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视觉修辞框架下新媒体社交中的表情包作者邓阿荣来源现代语文2018年第09期摘要视觉修辞是以修辞学理论为依托的新兴学术领域,是以视觉文本作为修辞对象的修辞实践与方法,它突破了传统修辞学多局限于语言符号交际或传播的现状。
本文基于视觉修辞理论框架,以当下流行的孤寡青蛙系列表情为例,对表情包的视觉形象、修辞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当下流行的网络表情包中的视觉修辞。基于表情包视觉修辞的研究发现,用户视觉需求的多样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推动网络表情包视觉修辞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本质上分析,表情包作为公共修辞,大众可以利用表情包对时事热点进行戏谑与嘲讽。.网民通过对图像的自由解构,表情包成为大众情感宣泄与狂欢的特殊载体。.表情包作为火热的文化现象,不仅仅参与了对身体的塑造,也带来了诸多商业价值,分析微信...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使用了隐喻、比喻、讽刺、歧义、双关、悖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有些表情包由于没有对其加以约束的文字,这...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不仅丰富了QQ的聊天功能,而且加入了许多流行的元素,形成了独有的聊天体系。从刚开始的emoji、兔斯基等简单
一、表情包的功能分析.从传播角度来看,表情包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我国互联网的群体身份认同、个性话语的表达等进行着潜在意义上的变革。.表情包作为一种社交媒体环境中的交流手段,其功能定位也日渐丰富,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
大牛论文网是一家专业提供论文定制修改服务的网站,上10年的论文经验,无论是本科论文、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博士论文,我们都能为您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论文服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篇社会学学论文范文,本文是关于表情包文化的发展和作用及潜在风险,表情包文化存在侵害...
本研究聚焦于流行表情包中的文化创造,分析当下新媒介语境中表情包抵抗话语的生成,进而又消解的过程,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表情包的产生、流行与发展做了历史性的梳理,将其传播特征总结为创作的网众性、文本间的互文性以及传播的狂欢性,而这些特质为...
中老年表情包的符号、趣味与区隔研究.沈茵菲.【摘要】:互联网催生了全新的阅读及书写形式。.伴随当今社会社交软件如火如荼的发展,单一的文字交流全然不能完整的传达交际双方的情感、态度与意义。.网络表情包利用文字、图片和GIF等元素组合,作为一...
论文摘要:表情包也是继文字叙事、电影叙事等,成为一种新的叙事手段。研究表情包的叙事功能有利于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行为模式。要想清楚分析微信表情包的叙事功能,首先需要研
表情包文化是随着网络社交沟通的增多出现的一种主流文化。可以表达出不能道破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语言和文字的尽头,就是表情包施展的空间,本篇文章就大家一起从表情包文化论文来探讨一...
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栏目主持符号、修辞与话语吕晓东◎屈济荣,李异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作为...
隐喻与互文性等修辞方式,将个体情绪与集体记忆联系起来,在表达情绪的基础上,融入了可共同感知的集体体验与社会文化机理。表情包的图像符号与亚文化属性让它具备...
表情包的图像符号与亚文化属性让它具备了文化上的抗争姿态,而流行文化中的叛逆、娱乐、表演等元素则让表情包的传播实践呈现出明显的现代犬儒主义话语特征。【...
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符号、修辞与话语◎,(暨南大学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图像行为”,表情包呈现的是个体感知...
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图像行为”,表情包呈现的是个体感知与集体经验之间的平行关系。“图文双构”的多模态形式将视觉和言语整一个统一整体,相互辅助传递信息...
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符号、修辞与话语.PDF,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符号、修辞与话语◎屈济荣,李异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
内容提示:作为“图像行为’’的表情包符号、修辞与话语◎屈济荣,李异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图像行为...
隐喻与互文性等修辞方式,将个体情绪与集体记忆联系起来,在表达情绪的基础上,融入了可共同感知的集体体验与社会文化机理.表情包的图像符号与亚文化属性让它具备...
以《表情包的传播效果研究》为题的优秀毕业论文正是出自他手,论文以公众号冷兔中的表情包为例并结合定量分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来研究表情包能否促进信息的传播。随着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