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娃子
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位于文理校区内。馆藏内容:拥有相当规模的文献资源,以中文、历史、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等方面的理论性书刊为收藏重点,馆藏文献总量已达到330万册。每年入藏中外文图书12000多种,订购报刊5000余种。在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中,武汉大学图书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外国哲学、国际法、行政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共产主义运动、经济学、北美经济研究、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中国古代文献、历史学、中国古代史、数学、凝聚态物理、空间物理和无线电物理、化学、植物学等17个学科的藏书被评为“研究级藏书”,居湖北省第一,其中马列主义、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字和生命科学等六个大学科的文献收藏量在全国高校居前五名。文理分馆加强了电子文献的收藏,已拥有各类型机读文献和数据库120余种,是收藏这类文献较多的图书馆。港台及原版图书15万余册,馆藏线装古籍20万册,善本800余种,其中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满足文理校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藏书特点为文理图书全面收藏;教参图书系统收藏;科研图书重点收藏;博、硕论文完整收藏,使藏书体系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且具有研究性、学术性、学习性。文理分馆下设办公室、阅览部、期刊部、流通部、文科中心、特藏部、声像部七个部门。 武汉大学工学分馆,位于工学部1教学楼(20层高的主教学楼)西面,是以工学学科为主的大型文献信息中心。馆舍面积9697平方米,入藏中外文图书百万册,报刊5000余种,电子文献100余种,音像资料350余种。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的布局,侧重在水利、水电、电力、机械、能源动力工程、土木建筑和城市建设等专业文献方面形成了独有的馆藏特色。工学分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关心职工、尊重读者”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第一、方便读者”的服务宗旨。馆内设有各类阅览室12个,阅览座位1千余个。除传统书刊(纸质品)外,还有现代化特征的“网上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数字化和对多种媒体的信息源的深层次连接,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一流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工学分馆下设机构:流通阅览部、学科服务部。 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分馆位于珞珈山南麓,信息科学学部的中心。前身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9月,1962年1月新馆建成,建筑面积6351平米。信息科学分馆是全国测绘科学文献收藏比较完备的单位之一。主要收藏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工程、测量仪器与制造、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印刷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中外文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本校区硕、博学位论文、技术标准、规范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中的12种期刊全部收藏;世界上出版最早的德国《测量》杂志从1873年的创刊号至今收藏完整。截止2006年底,信息科学分馆馆藏中外文图书约49万册、期刊5000余种、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影像相片、10万余张。信息科学分馆馆长段晓玲,下设流通阅览部、学科服务部、办公室三个服务部门,有工作人员43人。我们的服务承诺是:“读者有百分之一的需要,我们将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位于武汉大学医学部校区,馆舍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收藏基础医学、医学病毒学、神经精神病学、计划生育学、护理学、医学管理学、心血管内外科学、显微外科学、放疗、肿瘤学、口腔医学等学科专业的文献。截止到2009年底,医学分馆馆藏中外文图书约20万册,入藏报刊3000余种。医学分馆下设流通部、阅览部、学科服务部和分馆办公室四个部门。 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位于珞珈山西麓,珞珈山广场东北侧,地处武汉大学主校区的中心区域。 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54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3127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272平方米,容积率为,建筑密度为29%,绿化率为37%。结构形式为仝现浇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室内外机动车停车数为82辆,室外自行车停车数为800辆。 图书馆新馆(总馆)扩建工程2008年底动工建设,预计2010年底完工交付使用。与现图书馆面积结合,届时该馆将是全国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庭院式图书馆。2011年10月28日,新图书馆正式对外试开放。图书馆(总馆)新馆第一阶段的开放区域为图书馆大厅、A楼图书馆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室、借阅区共有1600多个阅览座位,50余万册图书供读者借阅,新馆试行藏借阅合一的开放模式,读者可以带书包进图“图书借阅区”。图书馆(总馆)扩建工程遵循依山就势、新旧一体的设计思想,建筑优美,且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大空间、全开放、凸显交流共享功能的设计特色,毫无疑问将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处文化地标,开启武大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
Lemonice柠檬冰
武大图书馆有:老图书馆(位于樱顶),为特藏图书馆文理分馆(新图书馆,位于教五旁边)工学分馆(位于工学部1教学楼西面)信息分馆(位于信息学部中心)医学分馆(位于信息学部)
木易小青争
武大图书馆有:老图书馆(位于樱顶),为特藏图书馆文理分馆(新图书馆,位于教五旁边)工学分馆(位于工学部1教学楼西面)信息分馆(位于信息学部中心)医学分馆(位于信息学部)各学院院办内有自己的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在法学院内,布局如下:一层 报刊阅览厅 (101 室)主要收藏中外文法学报刊资料及部分中文工具书。提供阅览、参考咨询、复印服务。多功能电子信息阅览室 (105室) 提供 Internet 网上阅览及文献检索等数字化服务。 二层 中文图书借阅厅(201 室)主要收藏中文法学图书。提供中文法学图书流通阅览及复印等服务。 中文保留厅、港台原版图书、学位论文阅览厅 (207室) 主要收藏中文法学保留本、学位论文及港台原版图书。提供阅览、复印等服务。 图书馆办公室 (205室) 书刊加工、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三层外文图书借阅厅 (301室) 主要收藏法学外文原版及影印版图书。提供阅览、复印等服务。 国际法研究所资料室 (301,305) 主要收藏国际法学书刊。提供阅览、复印等服务。联合国资料保存图书馆 (305) 主要收藏联合国书刊及文件。提供阅览、复印等服务。 环境法研究所资料室 (307) 主要收藏环境法学书刊文献。提供流通、阅览、复印等服务。
30分钟。网查重检测时间在10-30分钟范围内,高峰期60-120分钟。不同情况查重时间不一致。中国知网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全文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印制规定 为了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印制,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局编写格式,及时向社会提供查阅,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我校对硕士学位论文印制格式作出如下
一般如果有学校账号的话,可以登陆学校的图书馆或者直接去图书馆去借阅资源
是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导师和论文作者签字,还有签那个原创性声明,然后以电子版、打印版交给所在院系和图书馆。至于图书馆是否上传到知网,是否公开,看学校和
所有的都要查重 学术还有盲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