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城,师从魏飞教授与张强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三维石墨烯。直博三年期间,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AdvMater,AdvFunctMater,NanoEnergy,JMaterChemA等发表SCI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达107),ESI高被引论文1篇,总引用110次;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一项。
2019年6月19日,青年学者唐城博士在工科A121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三维石墨烯材料的精细构筑与电催化应用”,实验室老师及学生听取报告并积极讨论。唐城博士作报告报告围绕实现理想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的精细构筑和高效应用,以多孔氧化物为生长模板,从三维石墨烯材料的生长机制、...
唐城未来石墨烯应用兴趣团队创始人;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过百;用菜谱做科研;清华大学化工系2013级直博生,师从魏飞教授与张强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三维石墨烯。发表SCI一作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达107),申请发明专利4项。宋智功
春风化雨励鸿鹄之志,弦歌廿载育栋梁之才。12月25日下午,清华博士、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后唐城荣归励才母校。唐城,励才实验学校2006届毕业生、清华大学博士、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后。2018年在三四万研究生群体中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作主题发言。
作为一名双非普本的研究生,我的英语水平一般,也没有多少投稿经验,但在经过两次拒稿以及半年多的等待后,我的第一篇SCI终于被接收了(中科院1区)。虽然在投稿过程中遇到不少坎坷,但也积累了一些…
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70余篇,引用5000余次,发表在Nat.Commun.,Sci.Adv.,Adv.Mater.,Angew.Chem.Int.Ed.,EnergyEnviron.Sci.,Adv.EnergyMater...
编者按:「我的导师是张强,我叫张学强。和导师撞名,似乎也预示着我的学术之路是一种『缘分天注定』,更是一段『强强联合』之旅。」2018年6月,站在清华大学学术新秀的分享台上,化工系硕士生张学强这样介绍自己。
唐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化学工程与先进材料系博士后(导师:乔世璋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导师:张强、魏飞教授),主要从事碳中和能源化学领域的研究,包括纳米碳材料、单原子材料、电催化、电、电池等。
10.22周五投稿,邮箱自动回复,10.26未有编号,希望有好结果--来自论文小白拜对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点评.审稿速度快,退稿回复如下:经本刊初审,认为您文章选题好,资料翔实,内容充实,但由于本刊容量有限,有的选题方向已经有过讨论,为不影响您及时...
2019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我院唐点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是我校唯一一位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据悉...
13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唐立新奖学金、连续两年国家奖学金,这些沉甸甸的成果足以证明他的优秀。他的名字叫做唐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直博生,研究方向为三维石墨烯...
作为化学工程系四年级的直博生,唐城的研究方向叫做“三维石墨烯材料的高效构筑与储能应用”,师从魏飞教授和张强副教授。到目前,他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
他从“学术新秀”到清华大学“研究生特奖”,身上始终充满着强烈的主见和想法。13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唐立新奖学金、连续两年国家奖学金,这...
作为化学工程系四年级的直博生,唐城的研究方向叫做“三维石墨烯材料的高效构筑与储能应用”,师从魏飞教授和张强副教授。到目前,他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
唐城化学工程系2013级直博生,师从魏飞教授、张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三维石墨烯材料的高效构筑与储能应用。今年博士四年级的唐城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
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
“既然没办法成为一名医生,拥有妙手回春的超能力,那我就选择在可触及的医疗器械领域做一点贡献。”7年前,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系2014级博士生陈婷珽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了自己“...
这三者是决定SCI论文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审稿人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SCI文章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一定要让reviewer心情...
“论文写手”在论文小铺上兜售论文。网页截图10年前,记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卖8篇SCI论文》为题,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网上售卖论文事件。10年后,当年30岁的“房奴博士”...
今年26岁的郭子健,已经共发表SCI论文21篇,总被引123次。其中,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8篇,三区1篇,四区1篇,有6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