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
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驳复仇议》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批驳初唐陈子昂提出的“既诛且旌”的论点,同时,该文高扬以人为本的光辉思想,对弱者给予深切同情。文中还深刻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全文立论清晰,层次分明、富有思想内涵,至今仍有启发。
《驳复仇议》论点明确,论据翔实,论证手段缜密严谨,语言犀利明快,选词恰如其分。在柳文中堪称上乘之作,值得我们仿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驳复仇议》原文、译文及赏
柳宗元的驳复仇议原文及翻译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
回答:《复仇议》是唐陈子昂所作《复仇议状》简称。对平民徐元庆为父,既杀其仇人赵师韫(下邽县县尉,后升任御史),后又去自首一案,陈子昂主张“诛而后旌”,以...
西北从事①围绕柳宗元《驳复仇议》一文的讨论,学界近年来的论文不多,仅见尤慎的《关于柳宗元(驳复仇议)的几个问题》《(零陵学院学报)04年...
礼与法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两大课题,在此我想作皮毛上的简析。“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这是《说文解字》中关于礼的著名解释。礼的起源与宗教、祭祀、宗法有关...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驳复仇议是立论文吗的问题>>
这是柳宗元写的一篇议论文。武则天执政时,一个名叫赵师韫的县尉杀害了徐爽,徐爽的儿子徐元庆手刃县尉报了杀父之仇,并自缚双手投案自首。陈子昂上书建议判处徐元...
驳复仇议[唐]柳宗元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
【摘要】《驳复仇议》和《桐叶封弟辨》是柳宗元的两篇经典议论文,从此二文可以初探柳宗元驳论文的一般风格特...
驳复仇议作者:柳宗元朝代:唐朝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
1、不爱死:不惜死;爱:吝惜;2、达理:通达事理;闻道:通晓道理;3、议者:指陈子昂;4、下:发下;附于令:附在法令后面;5、狱:案件;6、从事:办事,处理事务。《驳复仇议》全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乐毅报燕王书、报任少卿书、(上下)过秦论、治安策、论贵粟疏、上书谏猎、尚德缓刑书、(前后)出师表、谏太宗十思疏、原道、原毁、争臣论、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后廿...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柳宗元名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