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诗虽不宜描绘物体,但可以以行动“暗示”被表现物体。“最富包孕性”顷刻是莱辛在论述造型艺术时提出的基本观点,但同样有益于文学中对于情节的选择,而这些都是以行动为准则的;第二部分论述关于美好与丑陋的表现。
绘画的包孕性顷刻。中西方都有这样的认识。这个原则,诗歌、叙事文学也有也适用。不了了之,契诃夫。中国古代文评里,金圣叹最懂这个叙事方法。章回小说。西方叙事文学也有。第五节:结尾。第三篇通感中西方文学中的通感运用比较
建筑艺术中的“包孕性顷刻”向洋伸;11-12徐州传统建筑数字化采集与保护研究朱雪;13-14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废弃集装箱建筑改造设计张书豪;陈瀚;15-16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毛振华;17-18“九宫格”练习在建筑构成中的应用——以CIEN住宅为例郝彦
【摘要】:中世纪视觉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象征性叙事方式的广泛使用,围绕基督宗教题材组织各种视觉语言符号表现《圣经》和教义相关的内容。这一时期象征性艺术的繁荣是基督宗教采用视觉艺术作为传播手段的结果,也是基督宗教观念和人的思维方式的集中反映。
这篇诗性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免费关于诗性论文范文,与新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史诗性作品有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4页文档大小:116.04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待分类文档标签: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系统标签:文学汉语言选题毕业古代题目
《蒹葭》是《诗经》里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因其主题多元,意境朦胧,意象模糊,故有人把它誉为中国朦胧诗之祖。本文试以叙事文分析的方式,通过叙事文的几个主要元素的分析来解读这首诗歌,更便于我们理解这首
叙事学视野下的连环画和漫画书的图文关系研究.尹士刚.【摘要】:连环画和漫画书本来都是语言与图像共同参与叙事的文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连环画已经完全褪去了80年代的辉煌,变得衰落至极;另一方面却是漫画书在...
笔者对《拉奥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莱辛《拉奥孔》的文学观是以“行动论”为核心的,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其进行系统的剖析和论述。.第一部分讨论题材与情节的选择,莱辛反对苏黎世派所提倡的描绘体诗和将温克尔曼的静穆理想应用于...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摘要】莱辛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66年出版的《拉奥孔》之中。他从拉奥孔这座雕像群所表现出的感情与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史诗《伊尼特》中所描绘的拉奥孔的形象谈起,具体探讨了造型艺术和诗的界限及联系。
"包孕性顷刻"的内涵接受美学文章通过对"包孕性顷刻"的产生背景以及深刻的内涵充分介绍的基础上,论证"包孕性顷刻"观点的提出标志着艺术创作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审美主体的审美...
美术艺术研究ResearchonArtandArt浅析莱辛“包孕性顷刻”的美学特征邵倩?贾舒捷(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摘要:18世纪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包孕性...
《所见》的“包孕性顷刻”及其真实命意_专业资料。清代诗人袁枚,机智灵巧,倜傥,写诗评诗,都有独到的眼光。翻开他的全集,我们会发现他吟咏日常事物的作品常存精妙,兼涉理...
18世纪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包孕性顷刻"的学说,认为画家应该选择所有"动作"中内涵最丰富,最耐人想象的片刻来创作,从而达到"引而不发"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包孕性顷刻"的概念入手,结合具体...
许多成功的视觉艺术作品不仅依赖于视觉艺术家高超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艺术家对“富有包孕性的顷刻”的把握和创造,并以此来表现视觉艺术的美。本论文主要从“包孕性顷刻”...
摘要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戏剧家、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或称《论诗与画的界限》)中论述诗与画的联系时,提出“最富于包孕性的顷刻”这一内涵深厚的美学观点。这...
阅读量:2作者:施耀志展开摘要:受市场竞争浪潮荡涤的报纸有其独特性,无法隐藏其“商业机密”,组版理念和宗旨,文字图片之编排,等等,尽在报纸版面上展示出...
包孕性的顷刻——《拉奥孔》拉奥孔群像》1506年在罗马一葡萄园中出土。作品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派雕刻家阿盖桑德罗斯(Hagesandros)、波律多洛斯...
49万方数据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这部著作中提出“包孕性顷刻”的学说,这一顷刻即最有魅力、最富内涵...
“包孕性顷刻”、建筑艺术、时空框架莱辛在《拉奥孔》中依凭时间与空间的框架探讨了诗与画之界限,从而提出了"包孕性顷刻"这一命题.而在建筑的领域中,该命题则可以作为一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