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书墨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细玩此帖,书与文交相辉映,通篇一气贯注,有不可止遏之势。俞和曾评其书谓:“东坡先生在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也,余每于...
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答谢民师论文帖》(残卷)写于元符三年(1100),是一篇苏轼与谢民师论文的书信文。文中阐述了苏轼重要文学观点。而其书法以通篇匀整的行书,前...
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答谢民师论文帖》(残卷)写于元符三年(1100),是一篇苏轼与谢民师论文的书信文。文中阐述了苏轼重要文学观点。而其书法以通篇匀整的行书,前后贯通,一气呵成,正实践着他在文中所提出的作文要“文理自然...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与谢民师论文帖》非此次展览展品台北故宫收藏中最著名的包括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
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苏轼画像丨明末陈洪绶绘
宋代有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及千字文卷、苏轼与谢民师论文卷、黄庭坚华严疏卷、米芾多景楼诗册、郭熙幽谷图轴、马远雪屐观梅轴、李迪花鸟轴等。元代有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吴镇渔父图卷、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倪瓒渔庄秋霁图轴和六君子图轴等。
晚期作品:.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苏轼《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白麻纸28.3×306...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北宋苏轼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纸本,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后遭贬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苏轼的存世名迹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寒食帖》等诸多苏轼名帖,上海博物馆则有苏轼晚年《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等,日本则收藏苏轼《李白...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苏轼名迹《答谢民师论文帖》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此次,没能在本次展览中呈现,也有可能因为《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去年底曾在上博展出有较大关系,“毕竟,这些国之重宝都是有一个休眠期的”。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前后贯通,一气呵成《答谢民师论文帖》(残卷)写于元符三年(1100),是一篇苏轼与谢民师论文的书信文。文中阐述了苏轼重要文学观点。而其书法以通篇匀...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纸本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苏轼《答谢民师论...
苏轼行书墨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细玩此帖,书与...
苏轼晚年的书法作品相对较少,然而其知名度却极高,如《答谢民师论文帖》为其生平作品中的精品。正如娄坚在卷后跋中说:“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於拙,...
信息的流通和电脑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尺牍的文化现象日趋消退,而历代名人尺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殊的书写格式不但受到书家的青睐,同时亦受到收藏家和鉴赏...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欣赏北宋苏轼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书于元符三年,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帖高27厘米,横96.5厘米,而在挖去轼字处另补上则字,又有陈继儒等...
苏轼《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纸本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
内容摘要:苏轼行书墨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
信息的流通和电脑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尺牍的文化现象日趋消退,而历代名人尺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殊的书写格式不但受到书家的青睐,同时亦受到收藏家...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苏轼早年学《兰亭》,中岁喜颜鲁公、杨凝式、李邕,晚年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黄山谷评其书谓:“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