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将适时对各单位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对落实不力、存在严重“唯论文”问题或存在奖励论文发表的,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处理并责令整改。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3月23日
重论文但不唯论文02版:教育大家谈上一版下一版《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邮发代号:25-2全年订阅价205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
不唯论文不等于不要论文今年刚刚履新的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是一位“网红教授”,人称“强哥”。他作为网红的一个重要标签是——“论文等身”,他曾在公开场合说,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33篇,科研经费2300万元,累计发表SCI论文520多篇。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即:.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
现将安徽省科技厅《关于转发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皖科监秘〔2020〕80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学习。科研处2020年3月3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底线要求、优化评价方式、加强学风建设、健
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二十一)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破“SCI至上”目的是破除“唯SCI”、“唯论文”,而不是不看论文,不讲SCI。教育部、科技部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破除“SCI至上”,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学生...
“唯论文”难倒“英雄汉”,如何“破而后立”?---记者采访发现,以论文作为学术评价指标在科研活动中盛行,一直在高校和科研界饱受诟病,导致科研学术界急功近利、学术不端等乱象。教育部政策意见做出规范与引导,但“唯论文”如何“破而后立”,值得进一步思考。
安徽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职称评审“松绑”。这一改革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将重新设置,不将论文作为评价...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者;无论是学校,还是科研所,论文都是评职称、谋发展、挤排名的“标配”,热火朝天拼论文就成了一种风气。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
敢为天下先的清华大学,率先实行“博士不唯论文”,既尊重了学科特点和差异,又创新了学术评价体系、净化了学术圈生态。这或许会让学校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没有那么耀...
安徽省财政厅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会计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予以修订并发布执行.此次修订评审标准条件,突出的是改变“唯论文”倾向、政策向基...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高校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得到广泛好评。不唯论文不是不重视论文,而是让我们更加明...
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学社科研究评价中“唯论文”现象,为学术研究评价划出“十不得”底线,并要求各地各高校组织“唯论文”问题专项整治。教育部介绍,当...
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重履责绩效、重创新成果、重实际贡献,经过县区推荐或专家推荐、面试答辩和专业委员会评议、评定委员会确认等程序,淮安市77人被直...
3篇SCI可评副高,6篇评正高:不“唯论文”,但论文仍然非常重要!,文章来源: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本文仅限转载,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何才能不唯论文国内“唯论文”泛滥的根源不是“论文不重要”,也不是科学家“为文而文”,而是评价时“唯论文”、唯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科研界...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职称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着重解决评价标准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