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内容简介:对伯驾而言,他在中国基督教史上的地位,可以借用人们对他的一句评语来表达,即他“用手术刀把中国开放给基督福音”。在19世纪中美早期外交关系中,美国来华传教士曾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8-11-21作者:周振鹤《伯驾与中国的开放》(《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之一)[美]爱德华V吉利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自晚明到晚清,大致完成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的观念的转变。晚明以前,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国。
1974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利克(EdwardV.Gulick)所著《伯驾与中国的开放》(PeterParterandtheOpeningofChina),是迄今关于美国传教士、外交家伯驾的最详细的个人传记,同时也是研究战争前后中美关系的出色著作。
范文五论文题目:《周易》: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根摘要:本文初次提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根,初探中国古代第一部哲学经典《周易》形成历史,进一步阐释了《周易》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粗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之始祖,粗评《周易》在当代中国的正负价值。
【摘要】:中国近代最早学习西医的人──关韬关韬又名关亚杜。广东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18岁时,开始在医院里学习、受训练作助手,逐渐成为一名中国早期的著名西医。1834年10月美国公理会派传教士伯驾(P.Parker)至中国广州。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4卷第2期(2013年):159~172The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34No.2(2013)伯驾在新加坡的医疗活动与早期医院的建立…
西方传教士为什么要给中国人治病?当欧洲的大炮不能拉开一个门闩时,伯驾却用手术刀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医学的早期现代化的论文.doc,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医学的早期现代化的论文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医学的早期现代化十六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籍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揭开了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活动的序幕。
美国传教士在晚清中美关系中的角色研究(1830-1860年),美国传教士,中美关系,晚清,角色。近代中国,西方传教士带着传教的使命进入中国,尤其是美国传教士在世俗世界特定影响下,自1830年起相继踏足中华帝国…
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宗教史上,都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按照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将从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到1851年英文《中国丛报》停刊这段时期,看作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早期阶段,即以广州和广东沿海为中心的阶段。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伯驾与中国的开发;第一章受命前的曲折;心理上的决定;各种学习准备;初抵中国以及在新加坡的实践;当时中国对于传教士时报以拒绝的态度,他们让传教士只能住在一块小...
山茂召少校日记及其生平政治江湖伤心的政治巴夏礼在中国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当当自营进入店铺收藏店铺商品详情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内容摘要本书列入“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医疗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
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医疗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交事务的经历,客观评价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伯驾在近代中美外交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
本文档为【伯驾与中国的开放(美)爱德华·V·吉利克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
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莫顿(WilianThomasMorton)在麻省总医院进行麻醉下外科手术演示的成功,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开端.伯驾医生(PeterParker,1804~1889)在...
3彼得·伯驾与美国早期对华外交汪波(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72)摘要:美国早期对华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始于19世纪40年代,其标志为1今...
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交事务的经历,客观评价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伯驾在近代中美外交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
该文对《国家教育法》相关项目在满足美国所缺乏的外语、地区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明确提出了改进措利克所著《伯驾与中...
伯驾与中国的开放/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正版现货,放心购买[美]吉利克(GulickE.V.)著;董少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9/平装金桔图书专营店天津市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