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sci论文质量与h因子
在WebofScience上,笔者查到楼雄文教授已经发表论文294篇,H因子高达153,其中150多篇论文相继成为高被引(见figure2),占据总论文的一半多,由此可以看出其论文质量之高。
研究者个人的科研产出评价--H指数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期刊影响因子对期刊的评价指数,不适用于人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存在低被引甚至零引用论文H指数--关注个人的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被引频次)2005年由加大圣迭戈分校物理教授JorgeHirsch提出一位科学家的指数为h,意味着在他的Np篇…
h指数比影响因子(IF)好吗?已有8659次阅读2012-8-2819:01|个人分类: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影响因子,H指数,SCI期刊发表,科研影响力
从SCI/SSCI期刊分区看,Q1、Q2区论文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11年后上升趋势明显;Q3、Q4区论文占比在2009年后呈下降趋势,说明我校论文发表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在逐渐提升。论文影响力日益增大。论文的被引频次与H指数
2017-12-16SCI影响因子多少算高?1772012-04-04博士毕业标准是发几篇sci影响因子是多少?2012-09-22想问一下SCI的分值是怎么评定的,高分是指多少分以上呢?1412017-09-30SCI期刊文影响因子是不是越高越好52008-11-11投稿的刊物,影响因子
疫情其间,教育部和科技部号召科研评价中清理“四唯”、破除论文”SCI至上”,让学术回归“初心”。这个…乔治·赫希|图片来源:NatureIndex赫希的这种反思精神固然可敬,不过h-指数并没有带来比引用率更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所抨击的现象只要采取定量指标就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
SCI分区有两种,一种是JCR分区,一种是中科院分区,你选哪一个?如今大家都非常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确实,影响因子能够很好的对期刊论文水平进行评价。期刊分区目前影响比较广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定制的分区,另一种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两种分区的方式...
学术界也是类似,有很多评价学者的指标,如谷歌学术的H因子和ResearchGate的因子等。这些指标都是基于发表的SCI论文所得到的。02作为晋升指标既然SCI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可以评价一名学者的学术水平,那么这就自然被作为了学者晋升的指标。无论国内
H指数(HighCitationindex):一位学者的H指数是说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用来综合衡量学者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在这项政策鼓励下,从1992年到1998年,南京大学拿下中国大学SCI论文产出「七连冠」。
除了影响因子,还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论文的价值?一提起论文价值,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影响因子。尤其是在中国,影响因子对于科研人员和工作者真是命根,晋级,升迁,申请基金,评奖等等无不与影响因子有关。
SCI期刊影响因子与H指数的比较一般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与H指数的高低是一致的,但也不全都如此,比如: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的影响因子131.7...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H因子41✅主办网站“科技论文与报告的规范表达”,获得25万点击量✅开设线上、线下讲座“规范的科研表达”,累积覆盖近万人次为什么推荐这本书?▼《高...
h次.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
博士生毕业条件SCI:大家知道补充:太少了,北大H因子,文章因子3?篇,清华H因子,文章因子3...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世界名校(Top200)撤稿知多少》,其中提到“世界名校SCI论文撤稿现象:H指数越高的教授,撤稿比例反而更高”。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世界名校对待学术论文应该是...
摘要:测量影响因子排在前50名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期刊)的h指数,并依h指数对期刊重新排序,发现有21种期刊排名位次下降、28种上升、1种不变。与影响因...
计算自己的h指数确实挺麻烦耗时间的,你需要持续记录期刊论文发表数以及及时登录数个资料库更新被引用次数,但h指数值得你花费这些时间精力,近来h指数越来越受欢迎,也有越来越多...
一般评估学术影响力的指标,H因子是很重要的一个,我查个外导的H因子现在是26,然后现在SCI文章总数120+,引用率还不错。不知道从这些数据看,外导的水平这么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意味着你导师最有可能是学化学或者生物的。。。
【摘要】:针对由于学术论文考核评价体系异化造成的期刊影响因子偏离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结果的现象,以《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的纺织学科期刊为例,统计该学科期刊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