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在认识论文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诸多要素中的首要意义,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意在破除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
这最能反映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从他的大量论述看,他讲社会主义首先是从优越性讲起的。他认为,我们为什么不搞资本主义而...
我们说邓小平同志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很重要的就是指这些方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的问题最终要在“怎样建设”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回答。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还来自他对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理性判断。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历史背景下,他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纳入国际垄断资…
邓小平改革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面对未来,要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
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和推进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全面、高度概括的评价,即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
缅怀:今天是2月19日,小平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邓小平逝世时已经离开中央领导岗位7年零3个月,这在政治生命中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尽管这样,邓小平去世后,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发来唁电,联合国降半旗,在此期间,所有的国际…
1926年邓小平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时根据学校党组织要求写了一份自传。自传包含4个方面内容,在第四部分“来俄的志愿”中,邓小平写道:“我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
[摘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1992年春天发表的“南方谈话”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概括,而1978年秋天发...
[摘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1992年春天发表的“南方谈话”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概括,而1978年秋天发表的...
[摘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1992年春天发表的“南方谈话”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概括,而1978年秋天发...
原标题: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征程中,曾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在邓小平同志诞...
因此,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首先是从否定的视角,从反思人们感同身受的一些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格格不入的现象入手的。在邓小平看来,19...
胡总书记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一如既往提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因此,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首先是从否定的视角,从反思人们感同身受的一些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格格不入的现象入手的。在邓小平看来,1...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七年多了。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作为一名科社理论工作者,自然忘不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认识联想夏令营口号征...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
1987年3月11日在报给邓小平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初级阶段”这个提法,在党的文件中...