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继承、保护和发展铜鼓文化,而不是等待历史的长河将其湮没。参考文献[1]中国古代铜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蒋廷瑜,廖明君,铜鼓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本文关键词: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壮族民间铜鼓铸造技术考察与研究[转贴2012-4-212:49:27]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吴伟峰(摘要)古代铜鼓的铸造技术到清代己经失传,广西环江的壮族韦氏兄弟用传统的翻砂法铸造出受到壮族、瑶族认可的麻江...
2、为铜鼓文化培养传承人。培养传承人单靠民间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有的参与,出力出资,做出具体的规划。只要培养好铜鼓音乐文化传承人,铜鼓就不会在这片土地上消失。3、让铜鼓音乐文化走出山门,面向世界。
壮族铜鼓文化源流与传承发展研究.【摘要】:壮族是最早使用和铸造铜鼓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壮族先民和壮族吸收、创造、传播和传承了铜鼓文化。.学习铸造铜鼓的同时,壮族先民将铜鼓本土化,融入了壮族特有的元素,成为带有壮族特色的审美艺术...
在铜鼓冶金铸造历史相关问题上,陆秋燕副研究馆员发表在《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上的SCI论文通过对50份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铜鼓样品的金相分析、成份分析、铅同位素分析,并将铅同位素数值与已发表的196个数据相比对,再次论证了广西铜鼓
/k.20190401446广西玉林市博物馆馆藏七件铜鼓的初步分析研究黄123伟,李义凡,黄槐武(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2.广西玉林市博物馆,广西玉林537000;3.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3)摘要:迄今已...
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广西实践”.李富强卫彦雄唐春松.【摘要】:广西铜鼓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民族区域文化,是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的一部分。.进入近现代之后,广西铜鼓文化与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样,逐渐式微,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
摘要:铜鼓是广西重要的文化符号,六靖铜鼓王是广西铜鼓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与亮点.铜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其起源的神话与传说、自身的样式与纹饰、作为不同...
论冷水冲型、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的关系铜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重器,其形制和纹饰是特定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故不同类型钢鼓形态的异同可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
内容提示:●黄玉强r摘要】介绍和分析北流型铜鼓的基本特征,阐述北流型铜鼓的文化内涵,探讨北流型铜鼓的美学意识,揭示北流型铜鼓的历史文化。[...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铜鼓文化论文范文资料。摘要:从国内外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经验来看,保护铜鼓文化应以原生态的保护作为核心的理念,“参与式...
(一)北流型铜鼓的分布特征北流型铜鼓是由石寨型铜鼓东传至两广交界的北流,容县,岑溪,陆川,信宜,高州,罗定等地,与北来的楚汉文化合流后而形成的.从文献记载...
北流型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创造的铜鼓艺术瑰宝,它古朴庄重,工艺精美,是一面蕴藏着广西东南部的雕塑、绘画、宗教、民俗、世俗观念、汉字铭文以及音乐、舞蹈等...
与此同时,生活在广东广西交界的云开大山区及周围的俚人,创造了体型硕大,几何花纹丰富多彩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这个时期各类铜鼓争奇斗艳,崇尚体型魁伟和纹饰的神秘色彩。铜鼓在...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曹光哲表示,铜鼓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对铜鼓文化有基本的了解。据悉,从1985年研究北流型铜鼓开始,万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