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即佛性,烦恼即菩提——《无风之树》中的“暖玉”与《续玄怪录》中的“锁骨菩萨”形象比较闫敏【摘要】:《无风之树》是当代作家李锐1994年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上)王雷泉(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各位法师、各位营员:1993年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举行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
王雷泉:“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上)(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各位法师、各位营员:1993年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举行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
王雷泉:“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要用无念的般若行使我们直了成佛。.圣严法师在《六祖坛经的思想》中,特别强调无念法门就是《坛经》的修行法门。.以无念法门为核心,展开“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道三纲领...
赖永海: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2011年12月26日11:28:00《世界宗教研究》.点击:0次.(资料图片).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天台、华严两宗的佛性思想及其异同。.文章认为天台宗佛性思想的最大特点在其一反佛性至善的传统看法,而...
济群法师:烦恼即菩提(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解脱自在的人生(心经的人生智慧)...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我在博士论文《烦恼即菩提:天台宗“性恶”思想研究》(南京大学,2咖年)中对“性恶法门”有详尽的研究,读者诸君若有兴趣,不妨参阅(本博士论文已被纳入上海玉佛寺的“觉群佛学博士文库”,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于今年年底出版)。
第六意识(妄想心)就会调服,达到知行合一,所有习气烦恼如实地回向真心,烦恼即菩提,于是不再会被习气所烦恼,反而会以习气、业缘为方便度化众生。烦恼众生度尽,八识心就完全返归清净无漏之真心,佛土就完全清净了,此时真佛出世,无法...
作为禅宗的经典,《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为根据佛教的传统,只有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着作才能被称为“经”,佛的及后代佛徒的着作只能被称为“论”,以《坛经》冠名惠能的言教...
所以六祖在前面就曾对薛简说过“烦恼即菩提”,烦恼是凡夫所具备的,菩提是果地佛才具备的,而两者也是共性无二,只是作用不同,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一转即是,并不需要把烦恼灭掉,再把“菩提”培养起来,这样的“灭凡成圣”属于小乘见解,一灭一成已经是有生有灭了,或者说已经是...
[论文作者]王雷泉六祖坛经/佛教/烦恼即菩提论@@从古至今,对“烦恼即菩提”这个命题的误读甚多,乃至得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另类言行。尤以今天讨论佛教的现代...
烦恼即菩提《梦》与庄、禅谈片-论文.pdf下载文档ID:53741873大小:336.29KB页数:7页时间:2020-04-22收藏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烦恼即菩提──云台宗人生观研究,云台观,三台云台观,巫溪云台观,烦恼即菩提,菩提清净观想法,诛仙天宗地宗人宗,宗人令,云台山风景区,云台二十八将文档格式:.pd...
《佛光大辞典》:“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
烦恼即菩提——尝试着化消极为积极吧!“不怎么困,而且没什么心事的时候躺在床上就经常会出现一片特别干净、沙粒都特别细的沙漠,上面很多沙丘。第一次想到这种场景时,把沙丘切成两半...
于众生心行中求成佛之因,才谈得上以“相即不二”的中道方法,去统一凡与圣、世间与涅槃的关系。烦恼即菩提的“即”,要在这样一个法界的终极层面上,从佛果与菩萨因...
PDF转Word"AfflictionIsIdenticaltoEnlightenment(Bodhi)"andKumārajīva'sTranslationoftheVimalakīrtinirdea下载在线阅读导出收藏分享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