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经》的念佛禅观启示释惠谦慈光禅学学报第二期提要:《般舟三昧经》是传译到中国最早的经土典,若要探究中国念佛禅观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则对《般舟三昧经》的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必须作深入的了解。
般舟三昧经,是大乘佛教的前期的思想之一,他对佛法的解读,与大乘佛教基本一致,比如【般舟三昧经卷中无著品第五】曰,【如佛今于若前说经。菩萨当作是念。诸佛悉在前立。当具足念诸佛端正。悉欲逮见一一想。当想识无有能见诸佛顶上者。
般舟三昧是一种昼夜经行而不坐不卧的修行,在居住的小房屋中,架设绳索,过份疲倦而支持不住时,可拉著绳索,作为短暂的休息。在,佛七修行的机会很多,禅七也有,但很少有人修般舟三昧。
所以经行,经行的方法很多,转圈子,修般舟三昧在大殿禅堂是这样转,还有密宗的经行呢,密宗在山里头,有些专修的人,譬如我们这个禅堂中间这个走廊,两边一个柱子,那边柱子两条绳子,绳子上面套了一个竹子的筒子,竹子空心,一个筒子。
行品第二佛告跋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佛叮嘱跋陀和菩萨,如果我们修行的人真的发菩提心想要修行成就,就要严格按照佛陀的教诫,带众实修,精进不退地努力,从而深入禅定,到达三摩地。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
佛说般舟三昧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释义腾法师白话文慧川同学搜集翻译整理..问事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
问:老和尚曾修过十次般舟三昧,这在佛门是相当不容易的道行。想请教老和尚,般舟三昧是什么情形?我们如何来修呢?答:说到‘般舟三昧’,这是印度话,此土叫‘佛立三昧’或;‘常行三昧’,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之一。
助般舟之缘。非正释其义也。言事门者。夫佛生于心。般舟无念而已。至境出于我。法华不速而自来。无所念心者。绝诸乱想也。而修念佛者。善想一佛也。何故妙宗引...
般舟三昧经,是大乘佛教的前期的思想之一,他对佛法的解读,与大乘佛教基本一致,比如【般舟三昧经卷中无著品第五】曰,【如佛今于若前说经。菩萨当作是念。诸佛...
赖鹏举佛教图像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传《般舟三昧经》的流传与四世纪末中亚“十方佛观”的形成[J].赖鹏举.兰州大学学报.2006(05)
“见诸佛如以明月珠持着琉璃上如日初出时如天地大界金刚山却臭秽。《般舟三昧经》卷下秽恶之气。与“香”相对。《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
二手商品>二手书>二手期刊杂志>【二手9成新】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般舟三昧经?涵远二手书专营店联系客服关注店铺评分详细商品评价:...
《阿閦佛国经》、《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般舟三昧经》两种、《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佛说阿阇世王经》、《...
(Ⅸ中本起经》4/148a)(9)不自称誉说彼短,终不复起吾我想.(《般舟三昧经))131915c)(10)⋯⋯为我解说吾之狐疑,令心而⋯⋯(《阿阁世王经》15/395c)三、余东...
《般舟三昧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般舟三昧”这一大乘佛教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禅观,这一禅观的重要特点就是与念佛法门相结合。“般舟三昧”是梵文的音译,它是使十方诸佛出现于眼前的一...
在东汉时期往往有这种情况,据《佑录》卷七《道行经后记》载:光和二年(179•)年时协助翻译佛经的侍者中有南阳张少安、南海子碧;同卷《般舟三昧经记》又载光和...
在东汉时期往往有这种情况,据《佑录》卷七《道行经后记》载:光和二年(179)年时协助翻译佛经的侍者中有南阳张少安、南海子碧;同卷《般舟三昧经记》又载光和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