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5

大鹏村长
首页 > 学术期刊 > 广东集邮史的发展与研究论文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览佳肴

已采纳

物联网+形势下的物流 物流生态链

204 评论

冰可乐28

集邮活动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后期至1949年) 中国的集邮活动,是从国外传入的。1912年,由上海外侨发起成立“上海集邮会”。1922年,中国第一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至1949年,中国已有近50个集邮团体,会员总数2万人左右。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等,是当时较有影响的集邮组织。在此历史期间内,中国集邮活动的主要情况是: 1. 集邮者以洋行、银行职员、工商业者等为主体。 他们在集邮爱国的驱使下,从外国集邮家手中购回大量的中国珍邮和名贵邮集。世界孤品 “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四方连,就是中国集邮家周今觉先生以纹银2500两从始藏者费拉尔的邮集中购回的,而被誉为“中国邮王”。 2. 收集研究对象以中国大清大龙邮票. 红印花加盖和民国各种加盖邮票及与之相关的封、片、戳等为主,同时兼而收集研究外国在华邮政邮票、商埠书信馆邮票。 1933年, 集邮家姜治万先生《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赛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成为中国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奖的第一人。 3. 出版了一批国内外集邮界较有影响的 集邮书刊。 《邮乘》(1926年获纽约国际邮展特别铜牌奖)《邮典》、《新光邮票》、《甲戌邮刊》(1935年于《新光》同获布鲁赛尔万国邮学刊物展览会奖状)、 《国粹邮刊》、以及《近代邮刊》,以及孙君毅编著的《邮学辞典》,马任全编著的《国邮图鉴》。这些集邮书刊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集邮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现已成为主要的集邮历史文献。 年7月,福州集邮界在“福建展览会”上展出了中外邮票,成为中国首次以集邮为目的的展出。 1918年4月,由集邮者在长州公园举办的“邮券展览”,成为中国首次竞赛性的集邮展览。此后,各地集邮组织亦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集邮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8年5月中华邮政总局与新光邮票研究会在上海合办的“交通部邮政总局邮票展览会”。 5.中国邮政机构为集邮者提供服务,设立邮票特销课始于1934年。嗣后,上海、北平、南京、西安、重庆等15个城市邮政机构先后设立了集邮台或集邮组。 6. 中国最早的邮票商社出现在1909年,一是上海的李辉堂,一是福州的“世界邮票社”. 至1949年,中国的邮票商社已发展到400多家,多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重庆、杭州、广州、福州、哈尔滨等一些大城市。1936年1月,上海曾成立过“中国邮商公会”,因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解体。 1949年前,中国的集邮活动由于受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影响,加上集邮组织的经费自筹,其展既艰难,又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邮活动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的集邮活动逐步开展,基层集邮组织相继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祖国集邮文化事业一直在健康地向前发展。 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1983年,先后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和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成为会员国。这是中国集邮文化活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1. 集邮组织遍布全国。 目前,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成立集邮协会。地、市、县级集邮协会达2,151个,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集邮协会达21,000个。另有5个全国性集邮组织(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中国石油集邮协会等)。截至1993年,会员近20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集邮爱好者约为1500万人。 2. 丰富多采的集邮活动。 集邮组织根据不同的集邮层次需要,分别组织不同规模、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诸如集邮日、集邮知识讲座、集邮知识竞赛、集邮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观摩邮集、集邮演讲、集邮征文、最佳邮票评选、集邮夏令营、短期培训、参观访问、邮品交换等。一些城市已建有集邮活动中心,为集邮者提供各种服务。 3. 集邮展览常年不断,向规范化发展。 中国提倡展览以中小型为主,各地集邮组织多结合当地各项中心活动,举办邮展。其形式有竞赛展、观摩展、专题展、纪念展、宣传展、巡回展等。从1983年到199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已举办过6次全国性邮展。“93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展出邮集246部1049框,文献类展品102部。同时,应邀展出了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和香港地区集邮家的邮集。展场首次设立邮商摊位51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和台湾地区10家邮商及这邮商参加了销售活动。邮展期间,并举办了集邮报告会、新中国集邮研讨会、邮展战略研讨会等活动。成为中国邮展史水平最高、展品最全、活动最多的一次全国邮展。 自1982年以来,中国积极选送邮集和集邮文献,参加国际性(世界)邮展,有三部邮集获得金奖, 10部获得镀金奖。 为加强中国邮展工作的领导与规划,1991年成立全国邮展委员会,已颁布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集邮展览总规则》、《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集邮邮展览评审总规则》、和各类邮展评审专用规则。 中国现有国际邮展评审员3名,国家级评审员36名,省级评审员58名。 4. 有组织的开展集邮学术研究活动。 全国集邮联、各省、区、市及较大的集邮组织均设有学术委员会或学术研究组,现有学术委员或研究组成员1000余人,在中国已基本形成一个较庞大的集邮学术研究网络,根据中国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拓展研究范围,统一确定研究课题,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内容涉及邮政史,邮票发行史,集邮史、集邮活动发展策略、集邮道德规范、集邮及邮票市场等等。依据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要求,研究方式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多采取学术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交流。仅集邮文化理论研究,在1992年即发表过450余篇研究文章。自1983年以来全国集邮联已召开过14次学术讨论会。集邮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中国集邮文化的发展,为创建集邮文化学说奠定了基础。在总结学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在组织编撰《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史》、《中国解放区集邮史》(已出版《苏区卷》)、《集邮文化概论》等著作。 中国还先后举办过几次国际集邮学说讨论会,如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60周年学术讨论会,为国际邮票活动开创出一项新的活动内容。 为规范中国的集邮语言,全国集邮联组建了集邮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开展工作。目前已公布三批共300余条名词。 5.集邮出版物空前繁荣。 中国正式出版的集邮报刊有34家,总发行量约为150万份,其中《集邮》、《中国集邮》、《中国少年集邮》 杂志和《中国集邮报》发行量较大。 中国集邮图书出版工作不断填补空白,门类基本齐全,品种逐年增加。1982年至1993年,中国共出版集邮图书达300多种。如《清代邮戳志》、《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苏区卷》、《大龙邮票纪念专集》、《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中国集邮年鉴》、《基础集邮学教程》等。 6.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集邮。 各地集邮组织通过与新闻媒体努力合作,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将集邮列入宣传报道内容,除报道动态新闻外,还联合举办集邮知识讲座、竞赛等。1993年中国邮展期间,在北京的新闻单位即播发有关报道60余次。 7. 大陆与台、港、澳集邮界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台湾、香港、澳门集邮界人士来大陆参观访问、参观邮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年年都有。粤港澳学术研讨会已发展为粤闽琼台港澳地区集邮界学术研讨会形式。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成功地共同举办了1994年香港集邮展览。 8. 加强国际集邮文化交流。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为FIP、FIAP成员后,积极参加两个国际组织的活动。我们还承办了1988年和1992年FIAP执委会议;多次邀请国际著名集邮家来华讲学;还同一些国家和地区举办过联展、互展、访问等双边活动。我们的国际交往在不断扩大。 中国集邮发展史中的第一 1905年,最早的中文(官方)邮票目录《光绪四年至三十年之邮票略解》在《邮政事务通报》内发表。 中国最早的邮票商社出现在1909年,一是上海的李辉堂,一是福州的"世界邮票社"。 1914年7月,福州集邮界在"福建展览会"上展出了中外邮票,成为中国首次以集邮为目的的展出。 1918年4月,由集邮者在常州公园举办的"邮券展览",成为中国首次竞赛性的集邮展览。此后,各地集邮组织亦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集邮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8年5月中华邮政总局与新光邮票研究会在上海合办的"交通部邮政总局邮票展览会"。 1922年,第一个民间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后曾发行《会刊》)。 1926年,中国人的集邮文献周今觉主编的《邮乘》首次在国际性邮展(美国)获奖(特别铜奖)。 1933年,集邮家姜治万先生《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赛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成为中国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奖的第一人。 1934年,中华邮政开始设立“邮票特销课”。 1948年,中华邮政在南京首次举行专门邮展。 1950年,中国的官方邮集首次出国(赴捷克)展览。 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北京开业。《集邮》杂志创刊。 1957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由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支持的国际邮展(苏联),姜治方获金奖。 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 198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参加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首次举行全国邮展(北京)。 1984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FIP赞助的世界邮展(西班牙),陈湘涛、林崧获大银奖。 1985年,中国邮票博物馆开馆。 1987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FIAP赞助的(第三届)亚洲邮展(新加坡),常增书获大镀金奖。 1989年,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邮票和集邮品。台湾省集邮家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北京)。 1996年,第9届亚洲邮展在北京举行,中国集邮家沈曾华获国家大奖。 1999年,中国`99世界邮展在北京举行,沈曾华获国家大奖

147 评论

无锡小呆

集邮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在我国文化大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 、“邮票是国家名片”,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百科,给予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邮票虽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是为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服务的,邮票发行却派生出来一项以文化为内容的活动,邮票在它的票面上却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地理各个方面的风貌和知识。从邮票的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从它的五彩缤纷画面、精美的图案、丰富的文化内涵、庄严而巧妙的设计,深深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自觉地开始喜爱它、收集它、珍藏它,逐渐地形成了一支以集邮人为主体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今天的世界文化团体。 邮票给予人们美的享受,给了人们知识和力量。人们从邮票上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看到了我们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邮票上传输都是正面教育内容,人们接受的也都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人们通过欣赏邮票,提高了美的艺术鉴赏力。从众多的邮票中学到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本身的综合素质。 集邮塑造出了一大批积极向上、有道德、有文化、与时俱进的一代新人。邮票就以它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内外最美好的亊物和精美的设计和印制展现在人们面前。“邮票是国家名片”这一名言己经为世界上所公认。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都在一枚枚邮票上反映,都在一夲夲邮票册展现。集邮人正是通过观赏邮票,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夲身的政治和文化素质。集邮文化活动理应归纳为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 二、集邮文化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畴,是群众文化,它应该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 党中央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采、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集邮文化正是具有上述精神的综合文化体。集邮的中心内容是邮票,邮票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人民的精神风貌、风土人情、国家的进步和对人类的贡献、祖国的大好河山,无所不包、无所不及。集邮人接受的是党和国家的正面教育和先进文化,得到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精华的思想道德风范。小小邮票创造和表现了高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从邮票上得到了美的享受和丰富多采人生。 集邮活动以它的群众性为特点,集邮文化推广简便易行。邮票是邮资凭证,邮件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工厂、机关、企业、学校、商店和家庭都会有邮件,都能看到印制精美的小小票证,只要仔细观察都会被邮票的内容和图案所吸引,集邮是最便于接触、便于人们接受的文化活动。近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件大量减少,但邮票可以从少量投资中获得。这项投资正常收入的人都可以承受,何况还有许多省钱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集邮的乐趣。 集邮活动方便易行,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现在条件好了,邮票都收藏在漂亮的集邮册中 。过去许多老集邮家都是从旧书夲收藏邮票而发展起来的。每个人随着集邮知识和水平的提高,购买一些集邮工具〔镊子、放大镜等〕和订购一些集邮书报,也不需要多大投入。 集邮活动便于推广。集邮只是个人爱好,但通过群众交流可以提升品位。群众性的集邮活动可以互通有无,丰富自己的藏品、增长自己的集邮学识,提高个人集邮乐趣。学校等单位可以成立集邮小组或集邮协会,都是推广集邮活动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集邮夲身就是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利国、利民、利于身心健康的好活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不去大力推动这一优秀文化产品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呢?机不可失,失不我待。我们要乘党中央决定的东风,乘势而上,把集邮活动搞上去,把集邮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三、集邮协会应担负起推动集邮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历史重担。 集邮协会是集邮爱好者的群众组织,集邮活动在世界上兴起后就有了自发的民间组织,这是为了适应需要建立起来的集邮人组织。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建立集邮协会的任务交给各级邮政部门牵头组建,集邮协会象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普遍建立。为集邮活动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当前党中央再次发出战斗号令,推动我国集邮亊业发展和繁荣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各级集邮协会身上。集邮协会要勇挑重担,把集邮文化推广发展到各个部门、各个基层,让更多的人爱好集邮,加入集邮队伍,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惠泽。 集邮协会要在普及和提高两方面入手。普及集邮文化是协会根本任务,尤其是基层协会更应在普及上下功夫,提高集邮水平是协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地市基层集邮协会应在普及上下功夫,没有普及就无从提高,没有提高就没有生命力。只有不断提高,才能提高人们的集邮水平,也只有不断提高才能提高人们的集邮兴趣。 集邮协会要发挥自身优势,起到上下沟通作用,把集邮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反映到上级和有关部门,把上面的精神和要求传达给群众。集邮协会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聘请当地有关部门领导和知名人士当名誉会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协会要经常向他们汇报工作,取得他们对协会工作的支持。集邮协会按规定及时召开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是上传下达、促进当地集邮亊业发展的最好方法。 四,集邮如何适应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要求? 这是党和国家新形势下对集邮文化提出的新课题。我们要按中央决定要求那样,把集邮这一先进文化更加深入到人们心中。 1、加大宣传和推广集邮文化的力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宣传机会,向群众广泛宣传集邮的好处,推广正确的集邮方式方法,让人们认识集邮,提倡集邮。培养人们的集邮兴趣,自觉走上集邮之路。 2、集邮的生命力在于活动。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是集邮的原动力,人们通过集邮活动加深对集邮的认识,丰富集邮知识,提高集邮水平。集邮活动可以自己搞也可以和其他集邮人搞交流活动,而主要的是搞集体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活动就需要集邮组织来搞,,集邮协会是搞好集邮活动的不二人选,集邮协会是集邮者之家,是集邮者最佳活动场所,集邮主管部门要集邮者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让会员享受到家的温暖。各地集邮协会己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集邮知识讲座、青少年书信作文竞赛、集邮展览、集邮沙龙、集邮知识竞赛、集邮星期天、集邮联谊会、集邮书画展、集邮论文研讨会、集邮考察等等都是行之有效、并受到人们欢迎的集邮文化活动。 目前我国自发组织起来集邮活动更是活跃,行业集邮协会结合本行业特点活动,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大学生、体育、卫生、金融、石油、艺术等协会各有特点。方兴未艾的生肖集邮、普邮研究,外交封联谊、戳卡研究等都异常活跃,并取得成效,这些活动推动了我国集邮活动的发展。 3、集邮要从青少年抓起。我们知道一项活动、一种爱好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集邮也不例外。国内外许多集邮家都是从学生时代开始集邮,随着年龄增长,集邮知识和藏品逐渐丰富,从而达到新的高度 。从青少年抓集邮活动,就要培养青少年集邮兴趣,在青少年中开展有益的活动,让他们认识集邮、爱好集邮,自觉地参加到集邮中来。抓青少年集邮要过两个关,一个是家长关,一个是老师关。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学习文化课不受到干扰,学习成绩臻臻日上 。他们都在帮助孩子们努力拚搏,有的家长不给孩子这方面的经济支持,有的老师不准学生在学校看集邮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帮助家长和老师认识集邮对教学帮助,许多课本知识在邮票里都能找到,是很好的教学辅助资料,也要正确引导学生集邮,不能因为集邮影响学业,那是不可取的,要树立集邮中好学生典型。通过集邮提高学生素质是有实例的,要多宣传和推广。在学校里老师集邮而带动一大批学生的亊例是很多的,在我们河北保定就可以找到一批受老师影响而走上集邮道路并取得成就的爱好者。 4、集邮协会专、兼职干事要落实。集邮协会是党和国家交给邮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如何完成好这一光荣使命,就要看我们是如何抓好工作的,这就需要落实有人抓。要按规定落实协会干亊人选,各地集邮活动是否活跃、是否有起色,与协会秘书长和专职干部的工作有直接关系。各地协会会长多由局长担任,秘书长多由集邮公司经理兼任,当前业务十分繁重,对他们压力很大,协会工作没有硬指标,往往无暇顾及,这个工作任务就落在了协会干亊身上。协会干事要有责任心,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要经常考虑如何把协会工作抓好,如何在协会开展有益活动,不能等会长、秘书长安排了再干,那样就显着无亊可干,往往会在集邮公司忙其它工作去了。 5、继续抓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集邮者之家、集邮青少年活动基地等活动。集邮先进城市等活动要持续开展下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邮局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经常向市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工作,以求市领导重视和各部门配合,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把这一活动推广到县、区,更进一步发展这一活动。集邮者之家和青少年活动基地都是基层作好工作,上级命名挂牌的好方法,对推动基层集邮活动有促进作用。 进军文化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奋发努力,发展壮大集邮文化队伍,提高集邮文化人员素质,为祖国繁荣昌盛供献出集邮人的力量。

105 评论

鱼米芝香

物流类可以创作的方向有很多,对于你要进行那方面的创作就要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实例等等。例如现在物流类可以创的论文方向有:物流经济与宏观管理类、企业物流管理类、物流技术管理类、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与扔哪里资源开发、物流行业发展与改革等等这些方向都可以以做为大家进行研究的标题方向等等。具体的大家可以来中国鸣网学术站看看。

317 评论

学生和赞美诗

我是刚刚加入集邮协会的一名新会员,原本对集邮不很了解的我,自从参加工作,来到扎兰屯林业学校,看过了几次集邮展览后,便对集邮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收集邮票,我对集邮又有了新的认识:邮票中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灿烂文化,既有锦绣河山,又有名胜古迹;方寸之间,展现的却是世间百态。半年多的集邮经历,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的同时,还锤炼了我的性格。集邮增加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知识。欣赏、研究邮票,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记得《于丹〈论语〉心得》中讲到一个人的内心充实了,也就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作为处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年轻一代,物质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容易迷惑,有多少时候我们会觉得内心的空虚,只要有机会能培养自己的兴趣,我们就应该抓住,集邮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集邮给我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培养美的心灵。邮票的画面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每一枚邮票都是一件小形艺术品。画面上有周密的构思,生动的形态,美丽的图案,鲜明的色彩,深刻的内含。我反复欣赏邮票时可以领略独特的艺术情趣,感受方寸天地展现的艺术风韵,可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得到美的享受。集邮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邮票是思想性很强的宣传品,爱憎分明,人们在收集的欣赏中就会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培养高尚品德和良好情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但如何修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实是学生眼前的光,路上的灯,然而性格上的缺点使我在教育工作上走了不少弯路,只有不断的锤炼自己,才配得上教师的称号。通过集邮,帮助我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集邮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邮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的信息载体,邮票上负载着邮票发生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手段。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本国有代表性的科学、文化、成就展现在邮票上,使集邮者在集邮的过程中,了解本国的科学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世界各国还利用邮票的宣传作用,在邮票上表现热爱和平、环境保护等内容,以取得宣传效果。集邮的教育功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也是我们集邮者继续教育的一部分。集邮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我追求目标的毅力,为了集邮必须做出计划、存钱、寻找、交易、与邮人进行探讨,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标。就拿我来说吧,我写出的字与我的学历极其的不匹配,大学时买的字帖,直到今天还是新的,这期间也曾多次立志,制订计划,可是总是没能坚持不懈,结果半途而废。通过集邮,我想我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耐性、毅力,圆自己多年的“写一手好字”的梦想。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毅力,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集邮是一项开放性的社会文化活动。集邮联系了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人们之间增加交往、增进友谊的纽带。国际性邮展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拓展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助于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增加彼此的友谊。而在我们学校,参加这样一个组织,使我们会员之间通过集邮这个平台,增加同事间的交往,增进感情,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服务。

116 评论

相关问答

  • 集团发展的论文题目

    酒店管理(Hotel Management ),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

    ERICA漠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广东集邮史的发展与研究论文题目

    物联网+形势下的物流 物流生态链

    大鹏村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人类发展史的研究论文

    我们说,所谓事物发展整体(整体论),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的动态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是事物至少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

    木图先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欧美广告的发展论文题目

    、 广告摄影创意与时尚品牌建设 摘要摄影自诞生之初,就作为传达信息的视觉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在了广告之中。本文通过对意大利Benetton集团历年来广告摄影创意

    villavill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广东国企发展研究的论文

    目标不确定,范围太大,给一篇予你,你参照一下,自己修改吧!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

    我是一只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