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6

贝贝花儿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中小学班级合唱论文文献参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与口水长流

已采纳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 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策略探究,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班级形式;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班级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乐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当代教学方案时,合唱教学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一、班级形式的小学合唱教学主要特征

合唱主要是利用不同声音的配合来展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它可以通过情感的传递达到和听众之间产生共鸣。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班级形式的合唱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增强学生声音的可塑造性;其二,丰富学生的音色;其三,演唱当中力度呈现较大变化;其四,学生具有较强的团体表现力。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具体实现

(一)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要求。要想教好班级合唱教学,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通常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一定差异。针对音乐教学实践来看,年龄较小的孩子对节奏较欢快的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三四年级的孩子则较喜欢具备一定形象艺术美的作品,而高年级学生往往偏爱情感浓厚的音乐。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年级的孩子对生活的理解程度不同,以及其所积累的知识水平有所差异。教师在一开始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时,应当先了解学生们心理之间的差异,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音域和音色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采取齐唱作为主要合唱方式;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训练其基本的二声部演唱;当学生进入较高年级后,教师可以将二声部合唱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该期间,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合唱歌曲的难度。所谓的节奏练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准地把握音乐节奏,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参考班级的男女比例来调整教学方案。音乐当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为节奏,在教授小学音乐时应当让学生感知、理解并创造音乐,首先要帮助学生感知学习节奏,训练小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增强其对音乐的悟性。在节奏练习中,学生的合作、记忆和反应能力都得到了强化,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创造能力、审美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唱,先让学生学习五度音试唱,之后利用进行三度音演唱,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声部的立体感。(二)丰富班级合唱的表达方式。合唱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当中所隐藏的艺术形象,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由于班级合唱教学不只要求学生完成演唱,还需要从音乐的内容意义和所建立的意境来考虑,帮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故而教师应当注意歌曲的选取和其所包含的情感。在合唱歌曲时,表情的不同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首先对歌曲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意义和暗含的感情,对于表达方式不同的音乐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教师应当使学生学会应用多样化的表达手段。在合唱不同歌曲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入情境创新,使得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感受。在创作当中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演练丰富歌曲的内容,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三)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增强学生的合唱功底。现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通常采用激励、教育和改善功能。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可以利用课堂评价找出自身的教学缺点并及时总结和改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准确把握演唱技巧,之后组织学生结成小组进行练习,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演唱者通过和其他人的对试唱,找出各自的缺点不足,及时分析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而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方法的使用,对待全体学生应做到平等,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所有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对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

利用以上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在合唱练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同时充分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发挥出自身演唱实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时,可以通过全体人员探讨得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过回放音乐后联系自己的原唱录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改善自身的演唱方式,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全体学生的演唱能力,提高整个班级的合唱水平,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更深层面的认知和感受。班级合唱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时,应当结合其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歌曲和训练方式,从而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故而制定合适的音乐合唱教学方案策略,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徐玲.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180.

[2]董月琼.浅谈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7,(14):136.

304 评论

eugenewoo1986

浅谈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论文摘要: 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和训练。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论文关键词: 声音;兴趣;创作;多维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可见,合唱教学对于学生是多么重要。但现今,大部分学校都只有一个合唱队,受益的只有小部分学生。使更多学生体验合唱教学的魅力,只有充分利用“音乐课”这块阵地,普及合唱艺术。

一、在迷茫中思索

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合唱训练。它不用于合唱队的训练,班级合唱教学面对的是音乐层次水平差异大的学生,加上合唱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具有相应音乐技能和合作精神才能共同完成的集体表演活动,所以,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传统音乐教学中,因为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总是回避合唱教学,只教一个声部,让教师和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畏惧心理,导致班级合唱教学停滞不前。

1.练声音,夯实基础。

合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学生来说,全班的声音要做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使声音达到“融合”的境界。学生齐唱歌曲时,不再满足于音准节奏的准确,逐句处理歌曲,让学生的声音既保持童声轻柔的音色,又能使声音统一、和谐。通过训练,夯实学生的演唱基础,为接下来的合唱教学做了铺垫。

2.听乐曲,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之门的钥匙,也是学生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只有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奋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通过听赏,让学生感知、体验其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赏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先让学生听整体,也就是让学生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整体感受。再指导学生开展听音色、听和声、听情绪等。

二、在实践中收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前面的铺垫,似乎班级合唱教学就能顺利进行,其实不然!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总会有很大出入。当笔者大刀阔斧准备实践的时候,问题都接踵而来了:两声部的和声学生怎么也唱不准;学生唱得过于卖力,声音打架;反复、枯燥的练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节课练好了,下节课又要从头开始……于是,笔者开始在实践——摸索——实践——摸索中徘徊着。

1.多重创作,因材施教。

在音乐课上,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了合唱教学,却发现根本行不通。课改中指出,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因此,笔者马上改变教学策略,从创作入手,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进行二度创作。

首先,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教授《小蚂蚁搬米粒》时,在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为了让歌曲更富有表现力,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加入了节奏的伴唱。一开始,让学生用一个二分音符的节奏,轻而有力地喊出嗨-呦-,为歌曲伴唱,随着歌曲情绪的递进,在后半段用四分音符的节奏伴唱,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表现得也不是很完美,但学生的兴趣很高,歌曲的情绪也表现得更好了,对于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适当加减歌曲的难度,对歌曲进行创作。教授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时,如果中间部分加入轮唱,就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简单创作,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学习《热爱地球妈妈》时,三度和声学生怎么都唱不准。这节课稍微有一点感觉,下节课全部忘掉,反复再练,学生觉得很无趣,也许反复练习会有一点进步,但这并非笔者所希望的。因为这首歌曲的三度和声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枯燥、反复的练习得不偿失。于是,笔者进行修改,把低声部的旋律去掉了很多音,并且用哼鸣的形式来表现,然后高声部二拍的地方,在低声部加入了和声,把情绪往上推一推,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合唱是一种动态的时间活动,它是群体性共同创作、共同思维的活动,通过精心预设与铺垫会生成很多预想不到的效果。

2.多维教学,齐驱并进。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合唱教学毕竟还是技术活,专业、科学的训练必不可少,而训练需要无数次的累积才会有效果。要达到这两者的平衡,只能从方法上把握好度,这样才既能让学生有一定量的训练,又不至于太枯燥。

歌唱的最佳状态是口腔兴奋状态,即下巴放松,喉头下移,形成半打哈欠状态。在训练的时候,不能机械地让学生这么做,一来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再者这样的训练会很无趣。然后,让学生全体起立,做一些体操的动作,让全身放松,手脚放松后,再进一步让学生用力喊出声音,让学生学“汪汪”的小狗叫。虽然一开始学生会笑场,但一些勇敢的学生最先尝试了,接着更多的学生加入了,这种训练主要锻炼横膈膜,使腹部有弹性,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个训练感觉到了。然后,让学生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通过这种有趣的训练,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激起对合唱的兴趣。

在歌曲训练的时候,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不要求完美,只要每次有进步就行。训练的方法也力求多元化,学生无法驾驭两声部和声的时候,让学生担任一个声部,笔者担任另一个声部,让学生先亲自体验一下和声的效果。训练时采用听唱结合的方法,在合唱练习中,学生学会各声部旋律后,不宜过多地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也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教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三、在收获中品味

班级合唱教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尝试,有过迷茫、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很多事情还未尝试的时候会觉得太难,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把事情搁着。作为一线教师,这件搁着的事情总令人牵肠挂肚,好在如今战战兢兢地迈出了第一步。过程虽然曲折,但有很大的收获,只要再坚持,这一小步肯定会变得更大。是否能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联合全校的音乐教师系统地做一个规划,这样学生的基础肯定会更扎实。也开始给学生更多展示的舞台,如艺术节时举行班级合唱比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244 评论

spicyqiezi

音乐论文-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音乐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金亚文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曹理 何工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曹理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5 朱则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 吴斌 《音乐课程标准》 人民音乐出版社 ;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生音乐合唱论文范文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我觉得应该这样来上音乐课:一、明确目标,启发有方,诱导得法在每上一节音乐课

    柔柔198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班级小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

    hanzhe201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班论文有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论

    好奇的小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低年级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里有着重要地位,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使用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影响了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

    优优来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小学辅导班论文参考文献

    有毛病!!!严重符合论文标准格式. 这算什么句子,病句!!

    L..好菇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