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出发研究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是中华民族关系过程的概括;21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结合,发展了功能派文化理论;31提出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不同传统文化的人们如何...
费孝通的代表作《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涉及变迁中的乡村社会这一主题[3]。这本书由其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被认为是功能主义民族志的
当年秋天,费孝通抵达英国,师从伦敦大学的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毕业论文《江村经济》一下子震惊了西方社会学界,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由此可见,费孝通的学术成就最早是西方人首肯的。
摘要]社会生活是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体现了其研究的学科特征。费孝通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考察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对婚姻礼俗的关注,一直到1949年5月。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从选导师、定题、开题、完成初稿、完成终稿,到最后答辩,一般都有四五个月甚至快一年的时间。比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本科毕业论文是写于1933年的《亲迎婚俗之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虽然是写在80年前,但看过此书,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还是能部分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读完此书,我会发现,我们现在养成的生活习惯,延袭的节日风俗,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种种价值观,很多都来源于千年以来的农民生活。
位于苏州吴江区的开弦弓村,是个面积只有4.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村庄。1936年夏天,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不久的费孝通应姐姐费达生邀请,来到开弦弓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并给该村起了个化名叫“江村”…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谛是什么?——以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为例苌庆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摘要:在对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进行总结后发现: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基础;量身订做的计划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独特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之一。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人类学家吴文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
费孝通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由弗斯选定的,原来他想续写大瑶山调查,弗斯听完他的江村调查经历,确定就写江村,由此奠定了费孝通一举成名的机缘。费孝通先生说过,他在去英国读书以前,就已经掌握了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了。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
费孝通乡土中国内容摘要:《乡土中国》主要是费孝通先生在对乡村社会学的讲学中整理的论文,讲述了乡土中国的一些特色.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主要讲了乡土本色、...
毕业论文—论费孝通的文化观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费孝通的文化观姓名:梁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洪晓楠20091201人连理...
“费孝通曾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长老统治的社会,统治的力量既非源于横暴权力,也非基于契约的同意权力,而是一种教化的权力。这种权力之所以能长久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关...
费孝通的博士论文答辩最为奇异,由于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导师只有一位,答辩过程的唯一主题内容是饮酒。费孝通1933年考进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
内容提示:XX大学毕业论文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姓名:___2014年6月25日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引言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
毕业论文—论费孝通的文化观.doc下载后只包含1个DOC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特别说明:文档预览什么样,下载就是什么样。下载前请...
汉语言文学论文-读费孝通与《乡土中国》关键词: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化自觉引言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
简介:关于经济社会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经济社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目录张帆(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15123)【摘要...
1935年正逢Shirokogorov的休假期,也许他的处境又有变化,他决定欧洲休假之后不再回清华任教,因此他为费孝通作出了新的安排——1935年暑假,到国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年少数民族体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