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9

撒旦情人518
首页 > 学术期刊 > 胰腺癌最新研究进展如何写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年帝国

已采纳

胰腺癌不像其他癌症,容易被检测出来,同时胰腺癌不具有肿瘤标记物,这就导致胰腺癌一旦被发现就是中后期,同时胰腺癌扩散的非常快,所以说胰腺癌被人们称为了癌症之王。

217 评论

bluebirdtang

1、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来源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原发性胰腺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通常被称为“癌中之王”。在显微镜下,胰腺癌又有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导管腺癌,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就是指这一类型,占全部胰腺肿瘤的75%。癌可以侵犯神经细胞从而引起背痛。当出现肿瘤转移到肝脏或淋巴结,通常被认为手术无法切除。腺泡细胞癌、腺鳞癌、胶样癌、肝样癌是相对少见的类型,显微镜下的表现各有特征,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完全一样。

胰腺癌的诊断通常是定性诊断(判断是不是癌)+定位诊断(判断癌的位置)结合在一起进行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腹部增强 CT 或核磁共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胰腺增强CT或核磁共振),结合肿瘤标志物CA19-9。但胰腺癌早期由于缺乏典型症状,所以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高危的患者、上腹部症状经久不愈的患者,要警惕,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排查。

2、胰腺癌手术为什么会有癌细胞残留

手术时癌细胞的残留,是治疗方法意义上的“根治切除术”不能取得“根除肿瘤”疗效的根本原因。术后复发转移的病灶,其“种子”均来源于术中残留的癌细胞。如果不是,那就是新发的第二种肿瘤。

为什么会残留癌细胞呢?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手术区域的肉眼残留和镜下残留。所谓肉眼残留,是指凭眼睛就可以判断有残留癌,但没有办法清除。因为癌肿太厉害,侵犯到周围组织、重要脏器或者大血管,又不能一并切除。打个比方,你费尽千辛万苦把树桩挖掉了,但你会看见还有很多小树根,往各个方向延伸。

镜下残留,是指肉眼判断没有残留癌,但在显微镜下却发现切缘有癌细胞残留。尤其对于胰头癌的手术,周围都有大血管,在立体上不是每个方向都可以有足够的切除空间。这个就像你在几个大水管周边大扫除,总有一些夹缝难以清扫到。更何况,胰腺癌细胞的一个特性是嗜神经,很容易就通过神经转移到手术切除范围之外。

胰腺癌超越了原位癌阶段,癌细胞就可能直接进入血管,或者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管,然后随着血液在血管里循环,即循环状态肿瘤细胞,此为第二种的癌细胞残留。

第三种是这些循环状态肿瘤细胞,会顺着血液循环跑到肝、肺、骨等器官潜伏下来,伺机开辟根据地。正是由于三种形式的癌细胞残留,胰腺癌患者手术后不能在疗效上取得根治,从而摘掉“胰腺癌”的帽子。

因此,从理论上讲,癌症患者活的时间足够长,一旦机体的免疫系统监督不力,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就有可能继续扩增,从而复发和转移。

3、胰腺癌做了根治切除手术,还会复发吗

这个问题,要先回答什么叫做“根治切除术”。所谓根治切除术,是指技术上癌切除到检测不出的状态,并不是说能够把每一个癌细胞都清除掉。手术以后,主刀医生跟家属交流时说“手术很成功”“切得很干净”,也基本是同样的意思。这和疗效上的“肿瘤已根除”是有区别的。

比如,对于位于胰腺体尾部的胰腺癌,根治切除术,除了要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胰腺体尾部,还必须同时切除脾脏、清扫周围淋巴结,并保证所有的切缘都没有显微镜下的癌细胞残留。这样的“根治切除术”,就能保证将位于手术范围的肿瘤全部清除,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所有癌细胞都切除干净。

因为除了极早期的原位癌之外,在循环血液里、各个脏器里都有潜伏着早已逃逸出手术范围的癌细胞。这些残存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重新突破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就可导致胰腺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

因此,胰腺癌的复发、转移,从时间上说,虽然是在术后才获得诊断,但却开始于术中的残留、术前的潜伏。临床上经常会听到同时性转移和异时性转移,这只是临床上的分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时性转移,是指胰腺癌获得诊断时就出现了转移,此时,认为转移灶和原发灶是“同时”出现的。而异时性转移,是胰腺癌诊断之后一段时间再出现转移,就是所谓的不同时。术后转移属于异时性转移。

105 评论

叮当木马

胰腺癌有“癌症之王”的称号。这是因为这种癌症具有早期不易被发现、恶性程度极高、病情恶化极快、死亡率极高的特点。虽然近年来,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还是小于5%。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胰腺癌很难在早期被发现。胰腺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它个头很小,只有10-18厘米长;它的位置在胃的后方,还被脾脏、肝脏、胆囊和十二指肠等器官包围着;胰腺即使发生了早期病变,也只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极易被其他消化道疾病所混淆。

除了恶性程度高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之外,很早就开始向其他器官转移和手术切除无法完全彻底,也是造成5年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预防、对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尽早开展早期检查,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群、长期以高糖、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食物为主的人,以及有家族史的人,当发生消化问题时,应该警惕胰腺癌的发生。临床上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手段有腹部B超、肿瘤标志物生化检查等;对于高度怀疑者,还可以参加医院设定的胰腺癌诊断检查程序,做进一步确诊。总之,尽早诊断、尽早手术切除,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可靠手段。

同样,要想预防胰腺癌的发生,也需要在几方面做好工作,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低热量饮食、加强体育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习惯等。

153 评论

毛头猴子

胰腺癌因病程短、发病快、死亡率高等被称为“癌症之王”,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症之王,首先是因为他被发现的难度很高。在初期的时候,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身体上是不会有任何的不良反应,只要是有了身体上的具体症状,那么一般都是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难度会非常大,所以死亡率很高

91 评论

爱吃之虎虎

据调查统计,世界范围内胰腺癌是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发病率虽然在恶性肿瘤中只排在十三,但是死亡率却排在第八名,而且一年后死亡率超过75%,五年生存率更是极低。这些都是让胰腺癌被冠以“王者”称号的原因。

胰腺位置比较隐匿,在腹腔的深处,在日常体检中很难通过体表的检查发现早期癌变的胰腺癌,目前胰腺癌的发现都是因为胰腺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相应的临床症状,才到医院进行专门的胰腺检查而发现的。但出现临床症状之后一般癌症就已经到了中晚期,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胰腺组织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丰富,为癌细胞的转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往往胰腺癌患者到后期都会便有其他组织部位的癌症转移灶,为癌症的治疗又添加了最大的难题。

目前胰腺癌较早期的主流治疗方法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但是胰腺癌发现时大多为晚期,还存在转移的现象,再加上周围神经血管丰富,大大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只有经验丰富的外科专家才有可能做。

目前许多癌症都已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癌症部位的靶向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复发几率大。既然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差,所以应该胰腺癌的早期变加以注意,早期开始治疗。

从理论上讲,癌症患者活的时间足够长,一旦机体的免疫系统监督不力,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就有可能继续扩增,从而复发和转移。了解过胰腺癌的可怕之处之后,就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对于胰腺癌预防大于治疗。因此还没有患上胰腺癌的人,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334 评论

yoyoyoyoyo224

医学论文的方法与技巧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理解和感触,下面优助医学来总结一下:

一、选题:1.研究的目标取向 2.研究的具体范围 3.问题产生质疑有争鸣性

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

注意: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

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梳理文献:

如何梳理文献?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着,这些论文论着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

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着。这些论文论着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三、论证的逻辑

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四、论文的修改与查证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

修改文章的要求:

1.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

2.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3.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4.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5.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6.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

五、论文的结尾

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

193 评论

相关问答

  • 癌症治疗研究新进展的论文

    本文中,我整理了科学家们近年来在抗肿瘤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doi:10.1038/s41586-019-1228-x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

    pinkyoyo040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胰腺癌诊疗研究状况论文

    ?西医治疗胰腺癌能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下面由专家为您详细讲解一下。对症及支持治疗对于病人的病症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顽固性疼痛者可适

    水郡都城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胰腺疾病治疗新进展研究论文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招妹09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医治疗肺癌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中药治疗肺癌晚期多以温阳为主,在改善癌状态体质的情况下,改善患者体内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力,实现带瘤生存,具体中药治疗原则如下:1、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用药。临床研

    taojia1988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如何写论文研究进展信息

    论文的进展情况要分多个角度写,如何时选定题目、收集齐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开题报告的撰写、初稿和修改稿的完成时间、定稿等过程的具体时间 科学或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

    绰号昵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