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古游丝描是中国画传统线描技法之一,因其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而得名“游丝”.东晋画家顾恺之擅用高古游丝描,其笔下的人物衣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人物刻画形神兼备.该文探析顾恺之《洛神赋图》中高古游丝描以及其在画面中的审美特征,研究高古游丝描
古韵——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高古风格的演变--优秀毕业论文古韵,演变,——,高古楼,玉溪高古楼,高古楼网站,高古游丝描,高古楼论坛,高古楼社区,高古瓷器
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都属于铁线描的类型,代表性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从他的《女史箴图》(图2—3)和《洛神赋图卷》(图2—4)中,物体的细节描绘精致细微,所画妇女端庄娴静,符合封建箴规。笔法细劲连绵,可以看出他那高古简朴的用笔。
一、高古游丝描亦称“春蚕吐丝描”。中国画线描技法之一,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绘事雕虫》:“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
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可分为:·1、高古游丝…
高古游丝描和琴弦描又称春蚕吐丝,与“铁线描”相比有细和粗之别、柔美与刚挺之分,是比琴弦描略粗的一种线描。敦煌北周与隋代的壁画中主要用此种线描来描绘人物的衣纹、飘带、图案、建筑等。
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中锋悬腕用笔,画出的线条比高古游丝描更为粗劲而有韧性,宛若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丝弦,五代周文矩擅用此法。为了强调柔软的丝绸质地的衣纹和垂直飘摆时的姿态,在行笔过程中运用中锋缓慢画出,其线型平直、挺拔,其目的是为了较写实地表现出丝裙的衣褶。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2784176836线条的变化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神韵、动感将事物的外形和内涵表现出来,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特征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摘要】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线描是构成绘画造型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工笔画中具有重要的...
壁画中运用的线描技法已经较为丰富,壁画上层人物的衣纹都是高古游丝描最好的体现,线条如蚕丝一般,虚起虚收,纤细而流畅。门楣武士的头发胡须、西壁南侧下层方相氏的头发胡须运用了钉头鼠尾描,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
古玉学步(101):辨别古今游丝纹细察接砣与平行.游丝毛雕是已然失传的古玉工艺(参见《古玉学步(98):揭去层层故玄妙图说古工游丝描》)。.由于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今仿知难而上涉足其中,往往一件藏品看真看仿各据其“理”莫衷一是,似乎被游丝...
顾恺之与高古游丝描的风格研究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页文档大小:668.28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期刊/会议论文文档标签:顾恺之与高古游丝描的风...
还有李公麟,学顾恺之、吴道子,用线兼有吴道子兰叶描的洒脱与顾恺之高古游丝描的严谨。至宋代,人物画的线描法大局已定,后世的线描法大多由此变化而来。可以说,顾...
中国画中线条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十八描"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古游丝描"的生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绘画中的线描是如何生成和承前启后的.本文从"高古游丝...
[作者]张露芹[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出处]《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12-13,共2页[文摘]高古游丝描是中国画传统线描技法之一,因其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而得名"游丝"。东...
然后结合高古游丝描的形式特点、审美内涵和在各时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表现,来研究高古游丝描在创作中的实践表现形式,最后是高古游丝描在我的创作中的运用以及我的创作感悟。...
关键词:高古游丝描历史生成发展风格作者:何燕琼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06刊名:大众文艺Journal:ArtandLiteraturefortheMasses年,...
论文>期刊/会议论文>顾恺之与高古游丝描的风格研究优先出版(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高古游丝描,又称春蚕吐丝描,是一种非常细劲有力的描法。六朝...
对"十八描"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古游丝描"的生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绘画中的线描是如何生成和承前启后的。本文从"高古游丝描"生成的历史渊源、"高古游丝描...
高古游丝描在2400多年前就存在了,从长沙出图的战国时期的帛画就是用了高古游丝描。()()是前卫艺术的主要的特征。受()的影响,古希腊陶瓶出现东方化纹样式。()是梁楷画作的特点。
陈洪绶从东晋顾恺之那里汲取了高古游丝描及其气韵,但他通过夸大动态的幅度,使线条遵循动态的大势,增加了节奏感和飘逸感.如:陈洪绶《人物图》轴.陈洪绶从唐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