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对佛教认识与理解论文80
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与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启僧教育新篇章:2018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七届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隆重开幕2018-06-2816:51:172018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七届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28日在厦门闽南佛学院正式开幕。
在清代佛教研究的论文中,常建华《明清时期的佛教信仰》(《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除了概括明清时期佛教有影响的禅宗和净土宗特点外,还对佛教的某些精神通过人们举行的诸多活动,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社会的信仰这一方面作了介绍。
科学与佛教的相遇处:空性、一体性和现实的本性.在感知和理解现实的方式上,佛教和科学之间似乎有着很强的相似之处。.而这些理念并不为佛教所独有,相反,在大多数古老的东方思想中,我们也可以觅到其踪迹。.佛教似乎与那些最新的科学发现有着相当...
孙昌武教授和佛教文化研究.doc,孙昌武教授和佛教文化研究摘要:孙昌武教授的《中国佛教文化史》和《禅思与诗情》,充分体现了孙先生治学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特色,其佛教文化的研究视角,既是对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深化,也是对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深化。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本文提供几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供大家学习鉴戒。
首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合影(摄影:明杰)腾讯佛学讯(张馨月明杰)2016年11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广东乳源东华禅师协办的首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法师及与会嘉宾近80人参加。
如何理解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一、引言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更成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学术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文科研究生作为人文学科研究...
徜徉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作为以出世解脱为目标的佛教,又必须立足现世生活,服务于现世人群,从而不可回避其入世的情怀。.从理论和实践上弥合这一逻辑的,一直是佛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期,佛教的理论框架最终得以在“般若”与...
18.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结下不解之缘?19.简述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雅与俗对立而又互补的关系。20.谈谈你对****文艺思想的认识。21.什么是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结合解放区创作思潮,谈谈你对这一方向及其文学实践的认识与理解。22.
一般的哲学家、科学家、平常人对于佛教中讲的东西不理解,对“禅”不理解,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禅是超越了意识活动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佛...
[内容提要]: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谈对佛教的四点认识和理解。其一,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交流互鉴,使中华文...
对佛教的起源和历程的看法一千字论文佛教(बौद्धधर्मः)由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
认识过程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其实所统一的就是模型输出和感觉信息;所谓能够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输出和感觉信息相同的内部模型。当建成这样...
论文在前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从教工作和修持的经验来探讨、研究和分析两国信徒信教的心理动机、信徒对佛教教义的认知和对佛教行为的影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 的画匠在遵循佛教图本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像,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其中...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佛教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导致许多人把佛教文化等同为佛教旅游文化。笔者在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工作多年,常常看到佛教文化背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