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yuan820
近期,不断有记者媒体把正在建造的“瓦良格”航母照片公布出众,表示出中国第一艘航母有即将下水成军的消息。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应该冷静对待,宣传应适可而止,过于的“喧哗”可能会适得其反,也许正中它国“喧嚷”中国“威胁论”下怀。 中国是大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航母理所当然,只是来得太迟。再者,航母的诞生让国人喜忧兼并;喜的是中国即将拥有航母,拥有航母可进入蓝色海洋;标志着大国形象;忧的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毕竟还是来自乌克兰的“二手”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它先进武器、飞机、发动机,正在用别国的先进技术进行复制、借鉴,还不能与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媲美。 假若说,能借鉴好别国的技术优势,经过中国科研与现代化军工技术互补,制造出更有特色、有进攻力、防御力、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水准高的航母也是好事;如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证明中国的海洋军工船舶技术上了台阶,有了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母相对抗的实力。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界,世界各国针锋相对向海洋求经济,向海洋求能源,向海洋求发展;特别是中国南海面临东盟各国不断残食领土,强占岛屿;去年,美国军事借机“天安号”事件重返亚洲,美国“华盛顿”航母不顾中国外交连续九次抗议进入黄海、南海,为它国保驾护航,事实证明落后就有被挨打,被欺负、蹂躏。同时,也验证九十年代某些学者论述中国不需要建设航母的“谎言”,只因为当初,中国是否建设航母“争论不休”,耽误了建设的最佳时机,而去年忍让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南海的事实让中国蒙受耻辱。 今年,中国第一艘航母有望下水成军的消息让国人兴奋,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有了航母,中国有了航母就有了维护海洋的“利器”,这也是自中国空军“歼-10”、“歼-20”横空出世之后,海军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虽说来得有点晚,还是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雅轩0310
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海军装备建设新的发展成果,标志着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从改造、恢复一艘废旧的航母起步,从无到有,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这可谓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重要起点,将加速推进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的全面战略转型。驶向深蓝”已是大势所趋。 没有强大的“蓝水海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蓝水海军”,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打造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自然结果。 例如最近的航母MV,推出展现辽宁舰及水兵的MV令人耳目一新,显然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传统上,中国海军处于次要地位,不管是在军队中还是在公众的印象中。辽宁舰或许是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民族自豪感象征,它加入海军充分说明了海军在武装力量中的地位上升。这部MV是严肃认真的公关行为,不只是为了中国的爱国主义,甚至不只是为了辽宁舰,而是为了整个海军。正如一位喜欢这部MV的人对中国媒体所说,这部短片让很多人认识到,中国的舰载机也很 从这部MV和美国防长哈格尔最近参观辽宁舰的事情上看,中国显然已经充分准备好把展示海军引以为傲的东西作为一种公关工具。中国军事专家李杰说,这种展现反映了对中国军力的信心日益增强。辽宁舰一直作为中国新的军事地位的明显象征。拥有航母是中国成为世界级海军大国征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辽宁舰服役后,中国终于可以足够轻松自由地开始真正展示它的这个新装备。 航母的建造有利于海防,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水域覆盖很广,许多蕴藏丰富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的中国领海都远离大陆。中国作为一个历来重视陆军发展的国家,多年没有注重海军建设,自然使得周边的国家,特别是日本,菲律宾等国更加容易的占据远离中国本土的中国岛屿。中国必须利用航空母舰来加大中国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以加强这些岛屿的防卫,否则对今后中国外海就很可能频繁受到周边国家的侵略。 航母是一个国家实现远洋的必备条件。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不断深化,中国人已经不能满足于牢牢控制在本土的自然资源,商业契机和政治影响范围。如今许多中国的石油钻探,商业贸易和渔业作业等都逐渐向远离本土的海域和地区延伸。如果中国迟迟没有一个航母战斗群来保护这些海外利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在不久的将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利益被别国吞并而无法阻止。拥有航母就代表中国可以派海军到远离国土的地区去保卫本国的利益和国民的安全。 .除了自卫和保护海外利益,如果中国拥有航母就可以向外国 - 特别是和中国有领土争端和反华势力显示中国绝对不是软弱可欺,可以利用航母战斗群航行在世界各地让敌视中国的国家心存顾忌。知道随时可能遭到中国的打击而不敢随意的持远无恐来挑战中国的基本利益。 另外,拥有航母的中国就可以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例如这次索马里海盗事件,如果中国拥有庞大而坚不可摧的航母战斗群,就可以在亚丁湾常年巡洋,不单保护本国的船只,也可以保护其他各国船只不受海盗欺负,甚至可以更加主动的为国际社会除去一大害,赢得国际声誉和主导国际发展趋势。一旦一个国家拥有航母,则进可攻,退可守,更加灵活和主动的保卫本国的国际利益不被随意侵犯。中国作为一个准备复兴和不断取得国际积极地位的国家必须拥有航母来达成我们的目的。 可以说,辽宁舰的服役,是中国军力增长的标志,更是中国建设远洋海军的标杆! 望采纳。幸幸苦苦整了半天啊!!!!
美食家Kitty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党首次提出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计划。1937年,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原国民军上将陈少宽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但没有一艘成功。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海上试航;2011年8月14日,中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于上午10时从海上试验区返回大连。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2012年7月16日,中央电视台晚间节目首次曝光了中国航母平台高速大角度急转弯海试的画面。2012年9月23日正式交付海军。
2013年8月,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已经完成了一段航母段模型在室内滑道上的施工。
扩展资料:
在早期的航母上,由于舰载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重量轻、安全离舰起飞速度低,载弹能力和作战半径有限,绝大多数舰载机可以利用有限长的飞行甲板,通过自身动力直接起飞没有任何飞行援助。
二战后,人们对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的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舰载机的发展,特别是喷气式舰载机的发射,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程起飞、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空母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sunyang625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航空母舰的特点是: 1.具有巨大攻击力。现代大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6万吨~9万吨,载飞机70架~120架;中型航空母舰载排水量3万吨~6万吨,载飞机数十架。能以30分钟内弹射起飞20多架飞机的出动速度,出动飞机攻击空中、水面、水下和陆上目标。小型航空母舰(有的称为反潜巡洋舰),满载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载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50架以内。航空母舰还装备有舰舰、舰潜和舰空导弹、水中武器和舰炮等。 2.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现代航空母舰最大航速30~35节。常规航空母舰的续航力达8000~16000海里。核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达40万~70万海里。其弱点是目标大,易受攻击;舰载飞机起飞受环境条件影响大,需在多艘巡洋舰等护卫下组成航母编队行动。 对于如何看待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斗力问题,我国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介绍说,航空母舰战斗群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航空母舰战斗群有很强的投送能力,可达到世界上任何出现危机的水域进行前沿部署和前沿投送。航母战斗群的掩护舰艇具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反潜能力。航空母舰这个庞然大物,有2500个水密舱,即便几发导弹击中,它也可以迅速关闭水密阀,不会造成整个航母的倾覆。因此,航母有很难对付的一面。但是,航空母舰战斗群就是一个飞机的作战平台,不可能由它决定战争的胜负。航母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从历史来看,二次大战中就曾有多艘航母被击沉。因为航母有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如果拣它的要害部位和薄弱部位打,还是可以击沉的。 航空母舰从问世至今,世界上建造过的有8个国家,即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罗斯(前苏联);拥有过的国家达14个,加上正在建造航母的泰国,总计将达15个。建成服役的各种类型的航空母舰总数,据统计为300余艘。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航空母舰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在20世纪的舰艇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现代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海军是否强大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航空母舰编队可同时使用多兵种、多舰种、多机种,能开辟独立的海战场,真正做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实现中远海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目前,全世界共有9个国家拥有26艘左右大小不等的航母,从发展趋势看,大型航母依然为美国等海上军事强国所看好而继续发展。2006年10月,美国海军下水了“尼米兹”级核航母的第10艘“布什”号(CVN-77),该舰作为承上启下的航母,运用了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方式,采取了许多新技术、新设计等,被称作“绿色”航母。综合态势可见,强国海军的大型航母数量并没有呈现减少之势,反而一些国家在加速发展中型航母的基础上,甚至还格外重视建造大型航母。 航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航母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母可根据战争的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区。 历次战争表明,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航母上的舰载机对舰队进行空中掩护,仅仅依靠对空导弹系统根本无法保证舰队的对空防御,水面舰艇在面对空射型反舰导弹的打击时,生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水面舰艇编队就无法脱离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外进行战斗,这样的海军力量就无法成为远洋海军。航母舰载机不但可以在保护舰队安全的防御作战中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攻击作战能力上也是水面舰艇远远无法比拟的。以中型航母为例,舰载机可对半径为500-1000千米的广阔海域内的水面舰艇,水下目标和地面目标及空中目标实施有效的攻击,如果使用对地(舰)攻击导弹,打击范围会进一步扩大。航母编队在24小时内可以机动600海里,舰载机每昼夜可以对面积达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实行侦察,搜索和攻击,一个航母编队的打击范围是一般水面舰艇编队的数十倍。一支装备有航母的特混舰队可以对无航母的海上编队进行单方面的空中打击。如果没有航母,那么海军舰队面对远距离空中打击时几无还手之力。无可置言,航母拥有无比强大的攻击力,可以称之为常规战略武器。 从技术的角度讲,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21世纪初,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深刻变革,不是将航空母舰淘汰出局,而是使航空母舰变得更加强大。 那些关于航空母舰寿终正寝的议论和预言,不是夸夸其谈、文字炒作,就是利益驱使、蓄意编造。航空母舰一直在全球军事热点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多数情况下总是最先到达战场,对敌对国家灵活实施军事威慑或军事打击。 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82年间,美国动用军事力量250次,其中动用航空母舰约占80%。航空母舰成为一种使用频率和效率最高的军事手段。 航空母舰是一代与时俱进的主力战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存在,航空母舰就还会持久不断地延伸它那威风八面、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神奇复杂的作战生涯。 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由于航空母舰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一些国家的重视和青睐,当今世界10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中有两个拥有大型航空母舰,7个国家拥有轻型航空母舰,在本世纪初这种形势不会有多大改变。大、中、轻型航母发展将同时并举,这不仅是由各国不同的海上战略决定的,也与本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等现状密切相关。 在21世纪里,轻型航空母舰仍大有市场。轻型航空母舰具有建造周期短,建造成本低的优点,可担负反潜、对海、防空以及两栖作战等多种任务,可与大型航空母舰配合作战。轻型航空母舰不仅深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受一些发达国家海军欢迎。 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航空母舰作战的活跃程度一直都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航空母舰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利益与意志的体现,更是一支现代化海军不可缺少的脊梁。 时至今日,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世界上新一轮航母发展更加引人瞩目。目前,美国已完成了“里根”号的首次部署、“布什”号的命名以及新一代CVN21核航母设计理念的确定,英法则最终签订了联合研制大型航母协议,印度、俄罗斯的航母发展也频频出现令世人关注的新动向。从总的趋势看,其“多元化”发展势头不减,一些国家“三位一体”的海上核力量中还包括少量舰载机携带核武器实施作战的部分,同时更作为空间作战极佳平台:搭载高能激光武器、电磁炮、高速动能武器等,可对太空卫星、空间武器等实施拦截与摧毁。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航母仍将是海上作战兵器中首屈一指的“大哥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航空知识》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航空、中国航天、航空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宇航学报、航空模型、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飞行力学、
当然是舰载机了。虽然航母建造过程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有很多实践问题,但是最难的一直都是舰载机问题。
目前国内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是:南方,东方,国际.目前飞机量是:292/199/167,3本杂志主刊分别叫:《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之翼》,其他的航空公
航母的造价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航母建造国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航母的大小和性能,甚至建造时机都会直接影响造价的高低.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小鹰”级常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