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上述种种意义和作用,生机勃勃地表现出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流动活力,如果说中国传统音乐的“流动活力在于不可凝固的即兴性。.流动的过程,既是保存的过程,也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鹏:《论...
工尺谱是汉族传统的记谱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中国曾一度是极为流行的记谱法之一。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地方戏曲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应用,昆曲、京剧、粤剧等便是明证。这种乐谱使用一些类似于汉字的字符来进…
工尺谱,戏曲中在用此外还有俗字谱(工尺谱的前身),鼓谱,敦煌琵琶谱等,这些我不大了解...《白石道人歌曲通考》内容比较详细,cnki相关论文可以说是没有几篇。白石道人即姜夔,想必大家都背过他的课文。编辑于2018-02-13...
论昆曲曲牌构成艺术特征——以《牡丹亭》为例.中文摘要长短句体的戏曲曲牌,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戏曲表演形态的重要形式,体现着我国自古以来文乐结合的传统,它曾在唱赚、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南戏等诸多艺术形式中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明清...
1.共同点首先,李淑姬引用了“南相淑认为乡乐七调是本来在大笒形成的,玄琴和大笒的宫有两种律名是因为用工尺谱的原因,记录工尺谱的原因是因为唐俗乐二十八调形成的七均,应该按照工尺谱出现的。”笔者论文的结论部分的一些内容,除了引用文以外...
还有主张工尺谱分为上调和下调,而且俗乐七调是接受工尺谱上调的。其实笔者还没听过中国的工尺谱有上调和下调。工尺谱分上下的说法,一般都是指包含两种律名的四、一、工、凡的情况。黄钟、仲吕、蕤宾、林钟不能分为上下。
工尺谱记载的常用的字是十个字,就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古琴现在是七根弦,其实主要是五根弦。我们现在说的工尺谱,在各地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在各自的唱腔上面也有它自己的特色,这些东西都不是其他可以替代的。
在当代音乐生活中,人们都认可五线谱是迄今世界上通用的最完善的乐谱,因为它力图要将一种音乐的形态结构面貌细致地再现出来,因而被认为是现代音乐传播最实用的一种精确谱。工尺谱是...
分享于2015-09-1217:00:10.0(2015专业论文)工尺谱字与字声训练之关联,工尺谱,工尺谱入门,工尺谱常识,昆曲工尺谱,工尺谱常识与视唱,工尺谱入门pdf,工尺谱常识...
9个工尺谱字符进入Unicode已经有了可能,但从赵晓楠老师的书来看,还欠缺4个。在陈根方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工尺谱的数字实现研究》中提及的字符就更多了,按照他所罗列的字符(见下二图...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1贾玺增;近代西方非主流服饰发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2熊露霞;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3张兆颖;福建南音...
"工尺"谱的发明关于工尺谱的产生,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有人认为工尺谱产生于战国,有人认为产生于隋唐,有人说它来自异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