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8

豆瓣酱7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女排精神议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思得不瑞奥

已采纳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关于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及范文内容如下,赶快来看吧!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

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166 评论

束缚的漂流瓶

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这就是女排精神,我整理了以女排精神为话题作文素材,来看一下!

“女排精神”是:永不放弃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1.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2.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3.就那么打,输了算我的!

4.有人觉得我在球场上耗费了青春,没有专业,一身伤病,我觉得值得。

5.积累就是经验,经验就是应变,应变就是智慧!

6.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

7.中国女排流血不要流泪,掉皮不要掉队。

8.中国女排愿意接受任何世界强队的挑战。

9.只有拼才会赢!

10.我郎平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

11.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12.这墙上的每一个球印,就是以前那帮傻姑娘,一个球一个球给凿出来的。

327 评论

lucifer487

1981年11月16日,刚好半岁的李娟在睡梦中被阵阵“中国万岁”的欢呼声吵醒。在日本,中国女排姑娘们用泪水庆祝着自己的第一个冠军;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邻居们,因为她们而血脉贲张,高呼“中国万岁!” 21年后,这位听着女排五连冠故事长大的天津姑娘,终于踏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女排国家队大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排坛强手如林,美国、古巴、日本、苏联、秘鲁任何一支队伍都具备夺得冠军的机会。 条件愈苦,意志愈坚;对手愈强,信念愈坚。姑娘们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已经退休的资深排球记者杨玛俐见证了中国女排发展的全过程,“那个时代的运动员一定是吃了别人吃不下的苦才能战胜对手。” 仅仅用28天时间盖起来的女排训练基地,承载了老女排的光荣与梦想。那段竹棚岁月给张蓉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她和姐妹们就在粗糙的`地板上摸爬滚打,每天要练习翻滚上百次,地板上的木刺扎到衣服上,嵌进肉里,训练结束后人人变成了“刺猬”。训练时只有白开水可以喝,伙食可以保证吃饱,“吃好就谈不上了”。她们对发球、拦网等简单枯燥的技术动作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对训练比赛造成的肩、腰等伤痛从不叫苦叫累。备战期间常常要“一天四练”,每天要练八九个小时,周日还要训练半天,姑娘们每天都要用枯燥繁重的训练挑战身体的极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81年11月16日,厚积薄发的中国女排携亚洲冠军之勇连克美国等强敌,以7战不败的战绩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自此,中国女排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五连冠。用女排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女排姑娘们为对手的冠军史留写了一段空白,也为自己书写了一段传奇。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诞生于1981年。当年3月20日,中国队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2力挫劲旅韩国队,取得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赛的资格。当天深夜,北京大学近4000名学生激动地奔出宿舍,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响亮口号。随后,这个口号成为广大青少年对祖国的誓言与承诺,也因中国女排的“五连冠”而更加响亮。( ) 五连冠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座丰碑,而锻造出“五连冠”伟业的女排精神对国人的激励作用远大于冠军本身。女排精神越来越多地被各个项目的运动员视为个人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并成为青少年教育和各行业争先创优的励志标杆。作为中国女排这个优秀集体中的成员,郎平、孙晋芳、张蓉芳、陈招娣等老女排成员们仍然在不同的领域传承着女排精神。 张蓉芳,这位当年身怀六甲仍继续带领队员训练并最终带队实现五连冠的川妹子,如今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党委书记的位置上,时刻谋划着中国女排的成长与崛起,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女排精神一脉相承。 郎平,这位首位入选排球名人堂的亚洲运动员,今年8月12日,她婉拒美国队主教练帅印后出任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她说,自己第三次复出的动力来自于自己对祖国对排球的热爱。 2006年10月14日,“断臂将军”陈招娣梦想成真,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时任解放军文体局局长的她晋升少将军衔。“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不过,她表示,对于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老女排精神还激励着更年轻的女排姑娘。在新组建的中国女排球员中,平均年龄仅为21。8岁,18名队员中有10位是在女排五连冠之后出生,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们成为女排精神的衣钵传人。从2001年开始,每一个奥运会周期起始年的封闭集训时,中国女排都会在第一个训练日的早晨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 “女排精神是我们年轻的中国女排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中国女排队员来说,既是巨大的光荣,又是绝对的挑战。”当年那个被“中国万岁”的欢呼声吵醒的小姑娘李娟已经是队中的老大姐,“老女排的那种拼搏精神对我们年轻人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做好女排精神的传人,珍惜每一个机会为国争光。”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女排精神议论文素材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关于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及范文内容如下,赶快来看吧!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

    豆瓣酱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精神议论文素材

    历史[3],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五是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指历史学科

    包华包华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精神论文素材

    不抛弃不放弃中国精神的素材的构思可以从:首先举出具体的示例,例如中国女排的事迹之类的,然后阐述这之中蕴含的中国精神。 正文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说:不是

    evenmaosi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中国精神的论文素材

    01、于敏: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wangxinros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抗疫抗洪论文中国精神素材

    主意就是以爱祖国,爱人命为前提,爱国主义首先是爱祖国,然后是爱人民嗯,在当前的抗议斗争中,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践行了爱国主义的主题,奋战在嗯,抗议的第一线,不怕牺

    Lucy…黄小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