地遵循客观如实地表现自然的原则,同时利用光学,几何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达到模仿、再现、复制自然的效果。由此看出西方美术一般理念师法自然,战胜自然的塑造艺术理念和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第二,手法上注重写实并且引用科学技术。西方绘画的手法注重写实。以人体画为例,为了创造人体画,西方画家必须有标准的模特作为对象,同时必须了解相关的光学、色彩学、几何学等知识,为了了解人体结构,必须亲自学习和实践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在绘画创造过程中,用透视学的技术构造焦点透视,使目之所及的图画有层次感和真实感,画中事物比例恰当;构图上,利用几何学原理构图,以营造三维立体画面和动静的画面感;

在色彩上,注意利用色彩学,光学等知识,通过明暗的对比塑造人物形态,用合理的色彩搭配在反映真实的客观对象同时渲染画面基调。可以说西方的美术理念中处处渗透着科学的意识和求实的理性精神。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西方差异研究论文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方文

    吃货爱漫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西方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中西方 教育 的差异是一种事实性存在。造成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原初性定义的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供

    小可爱viv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西方神话差异毕业论文

    、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在对神和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神人同形同性的,而中国神话的神则多半是半人半兽形的

    喬巴喬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西方文化差异700字论文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

    彷徨爱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西方绘画差异研究论文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

    臭豆腐精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